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性之是否清净,佛教各派之间颇有争议。部派佛教时期的《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二十七说:“心性清净,为客尘染。凡夫未闻故,不能如实知见,亦无修心。圣人闻故,如实知见,亦有修心。心性清净,离客尘垢。凡夫未闻故,不能如实知见,亦无修心;圣人闻故,能如实知见,亦有修心。”这是关于“心性说”的最初论述,给出了“心性本净”说的基本含义。心性本净,是内在性的,如主;烦恼飘忽来去,是外在性的,如客;故心性本然不与烦恼相应,即本然离烦恼尘垢。由此,不论染位、净位,皆说心性是本然清净的。在染位,明净的心性被客尘所染,而呈染相,譬如矿石中有金子;在净位,脱离尘垢,而呈净相,譬如纯金。与此相应,修行的目的就是去除烦恼客尘,让本来清净的心性圆满显现出来。
所以《异部宗轮论》中叙大众部的宗义时说:“心性本净,客尘随烦恼之所杂染,说为不净。”《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七说:“如分别论者,彼说心本性清净,客尘烦恼所染污,故相不清净。”
由此而知,本净的心性和客尘烦恼只是一体两面的表现,心体本净,如如不动,相和用千差万别,转烦恼为菩提,都是在当下当体,并非离开烦恼而另找窍诀,在不清净相上转变执着入空性见,当下的森罗万象即是清净相,此时之用则是无穷妙用。
所以后期的大乘佛教思想承继心性本净说而又有发展,在初期、中期及后期大乘经论中皆可窥见‘心性本净,客尘烦恼所染’的思想型态;且以如来藏、佛性、真如、空性、净识、圆成实性等形容心性,作大乘思想的推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