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一般淨土思想皆以念佛往生淨土為本,淨土思想只是局限於西方淨土嗎?人間淨土是否也可以成立呢?
請大家集思廣益。謝謝。
謝謝大家提供了寶貴的看法及諸多引文。
這些論題將會围绕着末期考试的题目。
謝謝。
十方佛淨土,是大乘經所共說的。理想的世界,讚歎為難得的清淨,修行容易成就,成為多少人仰望的地方。阿彌陀佛,是無量佛中的最上佛──「諸佛中之王」。法藏比丘選擇二百一十億佛國,採取這麼多的佛國為參考,選擇這些佛土的優勝處,綜集為自己淨土的藍圖。這是以無量佛土的勝妙,集成阿彌陀佛的須摩提國土,無量佛土中最清淨的佛土。「勝過一切,唯我第一」的雄心大願,是阿彌陀佛的根本特性。
《佛說無量壽經》(大正一二‧二六五下—二七九上)說: 「法藏比丘白佛:「唯垂聽察,如我所願,當具說之。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佛告阿難:『汝起更整衣服,合掌恭敬,禮無量壽佛。十方國土諸佛如來,常共稱揚讚歎彼佛,無著無閡。』於是,「阿難起整衣服,正身西向,恭敬合掌,五體投地禮無量壽佛。白言:「世尊!願見彼佛安樂國土及諸菩薩聲聞大眾。」說是語已,即時無量壽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諸佛世界,……爾時,阿難即見無量壽佛,威德巍巍如須彌山王,高出一切諸世界上,相好光明靡不照耀。」……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正一二‧三四〇下—三四六中)說: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 ……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
《佛說阿彌陀經》(大正一二‧三四六中—三四八中)說: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
經中是極力讚揚阿彌陀佛與國土的,勸人往生。阿彌陀佛的本願,重在往生淨土的菩薩與聲聞。莊嚴的佛國,重在佛土的清淨莊嚴,願十方佛國的人民,都來生在這樣的淨土中。阿彌陀淨土,不是比對穢土而願成淨土,是比對淨土而要求一更理想的地方。不重在不退菩薩所往來,而是見阿彌陀佛光明的,聽見阿彌陀佛名字的,都可以發願來生。不是菩薩往來中的一佛國,而是生在這裏的,阿羅漢都在此涅槃,菩薩也在這裏一直修行下去。往生極樂世界的,也要慈心精進,不當瞋怒,齋戒清淨,斷愛欲,但與菩薩行願相比,只是一般人天的善行。往生阿彌陀佛土的,在乎「一心念欲往生阿彌陀佛國」。即使是疑信參半的,到了臨命終時,也會依佛力而起悔心,生在極樂世界的邊地。這是阿彌陀佛哀愍眾生的威神之力所引。一般阿彌陀佛淨土法門的信行者,是重於信願的、佛力的,多數是中、下輩的在家眾。
《大智度論》卷第七〈初品中佛土願釋論第十三〉(大正二五‧一〇八下—一〇九中)說: 「無量佛土,名十方諸佛土。念佛三昧,名十方三世諸佛,常以心眼見,如現在前。問曰:云何為念佛三昧?答曰:念佛三昧有二種:一者、聲聞法中,於一佛身,心眼見滿十方;二者、菩薩道於無量佛土中,念三世十方諸佛。以是故言,念無量佛土,諸佛三昧,常現在前」。
《大智度論》卷二十九〈初品中布施隨喜心過上釋論第四十四〉(大正二五‧二七五上—二七六中)說: 「菩薩常善修念佛三昧因緣故,所生常值諸佛。如《般舟三昧》中說:「菩薩入是三昧,即見阿彌陀佛;便問其佛:『何業因緣故,得生彼國?』佛即答言:『善男子!以常修念佛三昧,憶念不廢故,得生我國。』」…… ……諸法從本以來,常自清淨,菩薩以善修淨心,隨意悉見諸佛,問其所疑,佛答所問。聞佛所說,心大歡喜;從三昧起,作是念言:「佛從何所來?我身亦不去。」即時便知:「諸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去。」復作是念:「三界所有,皆心所作。」何以故?隨心所念,悉皆得見。以心見佛,以心作佛;心即是佛,心即我身;心不自知,亦不自見。…… ...... 菩薩得是三昧、智慧力故,或今身隨意供養諸佛,命終亦復值遇諸佛。以是故說:「菩薩常不離諸佛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十住毘婆沙論》卷第五〈易行品第九〉(大正二六‧四〇下—四三下)說: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 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 …… 更有阿彌陀等諸佛,亦應恭敬禮拜稱其名號。…… …… 是諸佛世尊現在十方清淨世界,皆稱名憶念。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以偈稱讚。」
