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性善說”觀點,及其特質

孟子“性善說”,主要是發揮孔子“仁”的觀念。但孔子的“仁”,缺乏具體理論的支持,而孟子正好以“人的道德價值根源”補充了孔子的不足。

孟子“性善說”是要建立道德價值根源的自覺心,他認為人的價值意識,是人內在的自覺心,不必向外追求,而又人人本有,故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成,善莫大焉。”

如孟子以「孺子入井」為例來證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這人人具有的心是人的本質,這本質可分為“惻隱、羞惡、辭讓及是非”四端。

孟子認為,人會在離開利害考慮的時候,做一些自覺認為應該做的事,他把這些直覺總括為“仁、義、禮、智”四善、這是四善是四端的擴而充之,是人性本善的明證。

孟子認為“堯舜所以成為聖人,並非是他們有過人之處,而是他們能擴充了內心的善性,即只要能“反身而誠”,則人人皆可為堯舜。”

孟子認為四端是內在於自覺心的,是與生俱來的,但告子卻有不同觀點,告子認為“人性只是具有的食、色之性,並無所謂善與不善”。孟子即駁斥之“然則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與?”故孟子又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這幾希即人人自覺的善性。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但為何仍有人會作惡多端,於是孟子提出了“義利之辨”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是由於受私欲蒙蔽,人應放棄私利,以達社會公義。”

可見孟子對性善的看法,較孔子具體明確,他承認現實世界是實踐人性本善的地方,如孟子提出必須靠修養及發揮善性的功夫,以全力擴充內心的四端,即“盡性”。道德世界標準性善的是天, 而表現道德性善的是人。“故此修養必須知性,知性而後可知天”。孟子“性善論”的開啟了後來“天人合一”的理論。

孟子性善说, 观点, 及其特质

宋代以后普遍用以作为教学课本<<三字经>>,笫一句就是“人之初, 性本善.”可见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深.
孟子认为, 人的基本天赋本性, 就是性善, 就像水流一樣, 是不争的事实. 人自然怜悯之心与同情心” 不忍人之心” 他举例说” 乍见孺子将入井里” 看见小孩掉入井里, 皆有救小孩之心, 并非要获得什么利益或好名声. 如路过见车祸, 有人受伤倒于路中, 见到的人皆伸出援手, 这完全是从人的本性中发出耒的.
人有不同于禽兽, 是人有” 四端”, 有” 侧隐之心”.” 羞恶之心”.” 是非之心”.” 辞让之心”. 没有这些心, 就不能算人. 如果人作坏事, 那是他迷失了本性, 必须努力修养, 以使恢愎本性.
另一位儒学继承者, 荀子是持性恶论,人类作为一种生物, 就要生存, 且具有生存能力. 人的本质是无所谓善恶的” 本始材朴” 的自然本性, 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 也有 发展为善的机会.
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性论, 争论了几千年. 人的行为活动, 受本身的思想所控制, 决定行为是为了生存. 如在饥荒时, 不惜一切去抢食物, 人变得无人性. 一位强壮的男性, 在荒山遇到一位漂亮的女性, 就会变为禽兽. 在太平盛世, 遇到孤儿寡女生活困难, 皆会帮助. 人性善恶决定于所处的社会环境, 所以世界须要宗教家, 使民心向善, 亦须要伟大政治家, 勤政护民.

我想多加一点的是,孟子认为,人是天的显现,天是善的,人也就

我想多加一点的是,孟子认为,人是天的显现,天是善的,人也就是善的。所以可以说,人的善的特性是天的特性的贯通。

先秦时期,孟子对墨学的评论,你是否赞同,试述析之.

孟子把墨学视为“异端”,如《孟子.滕文公下》记称:“孟子曰:‘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因此,孟子主张,“距(拒)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又主张“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我们先来看看孟子为什么批评墨学。根据我看得几篇文章,原因有几个:

1. 墨学和儒学的思想冲突

墨学和儒学是针锋相对的。如:
《名辩》抨击儒学的“正名”观;
《非儒》抨击儒学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非命》抨击儒学的“天命”观;
《兼爱》抨击儒学的封建等级观;
《尚贤》抨击儒学的政权嫡子世袭制和“忠君”制;
《尚同》抨击儒学的王权利益至上观;
《法仪》抨击儒学的“礼治”观;
《节葬》抨击儒学的“厚葬”观;
《非乐》抨击儒学的“礼乐”观等等。

2. 孟子认为墨学执一端,不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

3. 孟子要光大儒家学派的门庭

我的想法:

儒墨两家的思想的出现,有相同的社会背景。当时是战国时代,社会动乱,因此,儒墨两家都想在动乱之中,寻求社会平定的方法。

儒家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当时的诸侯不再尊重周天子,而不断地扩张自己的势力。要恢复社会的平定,就的“正名”。周初所建立的制度,在儒家看来是最好的,所以儒家说要“复礼”。从儒家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各自的角色,人是有等级的,我们要做好自己的本分,这样社会就不会有动乱了。当然,“人是有等级”的这个说法不是绝对的。儒家认为在君不君的情况之下,我们可以臣不臣。但是基本上,儒家认为,只要是人根据“礼”的规定,做好本分,就是做人的意义。

孟子的理论,是从社会须有分工这一基点出发的,在《滕文公章句上》里,他批评了“为神农之言”的许行,以及盲目崇拜许行的陈相,他由此进而上升到“天下之通义”上,说: “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在这样的基础上: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孟子从社会须有分工,而得出社会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结论,批判墨子的“兼爱”。从社会须有分工这一点出发,儒家认为,从人性的观点来看,比较符合人性的看法,“爱”也分等级。

儒家伦理在本质上是一种集体主义,群体主义的道德观,是一种强调家庭私德的团体主义,血亲主义。相对的,墨子却没有把血亲情理视为本根至上的最高原则,在理论上反而确立了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并且还因此受到了儒家的抨击。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和墨家的思想出发点不一样,虽然都是想寻求社会的平静,但是处理的方式不一样。在孟子的时代,儒家所面对的是很多思想的挑战。墨家思想当时是显学。儒家要生存,就必须提出墨家不合理的地方。

其实。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是有相通之处的。在伦理上,儒家的“仁爱”思想其实也并不违反墨家“兼爱”的原则,也主张“泛爱众”要爱一切人的。而墨家的“兼爱”思想其实也并不违反儒家的“仁爱”的原则,也主张要爱家人的。

兼爱是说,对待人我之别所谓视人如己,对待不同的他人讲究一视同仁,也仅仅是一种思维的起点。所以,在人际关系上,墨家儒家实在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兼爱”强调兼相爱,广泛包涵父慈子孝,君惠臣忠,兄友弟悌,……等诸多互动。所以兼相爱本身,并不反对仁爱,而是将仁爱赋予了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本义。这是因为墨家认为,仁爱从亲至疏远,推爱到最后,必定有所不及,在不及之处,必然打破基本底线。而兼爱则是先找回底线,在强调底线的基础之上,墨家同样善待自己的家人,因为这是义。兼爱而贵义,则是墨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不养自己的父母,去养别人的父母,这是违背常识的,不可能是先秦显学墨家学派的作为。不论是兼爱还是仁爱,都不否认“爱无差等,施由亲始”,平常人施爱心,总是从周边做起,这一点不论是墨家还是儒家,其实都没有很大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