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興起之淵源及其與部派佛教之關係

大乘佛教是在部派佛教以後興起,部派佛教是由原始佛教而發展的,大乘佛教是由原始佛教而發展的,大乘佛教乃是繼部派佛教的發展,再回到佛陀的根本精神的復興。
大乘佛教的興起,時間大約是在西元元年左右開始,一直進行到佛教在印度滅亡,即西元第十三世紀為止。大乘佛教的興起原因,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其中一種說法認為,大乘佛教的興起和釋迦佛入滅之後的第一結集有關。在王舍城舉行的第一結集,乃由大迦葉所召集。結集後,遠在外地的富蘭那,不滿保守迦葉結集的內容說:「我親從佛聞,內宿、內熟、自熟、自持食、從人受、自取果食、就池水受無淨人淨果除核食之。」並說:「我忍餘事,於此七條不能行之。」這七條的制定,按《五分律》卷三十的說法,是在一次飢饉的時候,有關食物的取得方式或烹煮方法的規定。大迦葉堅持地説:「若佛所不制,不應妄制;若已制,不得有違!如佛所教,應謹學之。」由於第一結集是在王舍城郊外的山窟〝七葉巖〞中舉行,因此傳說這些不滿分子所舉行的另一結集,就稱為「窟外結集」。結集出來的佛教文獻,傳說除了和第一結集所整理出來的《三藏》相同之外,還有屬於大乘佛教獨有的《雜〈集〉藏》和《禁咒藏》。
窟外結集集一般相信是一不可靠的傳說,但是傳說卻有傳說的歷史原因和背景。這一原因和背景,即是越來越多的佛教徒,不滿第一結集集所整理出來的《三藏》。因此,這些不滿分子透過各種可行旳方式,開始結集另外一些和《三藏》的內容有所不同的經典。其中,《雜〈集〉藏》和《禁咒藏》只不過是當中的兩種而已。這些不同於《三藏》內容的佛教文獻,玄奘大師的《西域記》,曾說和大眾部有關。這不但是因為大乘佛教的教義和大眾部的教義之間有著相同之處,而且還因為傳說大眾部的領導者大天,採用了許多大乘經典做為傳教的張本。

大乘佛教興起之淵源及其與部派佛教之關係

(a) 大乘佛教兴起的渊源

佛灭后,大乘的暗流尚在潜移默化中,而促成大乘兴起的原动力,乃是般若思想。般若思想导源于大众部的「现在有体」之因缘生法的基础。大众部主张「世出世法,悉为假名」,据南传《论事》192记载:制多山部(案达罗大众部自由派)主张「空性含于行蕴」说,此即缘起空性的教理。

般若思想为大乘的先河,《般若经》出于南印案达罗地方。《小品般若经》卷4说:「般若波罗蜜,当流布南方,从南方流布西方,从西方流布北方。」这已暗示了大乘佛教发展的路向,由南而西而北,生于南印而成熟于北印。

(b) 大乘佛教与部派佛教之关系

大乘佛教乃是继部派佛教的发展,再回到佛陀的根本精神,原始佛教的复兴。因此,大乘佛教既是小乘佛教(大众部)的延伸,也是对于小乘佛教(有部) 的反抗,它使被说一切有部僵化的佛法理论,重返佛陀本怀而复活起来。大乘佛教以发菩提心为宗旨,放弃枝末问题的分析,把握三法印原则,使佛法回归人间,成为实用性及生活化的佛法,这即是《本生谭》的利他菩萨精神。因此,部派佛教(小乘)是保守的分析的学问佛教,而大乘佛教是开放的、 原则的生活佛教。

大乘佛教站在出类拔萃的立场,即以小乘(Hinayana)之名贬低部派佛教的地位。自认为是正统根本佛教的部派佛教(有部),还击新兴的大乘佛教,而唱出“大乘非佛说”的口号。后来,无著菩萨的《大乘庄严经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竭力为「大乘是佛说」辩护。到了《法华经》出世,把三乘汇归一乘,便调和了大小之诤。其实,大乘佛教的圆熟,得助于有部的思想基础者很多,有部对于《唯识》的成熟尤其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