《大智度論》說念佛三昧,是十方三世諸佛,常以心眼見,如現在前,隨心所念,悉皆得見,是「三界所有,皆心所作」。以心見佛,以心作佛;心即是佛,心即我身;心不自知,亦不自見。 《十住毘婆沙論》所指為「怯弱下劣」的「易行道」,是相對於難行的菩薩道。無論是念十方諸佛,或念阿彌陀佛往生淨土,不管是難行道或易行道,佛法的根本意趣,如《雜阿含經》所說,是「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是重視自己理智與道德的完成。 《雜阿含經》卷一0(第二六七經)(大正二‧六九下)說: 「世尊告諸比丘:『諸比丘!當善思惟觀察於心。所以者何?長夜心為貪欲使染,瞋恚、愚癡使染故。比丘!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
這個世界,多苦多難,是並不理想的。面對這個多苦多難的世界,而引發嚮往美好世界的理想,是應該的,也是一切人類所共有的。到了大乘佛法,進一步的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維摩詰所說經》卷上(大正一四‧五三八中)說: 佛言:『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在佛法普及聲中,佛弟子不只要求眾生自身的清淨,更注意到環境的清淨。淨土思想的原始意義,是充滿人間現實性的。彌陀淨土之確有其事,與西方極樂之究在何方,應是兩個問題。「生則定生,去則不去」,這是對西方之在何方的最好解答。
參考資料: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印順文教基金會電子版www.yinshun.org.tw),(台北:正聞出版社,民83年7月第七版) ,〈第八章‧宗教意識之新適應〉,〈第十一章‧淨土與念佛法門〉
根據大乘典籍,有以下四大淨土 . 東方阿閦佛之妙喜淨土 - <<阿閦佛國經>> . 西方阿彌陀佛之極樂淨土 - <<佛說阿彌陀經>>,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 藥師佛之東方淨琉璃淨土 -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 彌勒菩薩之兜率淨土 -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
根據<<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當人間清淨之國土成就時, 彌勒便會從兜率天下生成佛, 廣度群生.
還有其它淨土, 例如 . 華藏世界 - <<華嚴經>> . 靈山淨土 - <<法華經>> . 密嚴淨土 - <<大乘密嚴經>> . <<維摩詰經.佛國品>>宣說唯心淨土--心淨土淨
末学佛学知识的浅薄,一说到“净土”就马上直接想到西方净土及念佛法门, 而这个念佛法门就是单指大家熟悉地称念弥陀圣号。其实,净土思想并不仅属于净土宗,也不只局限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及《阿弥陀经》的宝典;早期佛教的念佛修行方法是思维佛陀的功德,而不是口念。
