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Chinese

MC 6101 第十讲:“何故称为阿罗汉?”

第十讲:“何故称为阿罗汉?”

MC 6101 第十三讲:“上座部与大众部对于菩萨观有何差别?”

第十三讲:“上座部与大众部对于菩萨观有何差别?”

涅盘之所归趣

圣者之所归趣即为涅盘。涅盘是了脱生死,真正自在。是佛陀教导大家现生通过修行可以体验的一种境地,并非歪曲地被理解为死后之事。佛教智慧讲任何事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业感果报,而业从惑起,所以要断除惑,才能了脱生死。我见为本的烦恼断尽了,发业的力量也没有了,也就不再感生死果。渐断烦恼,现生体验不生不灭的境地,才是得涅盘!

为何要修习四念处

修四念处和到达涅槃之道,是根据佛陀的教导。而修行者修行的成效取决于对四念处修法自然的性向和天赋,前生修持的助缘、耐心、毅力和献身于灭苦工作的程度。 修四念处是心的工作,心一直作用于观照坐的色身、站的色身等等,以改变坐、站和走的邪见—— 因而断除无明烦恼。断除烦恼的方法是做正确的修行 —— 而非只是思考或推理。

略談未來的淨土

未來佛就是說現在尚居菩薩得果位,但已接受了諸佛給予的預記未来必將成佛,並以各自的本願力,成就國土,救度眾生。
現舉例以下的四部經典所述者,用供參考。

1.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卷下云: 「(文殊師利)如本誓願所志具足,世界名曰:離塵垢心」, 「在於南方,去是忍(娑婆)界,極在其邊」。

部派佛教產生的原因

第二次經典結集後,佛教分化為上座和大眾兩大部派,史稱「根本分裂」。直至佛滅四百年為止(西元前後),兩大部派又次第的分化,稱為「枝末分裂」。從根本分裂到枝末分裂,在佛教史上稱為「部派佛教」時期,這是意味佛教的發展處於部派林立的狀況。此四百年間的佛教,在阿育王及迦膩色迦王等仁王護持下,獲得長足的發展,不僅開始向國外傳播,也使得三藏聖教更加豐富而完備。

十二因缘的顺生门与还灭门

十二因缘法有二种观:一是生死顺生门。二是涅槃还灭门。

何谓生死顺生门?就是六道众生轮回生死的相状,佛陀把生死相状分为十二支分位,如是循环无尽,犹如水之流动不息,车轮旋转不停,故称生死顺生门。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涅槃的四种类型

涅槃的四种类型
一、有余涅檗:指涅槃后仍存有不彻底的心念,是罗汉的境界。一个修行者证得阿罗汉果,这时业报之因已尽,但还有身体的存在,要受世间风雨、饥饿等痛苦,故称有余涅槃。佛祖在菩提树下悟道后,摆脱了烦恼,达到了涅槃的境界,但身体还在,这时也属于有余涅槃。

七清净和戒定慧三学的关系

七清净和戒定慧三学是什么关系呢?
戒清净属于戒学;
心清净属于定学;
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五种属于慧学。
也就是说, 这七清净即是戒、定、慧三学,而且是侧重于修习慧学的。

《清净之道》解释说:

如何脱离八苦

什么是八苦呢?
一、 所求不得苦: 无论是名誉,权位,眷属,财富……这是人人所希求的,可是却常常是求之不得。 希求而得不到,是苦恼;有了,得到了,希求他不致失去,或发生困难而希望不 要他,可是却不如心愿。经上说:「所求若不遂,恼患如箭中」,就是求不得苦。 这是我们在对于外物关系所引起的困恼。

同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