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

阿弥陀佛同修们,
请问<<金刚经>>(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里的以下这句是如此解释吗? 抑或字面背后还有更深一层的义理呢?请指点. 感恩.

『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这是释尊在《金剛經》里告訴須菩提的.佛陀说一個行菩萨道行者要无上菩提心,立志救度一切的眾生離苦得樂,進入涅槃。其次,「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是不要执着于自己的功德,而要体现三轮体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救盡天下蒼生,心中不留一念才是菩萨; 人法皆无我.

末学
慧菁合十

佛言:「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應

佛勸說一切出家和在家菩薩,應廣大心,以度脫一切胎、卵、濕、化乃至非有想非無想的眾生為所緣境,同時度脫一切眾生入大悲無餘涅槃,心裡不要執著以為自己實有一切眾生為所度的念頭,原因是諸法畢空中,無我等四相,無法等四相,沒有能度的人,也沒有所度人,那裡有什麼人為我所度?再者,一切眾生本來具有佛性,何假我度?是故雖度一切眾生,而無一眾生為我所度,是名菩薩度脫一切眾生。

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慧菁同學:

以下僅共參考:

菩薩雖莊嚴佛土、度化眾生,但不會認為有一實在的佛土或執著有實在的眾生,不會執著我度了很多的眾生而自視偉大,菩薩不作這樣想,那才是莊嚴佛土、成熟眾生。

能夠瞭解是緣起、空、假名,是無自性,這樣才是真正瞭解《金剛經》;如果對緣起沒有正確的瞭解,可能就會誤以為空是什麼都沒有。

印順法師談到:然而無自性空,並不破壞緣起施設。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講因緣所生法, 也就是緣起,所以空就是緣起。

解说『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參考:
1.圣严法师:《金刚經》生活---福慧自在
2. 道源老法师:《金刚經讲录》

大乘佛教就是要我们學习菩薩精神,要發菩提心,广度一切眾生。菩薩精神即是在世間不受世間烦恼的困擾,故沒有我执与法执。《金刚經》是以般若慧来助眾生,看清此世界的真面目,它是缘起性空的,而能捨离一切执著(离相) 。

在《金刚經》的〈究竟无我分第十七〉云: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这段經文说明,發了菩提心的菩薩,應当生起这樣的心态:「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身为菩薩,不应执著于:
(1)「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这是大乘菩薩內心所起的很细微的「我相」(此即‘我执’) ;
(2) 及有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实法」 (此即‘法执’) 。
如果菩薩还有以上这兩种‘我执’和‘法执’,就不配称作「菩薩」。

◎敬录道源法师在《金刚經讲录》的重點解说如下:

A.【P.109】「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能度之我,是「我相」;所度之那個眾生,是「人相」 ;能度所度眾生之种种差別相,是「众生相」;执著眾生壽命的命根相,是「寿者相」。

B.【P.101 】为说明「實無眾生得灭度者」,而举出2种理由:
B1. 「眾生性空故」:眾生是缘起法,凡缘起法皆無自性,当体空,故眾生之性也空。
B2. 「生佛同体故」:眾生虽迷,但其本具之實相理体,与佛所悟证的實相理体是一樣的,在圣不增,在凡不減,故云「生佛同体」。

C.【P.310】说明「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C1.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心外的境界」叫「相」,是心外所执著的「我相」。
C2. 「我見、人見、众生見、寿者見」:是「心內的执著」叫「見」,是心內能执著的「我見」。
C3.【P.312】说明:菩薩要空掉这內心之「我見」,就是不要执著有这個眾生「为我所灭度」。因此,實實在在沒有一眾生为我所灭度,就要把內心之「我見」也「空」掉了。

D. 【P.312-313】说明「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D1.「我等四相」的执著有三层:
一、「我执」的「我等四相」;
二、「法执」的「我等四相」;
三、「空执」的「我等四相」;
假如你还存有这个「我等四相」在,那你就不配称为「菩萨」,你还是凡夫;而二乘人已经空掉了「我执」的「我等四相」。
你要当菩萨,不但要空掉「我执」,还要空掉「法执」,这样你才能自利利他,超过凡夫位,超过二乘位,你才是个真实菩萨。

D2.「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你若执著「我是能发菩提心者」,就是「我执」未空。
你执著「有一个菩提法为我所发」,就是「法执」未空。
「我执」不空,「法执」不空,就不能修成佛之因了。

D3.佛告诉我们「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就是要我们晓得,一切法当体即空,因为一切皆因缘所生。「因缘所生法,缘生则生,缘灭则灭,当体即空。」所以一切法的当体皆「空无自性」。因此,「菩提法」也不可以执著。所以,实实在在就没有个法,叫你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既然没有「菩提法」叫我们去发,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执著有个众生可度呢?