淨土(梵文:Kṣetra),譯;為剎、剎土,即地方或世界。淨土即是清淨的地方,沒有染污的莊嚴世界。大乘佛教所讲的“净土”是于“秽土”相对的,净土是指佛菩萨为渡化有情眾生,以本愿力成就的佛土,为佛菩萨所居住之住所。由于众生无量、佛菩萨无量,所以净土也并非局限于一处,而是遍布于十方三世,接引不同根性的众生。一般而言,淨土可以指: 妙喜净土:阿閦佛的佛土。据《阿閦佛國經》 极乐净土:阿彌陀佛的佛土。据《般舟三昧经》、《观无量寿佛经》 兜率净土:彌勒菩薩成佛前說法的地方。据《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净琉璃净土:藥師佛的佛土。据《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首先,净土思想渊源于佛陀时代的念佛与生天的思想。早期佛教并没有净土信仰,但是有念佛法门。从古以来,印度对人生的看法其共性就是苦的观念。印度当时的众多的宗教、沙门团体,大多都为实现人生痛苦的解脱而建立,生天的思想,就自然萌芽,成为大众一致的愿望。人们都想拜托现实的痛苦,追求来生的快乐。佛陀为适应众生,教以不同的解脱的方法,以六念处教导弟子。早期的念佛法门就是观念如来之德相庄严,忆念佛的种种名号功德,称为“佛随念”。佛随念是六随念之一。六随念是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和天随念。念天,即以念天为福乐,而修施。由于,六念处中的“念佛”和“念天”,从生天的思想才演变成为往生的思想;进一步又念佛的思想与往生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往生净土的思想。佛教的净土思想,在佛经中最早的记载,是出现在《中阿含》的《说本经》(第六十六经)。经中描述弥勒菩萨,将在未来人间成为净土时,来人间成佛。这可以说净土思想产生,是来自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而期望有一个更好的人文、地理、经济、环境的。经过佛化后,就成了以佛的愿力,而实现称为净土的。佛的愿力,也不外乎依人类的愿望,而依佛的本愿来表现的。
净土思想的产生还可以从本愿思想的开展因缘来探讨。由于本生谭中,菩萨所现种种行,只是释迦摩尼佛一佛的前生,而发展成为各种菩萨本愿思想,更有此而知道菩萨是成佛的正因。由于释迦摩尼一佛,演成为多佛的思想,所以大乘有无量无边的诸佛净土。菩萨为达到佛陀那样的崇高理想,以及救济一切众生,而立下种种大愿,净土就是菩萨为成就其大愿所经营的道场,大乘的恒河沙数诸佛净土,也就成立了。
再说,我相信往生在诸佛国土的一切众生,当然也不为自己享受快乐而已,他们同样效法着立大志,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并且又建立起自己新的净土来接引众生。所以,从净土中产生出来的净土,这样就构成了无量无数的净土。
以上介绍了净土思想的渊源,是可以溯于佛陀时代,然而其经典的具体成立,则在大乘佛教初期《华严经》、《法华经》之后。原始佛教佛教与部派佛教时代,净土的思想,还非常隐没。
在大乘佛教佛教他方净土中,最早成立的,是东方阿閦佛净土。这是比照我们现在这个秽土,而成立的他方净土。 稍后的,是西方阿弥陀佛净土,就是大家所非常熟悉的的极乐净土。这不是比照我们这个秽土,而是比照其它净土,要求一个更理想的地方。
最后,佛教是以人为本的佛教,佛陀在各种经论中一直强调:“我是众中的一个。”《维摩诘经》说佛国、佛土在众生身上求,离开了众生,就没有佛,离开了群众去求道,是没有道可求的。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所以,我们想要成佛,必须在人道磨练、修行,因为只有人才能成佛,其他诸道中是无法成就佛道的。 我们从《法华经》和《阿含经》中都可以看到赞叹人身难得以及人间可贵的譬喻,既然人间是如此的重要,为什么我们要将希望寄托于未来的净土,而不把目前的世间转化为安和乐利的人间净土呢?这是值得去深思的。
净土思想根据玉英老师讲解后,觉得净土思想属于信愿法门,其中阿弥陀佛代表的是自性,也就是我们本来具足的佛性。因此只要自性是和佛一样清净,那么西方净土和人间净土是没有差别的。 修净土不局限于西方净土,可是正如之前同学们所说的西方阿弥陀佛净土是一切佛土中最理想的。《般舟三昧》在思想上,启发了唯心所现的唯识学。在观行上,从初期的是心作佛,发展到佛如我心。我心是佛的如来藏。 西方阿弥陀佛净土,在修行过程中,不退菩提心是最重要的,与菩提心得不退转,才能不断进修,成就佛道。
謝謝大家提供了寶貴的看法及諸多引文。 這些論題將會围绕着末
謝謝大家提供了寶貴的看法及諸多引文。
這些論題將會围绕着末期考试的题目。
謝謝。
淨土思想只是局限於西方淨土嗎?
