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派佛教時期“無表色”有無之爭論

無表色(梵語:avijñapti-rūpa),又譯無作色、無表業、假色,簡稱為無表、無作、無教,佛教術語,
由說一切有部提出,意指潛藏於人類身體中的物質性力量,
雖然無法從外表觀察到,但可形成人類的習慣與人格個性,經由身體動作與語言表達出來。

「業」(梵語:karman),雖然造作以後就過去了,但招感後果的力用卻還是存在,
故「業力的存在」是身、口、意行為所引起的,是生起下一個時期果的功能(動力的存在)。
為什麼現在所造之業會招感未來的果報呢?
這存在不失的業力,究竟所指的什麼?又怎樣存在呢?
佛陀時代並沒有進一步予以深論,因而到了後面部派時代,各自提出各自的論點,於是就有種種的思想、解說出現。今以說一切有部之說為敘述如下。
在《大毘婆沙論》業論裡面,發現諸多屬於部派佛教業論的特色;
說一切有部將業分為思業、思已業。思業是意業、思已業是身語二業。
身語二業又各分出表業及無表業二種。
說一切有部主張表業、無表業皆是實有,
身表業的體是形色,語表業的體是聲語,
無表業的體是不可見的無對色;
譬喻者認為表、無表是無實體;

經量部及瑜伽行派的表、無表是假有非實。

無表業的思想是有部所獨創,說明業因與業果之間,業力存續的問題。
雖然無表建立在色法的法處所攝色,有它受質疑的困境,
但無表思想對後期經部種子說,乃至如來藏思想都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在身、語、意三業之中,
有部先把身、語二業分為表業和無表業,
而意業卻不包括無表業,
所以,意業之中並沒有表業和無表業之別。(Val 意業沒有無表業)

所謂表業,即是意業發動於身體、語言的行動,就叫身、語表業,
之後動作雖停止了,但可招果的原因,仍存留於自己的身心中,相續而生,
而感招將來的果報,此即是身語無表業。

關於意業之體即是思心所,而身表業和語表業之體,
如《俱舍論》卷13說:「身表業,形色為體;語表業體,謂即言聲。」
有部是把色境(眼根的相對境界),分為顯色(色)和形色(形)二者。

如今,則以其形色做為身表業之體,而以耳根的對境做為語表業之體,
可說他們對於身語表業的概念,是屬於外表的、物質的、形式的。
因此,既然是物質性的存在,就無強有力的意志作用可言,
其行為造作當下也就立刻消失,並非永存下去之物,
故為了能使外表的色法(身語表業)留存於心中,
以規定未來種種的行為,有部就不得不另立「無表業」來補其勢力的繼續。

關於「無表業」的本體,有部認為是大種所造的色——實有法。
經部則認為是「思」心所的種子,屬於假法。
這也是兩部爭論的要點,有部提出了八種教證,
而經部又反破它,這在《俱舍論》中有明文可依據找尋。

雖說身語的動作,乃是因「思」(意志)而起的,
但由「思」而具體的表現行為上時,身語二表業已不是屬於「心」的東西,
而是一種色法(物質)。
因此,此種物質何以能夠具備善、不善的性質,便成為問題了。
在《俱舍論》卷2說:「於此所說十有對中。除色及聲餘八無記。謂五色根。香味觸境。不可記為善不善性故名無記。有說。不能記異熟果故名無記。若爾無漏應唯無記。其餘十界通善等三。謂七心界與無貪等相應名善。貪等相應名為不善。余名無記。法界若是無貪等性相應等起擇滅名善。若貪等性相應等起名為不善。余名無記。色界聲界若善不善心力等起身語表攝。是善不善。余是無記。」

又,無表色是法處所攝的色法,
故無表色當然也通善、不善,
所以為了解決色法為何能夠具有善、不善的性質,
而提起「等起」的思想。
《俱舍論》卷13說:「等起善者,謂身語業不相應行,以是自性及相應善所等起故。」
所謂但由「等起」令諸法成善、不善性等。
身語二業之所以依於「等起」而成為善或不善,
主要是因為起其「業」的心(思)善或不善,
故從它所生的身語二業,也終會持有善、不善的性質。

總之,「意」可以使意業或一切的業等起,
而「意業」則可以使身業和語業等起,
如《俱舍論》卷13說:「然心所思即是意業,思所作業分為身、語二業,是思所等起故。」

有部把「業」的本質看做是色法,
於是把「無表業」的力量,判定為能夠持續到將來的果報。
然後,又以「等起」的思想來導出其善惡的業報,可說是有部所獨創的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