D4.所以,菩萨要修成佛道,对一切法都要「离相」,对一切法都不能生起执著,才能舍离「我执」、「法执」。

般若

“中观学”与较其早出的“般若思想”常被合称为“空宗”,两者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中观学基本上发挥般若思想里的空(梵文:śūnya)的义理,它提供一些较严谨和具逻辑性的论证,以之来论证这个空的概念的的成立。在空宗里,般若思想较早出,它以《般若经》为主。

我大概尝试从般若经典《大般若经》和《寶積經》,试着去了解两者的关系。

大乘佛教繼承小乘佛教禪觀的運思路數,同時又針對小乘佛教,尤其是説一切有部主張佛説的法都有自性的觀點,强調法無自性,對佛所説法不可執著,由此出現了般若類經典。般若经典极多,大至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小至一张纸的《般若心经》。此類經典影響深遠,后來的《寶積經》、《華嚴經》、《法華經》和《維摩經》等,都是依據《般若經》的般若思想撰成的。《大般若经》的内容主要讲对佛所说的法不可执着,法无自性,即所谓「法空」思想。

《大般若经》[0153c07] 「真實理中。無有一法可生可滅。」
[0153c08] 「菩薩知世有無。能修平等。了達諸法從因緣生。世俗故有。不起常見。知因緣法。本性皆空。不生斷見。於諸佛教。如實通達。」

『般若經』的部類不少,屬於初期大乘的,『大般若经』(Mahā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佛教经典。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般若经》。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般若类经典的汇编。唐玄奘译。600卷,包括般若系16种经典(即十六会),开头五分是根本般若经,其余归为杂类,叫杂般若经。其中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八千颂般若》)和第九会(《金刚般若》)为般若经的基本思想,大概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其他各会是在以后几个世纪中成书的。
 
般若(梵文:Prajñā),其中心思想在于说明诸法“性空幻有”的道理。性空,指佛所说的一切法(即一切现象)都没有实在的自性;幻有,指一切法虽然自性空,但并非虚无,假有的现象仍是存在的。认为世俗认识的一切对象,均属“因缘和合”,假而不实;唯有通过“般若”对世俗认识的否定,才能把握佛教真理,达到觉悟解脱。這様,通常般若又分為三种:一是“實相般若”,指般若的理體、實性,即是离開虚妄分别相的性空,是體證的境界;二是“觀照般若”,指觀照實相(性空)的真實智慧;三是“文字般若”,即般若經論表述般若思想的言教,是一种言傳的方便。這就是説,般若是以特殊智慧為内核的包含了實性、功能和形式的内容豐富的概念。

[0150c03] 「如是諸法。空無所有。非自在性。虗妄分別。因緣合故。無生似生。」

《大般若經》宣傳菩提的内容包括了三种不同層次的智慧:一是“一切智”,這是指對一切現象都能認識,也就是對現象的共性認識,是小乘佛教的最高智慧;二是“道种智”,不僅具有對現象的共性認識的一切智,而且邃知道得到此种認識的具體方法,這是大乘菩薩的智慧;三是“一切种智”,不僅知道一切現象的共性,也知道一切現象的自性,是一种無所不知的認識,這是佛的智慧。
[0040a13] 「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令諸有情修行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乃至修行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般若經》流行后,般若直觀思維方式日益成為佛教觀察、認識事物的基本模式。繼《般若經》之后的小品《寶積經》,梵文 Mahā ratnakūṭa sūtra,就宣揚用般若作為觀察一切現象的“根本正觀”。就是说大乘应该具有什么观点去观察一切。它们认为应该用般若去观察一切。菩萨乘就是提倡般若,具有智慧,就是掌握得判别正与不正的方法,从而使他们的理论超出了单纯的空观,提出所谓「中道」来。「中道」即离去「空观」「实有」的两边。

《小品寶積經》还特别指出,「有见」很坏,但「有见」走向极端即使大如须弥山,也还有办法破除;如果执「空见」,那就不可药救了。
《寶積經》[0634a05] 「寧起我見積若須彌,非以空見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諸見以空得脫,若起空見則不可除。」
[0634a22] 「行道比丘亦復如是,有所觀法皆空皆寂無有堅固,是觀亦空。迦葉!譬如兩木相磨便有火生,還燒是木。如是迦葉!真實觀故生聖智慧,聖智生已還燒實觀。譬如然燈,一切黑闇皆自無有,無所從來去無所至,非東方來,去亦不至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不從彼來去亦不至。」

大乘佛教中觀學派奠基人龍樹,是般若思想的發掘者和弘揚者。他依據般若思想,進一步超越單純的空觀,主張离去“空觀”和“實有”兩邊,以合乎中道,把握一切事物的實相。龙树菩萨曾疏释此《大般若经》而撰成《大智度论》,以阐述此经所显性空实相之理。此外,龙树、提婆所撰《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书,也都是发挥此经义旨,弘扬大乘般若性空教义之作。龙树菩薩也曾引用《寶積經》,又如『大智度論』所說:「聲聞空如毛孔空;菩薩空如太虛空」。及『中觀論』的:「如來說空法,為離諸見 故」一偈,都是引用本經的。

共般若、不共般若

●般若可分二般若,即共般若與不共般若。大智度百卷說:「共般若﹝我空﹞是通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共修共証的般。不共般若﹝法空﹞是獨薩法,為大乘了義,不與二乘共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