十方佛淨土,是大乘經所共說的。理想的世界,讚歎為難得的清淨,修行容易成就,成為多少人仰望的地方。阿彌陀佛,是無量佛中的最上佛──「諸佛中之王」。法藏比丘選擇二百一十億佛國,採取這麼多的佛國為參考,選擇這些佛土的優勝處,綜集為自己淨土的藍圖。這是以無量佛土的勝妙,集成阿彌陀佛的須摩提國土,無量佛土中最清淨的佛土。「勝過一切,唯我第一」的雄心大願,是阿彌陀佛的根本特性。
《佛說無量壽經》(大正一二‧二六五下—二七九上)說:
「法藏比丘白佛:「唯垂聽察,如我所願,當具說之。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佛告阿難:『汝起更整衣服,合掌恭敬,禮無量壽佛。十方國土諸佛如來,常共稱揚讚歎彼佛,無著無閡。』於是,「阿難起整衣服,正身西向,恭敬合掌,五體投地禮無量壽佛。白言:「世尊!願見彼佛安樂國土及諸菩薩聲聞大眾。」說是語已,即時無量壽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諸佛世界,……爾時,阿難即見無量壽佛,威德巍巍如須彌山王,高出一切諸世界上,相好光明靡不照耀。」……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正一二‧三四〇下—三四六中)說: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 ……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
《佛說阿彌陀經》(大正一二‧三四六中—三四八中)說: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
經中是極力讚揚阿彌陀佛與國土的,勸人往生。阿彌陀佛的本願,重在往生淨土的菩薩與聲聞。莊嚴的佛國,重在佛土的清淨莊嚴,願十方佛國的人民,都來生在這樣的淨土中。阿彌陀淨土,不是比對穢土而願成淨土,是比對淨土而要求一更理想的地方。不重在不退菩薩所往來,而是見阿彌陀佛光明的,聽見阿彌陀佛名字的,都可以發願來生。不是菩薩往來中的一佛國,而是生在這裏的,阿羅漢都在此涅槃,菩薩也在這裏一直修行下去。往生極樂世界的,也要慈心精進,不當瞋怒,齋戒清淨,斷愛欲,但與菩薩行願相比,只是一般人天的善行。往生阿彌陀佛土的,在乎「一心念欲往生阿彌陀佛國」。即使是疑信參半的,到了臨命終時,也會依佛力而起悔心,生在極樂世界的邊地。這是阿彌陀佛哀愍眾生的威神之力所引。一般阿彌陀佛淨土法門的信行者,是重於信願的、佛力的,多數是中、下輩的在家眾。
《大智度論》卷第七〈初品中佛土願釋論第十三〉(大正二五‧一〇八下—一〇九中)說:
「無量佛土,名十方諸佛土。念佛三昧,名十方三世諸佛,常以心眼見,如現在前。問曰:云何為念佛三昧?答曰:念佛三昧有二種:一者、聲聞法中,於一佛身,心眼見滿十方;二者、菩薩道於無量佛土中,念三世十方諸佛。以是故言,念無量佛土,諸佛三昧,常現在前」。
《大智度論》卷二十九〈初品中布施隨喜心過上釋論第四十四〉(大正二五‧二七五上—二七六中)說:
「菩薩常善修念佛三昧因緣故,所生常值諸佛。如《般舟三昧》中說:「菩薩入是三昧,即見阿彌陀佛;便問其佛:『何業因緣故,得生彼國?』佛即答言:『善男子!以常修念佛三昧,憶念不廢故,得生我國。』」…… ……諸法從本以來,常自清淨,菩薩以善修淨心,隨意悉見諸佛,問其所疑,佛答所問。聞佛所說,心大歡喜;從三昧起,作是念言:「佛從何所來?我身亦不去。」即時便知:「諸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去。」復作是念:「三界所有,皆心所作。」何以故?隨心所念,悉皆得見。以心見佛,以心作佛;心即是佛,心即我身;心不自知,亦不自見。…… ...... 菩薩得是三昧、智慧力故,或今身隨意供養諸佛,命終亦復值遇諸佛。以是故說:「菩薩常不離諸佛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十住毘婆沙論》卷第五〈易行品第九〉(大正二六‧四〇下—四三下)說: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 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 …… 更有阿彌陀等諸佛,亦應恭敬禮拜稱其名號。…… …… 是諸佛世尊現在十方清淨世界,皆稱名憶念。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以偈稱讚。」
