在南傳上座部的本識思想中,認為在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背後,必須有一微細意識存在,稱為「有分」bhavanga。而這一個「有分」,不但是作為六識活動背後之所依,同時,亦是促成生死輪迴的主因。
換言之:「有分」也就是輪迴之主體。
「有,是欲有、色有、無色有──三有;分,是成分,也就是構成的條件與原因。在以分別說部自居的赤銅鍱部,把細心看成三有輪迴的主因,所以叫有分識。
有分識是死時、生時識;在一生中,也是六識不起作用時的潛意
識:一切心識作用,依有分識而起;作用止息,回復於平靜的,就是有分識。眾生的心
識活動,起於有分識,歸於有分識,這樣的循環不已,所以古人稱之為「九心輪」。
上座系把結生后的有分心看成為最初的,把死亡前的有分心看成為最后的,
這一理論,使佛教的學說帶有“我”的傾向了。
原始佛學本是否認有作為人生主體的“我”的,但不承認是一回事,
在實際中卻又大講“業力”和“輪回”,承認“業力”“輪回”,沒有“我”便講不通,
這就使得后來的犢子部就公開主張有補特伽羅,別的部派則釆取了變相的說法。
上座的“有分心”貫徹生死,成為生死之間的主體,也就是一種變相的“我”了。…
如《成唯識論》卷三所云:餘部經中亦密意說阿賴耶識有別自性:
謂大眾部阿笈摩中,密意說此名:根本識,是眼識等依止故。上座部經分別論者,俱密意說此名「有分識」。「有」謂三有,「分」是因義,唯此恒遍,為三有因。化地部說此名窮生死蘊。....說一切有部增一經中,亦密意說此名阿賴耶....。
由此可見:南傳上座部的「有分識」,
《成唯識論》已經把它看成跟大眾部的「根本識」,
化地部的「窮生死蘊」,說一切有部的「阿賴耶」,看成是相同的東西,皆屬於輪迴主體的範疇、
在這裡,《成唯識論》把「有分」bhavanga 的「有」 bhava,看成是「三界有」( tri-dhaatu-bhava);
而把「分」 a.nga, 看成為「因」義,也就是「原因」(hetu)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