《大智度論》說念佛三昧,是十方三世諸佛,常以心眼見,如現在前,隨心所念,悉皆得見,是「三界所有,皆心所作」。以心見佛,以心作佛;心即是佛,心即我身;心不自知,亦不自見。
《十住毘婆沙論》所指為「怯弱下劣」的「易行道」,是相對於難行的菩薩道。無論是念十方諸佛,或念阿彌陀佛往生淨土,不管是難行道或易行道,佛法的根本意趣,如《雜阿含經》所說,是「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是重視自己理智與道德的完成。
《雜阿含經》卷一0(第二六七經)(大正二‧六九下)說:
「世尊告諸比丘:『諸比丘!當善思惟觀察於心。所以者何?長夜心為貪欲使染,瞋恚、愚癡使染故。比丘!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
這個世界,多苦多難,是並不理想的。面對這個多苦多難的世界,而引發嚮往美好世界的理想,是應該的,也是一切人類所共有的。到了大乘佛法,進一步的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維摩詰所說經》卷上(大正一四‧五三八中)說:
佛言:『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在佛法普及聲中,佛弟子不只要求眾生自身的清淨,更注意到環境的清淨。淨土思想的原始意義,是充滿人間現實性的。彌陀淨土之確有其事,與西方極樂之究在何方,應是兩個問題。「生則定生,去則不去」,這是對西方之在何方的最好解答。
參考資料: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印順文教基金會電子版www.yinshun.org.tw),(台北:正聞出版社,民83年7月第七版) ,〈第八章‧宗教意識之新適應〉,〈第十一章‧淨土與念佛法門〉
大乘典籍與淨土
根據大乘典籍,有以下四大淨土
. 東方阿閦佛之妙喜淨土 - <<阿閦佛國經>>
. 西方阿彌陀佛之極樂淨土 - <<佛說阿彌陀經>>,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 藥師佛之東方淨琉璃淨土 -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 彌勒菩薩之兜率淨土 -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
根據<<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當人間清淨之國土成就時, 彌勒便會從兜率天下生成佛, 廣度群生.
還有其它淨土, 例如
. 華藏世界 - <<華嚴經>>
. 靈山淨土 - <<法華經>>
. 密嚴淨土 - <<大乘密嚴經>>
. <<維摩詰經.佛國品>>宣說唯心淨土--心淨土淨
末学佛学知识的浅薄,一说到“净土”就马上直接想到西方净土及
末学佛学知识的浅薄,一说到“净土”就马上直接想到西方净土及念佛法门, 而这个念佛法门就是单指大家熟悉地称念弥陀圣号。其实,净土思想并不仅属于净土宗,也不只局限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及《阿弥陀经》的宝典;早期佛教的念佛修行方法是思维佛陀的功德,而不是口念。
淨土(梵文:Kṣetra),譯;為剎、剎土,即地方或世界。淨土即是清淨的地方,沒有染污的莊嚴世界。大乘佛教所讲的“净土”是于“秽土”相对的,净土是指佛菩萨为渡化有情眾生,以本愿力成就的佛土,为佛菩萨所居住之住所。由于众生无量、佛菩萨无量,所以净土也并非局限于一处,而是遍布于十方三世,接引不同根性的众生。一般而言,淨土可以指:
妙喜净土:阿閦佛的佛土。据《阿閦佛國經》
极乐净土:阿彌陀佛的佛土。据《般舟三昧经》、《观无量寿佛经》
兜率净土:彌勒菩薩成佛前說法的地方。据《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净琉璃净土:藥師佛的佛土。据《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首先,净土思想渊源于佛陀时代的念佛与生天的思想。早期佛教并没有净土信仰,但是有念佛法门。从古以来,印度对人生的看法其共性就是苦的观念。印度当时的众多的宗教、沙门团体,大多都为实现人生痛苦的解脱而建立,生天的思想,就自然萌芽,成为大众一致的愿望。人们都想拜托现实的痛苦,追求来生的快乐。佛陀为适应众生,教以不同的解脱的方法,以六念处教导弟子。早期的念佛法门就是观念如来之德相庄严,忆念佛的种种名号功德,称为“佛随念”。佛随念是六随念之一。六随念是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和天随念。念天,即以念天为福乐,而修施。由于,六念处中的“念佛”和“念天”,从生天的思想才演变成为往生的思想;进一步又念佛的思想与往生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往生净土的思想。佛教的净土思想,在佛经中最早的记载,是出现在《中阿含》的《说本经》(第六十六经)。经中描述弥勒菩萨,将在未来人间成为净土时,来人间成佛。这可以说净土思想产生,是来自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而期望有一个更好的人文、地理、经济、环境的。经过佛化后,就成了以佛的愿力,而实现称为净土的。佛的愿力,也不外乎依人类的愿望,而依佛的本愿来表现的。
净土思想的产生还可以从本愿思想的开展因缘来探讨。由于本生谭中,菩萨所现种种行,只是释迦摩尼佛一佛的前生,而发展成为各种菩萨本愿思想,更有此而知道菩萨是成佛的正因。由于释迦摩尼一佛,演成为多佛的思想,所以大乘有无量无边的诸佛净土。菩萨为达到佛陀那样的崇高理想,以及救济一切众生,而立下种种大愿,净土就是菩萨为成就其大愿所经营的道场,大乘的恒河沙数诸佛净土,也就成立了。
再说,我相信往生在诸佛国土的一切众生,当然也不为自己享受快乐而已,他们同样效法着立大志,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并且又建立起自己新的净土来接引众生。所以,从净土中产生出来的净土,这样就构成了无量无数的净土。
以上介绍了净土思想的渊源,是可以溯于佛陀时代,然而其经典的具体成立,则在大乘佛教初期《华严经》、《法华经》之后。原始佛教佛教与部派佛教时代,净土的思想,还非常隐没。
在大乘佛教佛教他方净土中,最早成立的,是东方阿閦佛净土。这是比照我们现在这个秽土,而成立的他方净土。
稍后的,是西方阿弥陀佛净土,就是大家所非常熟悉的的极乐净土。这不是比照我们这个秽土,而是比照其它净土,要求一个更理想的地方。
最后,佛教是以人为本的佛教,佛陀在各种经论中一直强调:“我是众中的一个。”《维摩诘经》说佛国、佛土在众生身上求,离开了众生,就没有佛,离开了群众去求道,是没有道可求的。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所以,我们想要成佛,必须在人道磨练、修行,因为只有人才能成佛,其他诸道中是无法成就佛道的。
我们从《法华经》和《阿含经》中都可以看到赞叹人身难得以及人间可贵的譬喻,既然人间是如此的重要,为什么我们要将希望寄托于未来的净土,而不把目前的世间转化为安和乐利的人间净土呢?这是值得去深思的。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净土思想根据玉英老师讲解后,觉得净土思想属于信愿法门,其中阿弥陀佛代表的是自性,也就是我们本来具足的佛性。因此只要自性是和佛一样清净,那么西方净土和人间净土是没有差别的。
修净土不局限于西方净土,可是正如之前同学们所说的西方阿弥陀佛净土是一切佛土中最理想的。《般舟三昧》在思想上,启发了唯心所现的唯识学。在观行上,从初期的是心作佛,发展到佛如我心。我心是佛的如来藏。
西方阿弥陀佛净土,在修行过程中,不退菩提心是最重要的,与菩提心得不退转,才能不断进修,成就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