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辨「滅定識」非阿賴耶不成 佛教「業感緣起」說,是論述生命的輪迴是由於業力的推動,業力的不失才有一期一期生命的相續不斷。結生相續的生命是「異熟果」,這個「異熟果」是建立在果報識上;在一期的生命中,它執持根身令其不壞不斷。 「滅受想定」,是聖者所修的「定」,這與外道凡夫所修的「無想定」不同。「滅受想定」是佛、不退菩薩及俱解脫阿羅漢遠離定障所得。契經中說,入「滅受想定」,雖然沒有受想,但「識」是不離身的;這個「識」不會是其他的「轉識」,因為其他的轉識是有間斷的,只有「異熟識」才會恆常地與色身共存,這個「識」就是「阿賴耶識」。再者,聖者修入「滅受想定」,目的在於對治粗動的「轉識」,所以轉識一定不會生起;而對於不離身的「異熟識」,是不會厭離或對治的。所以在大乘的主張,聖者修入「滅受想定」時,與色身共存的「異熟識」是不會有妨礙的。 再說,若果在「滅受想定」中有意識存在,受想與意識是不能脫離的,有意識就有受想心所。一般「意識」的所緣境和它的行相,是清晰明白的,但「滅定識」的所緣境和它的行相,是不像一般意識的明了可知,所以不可以說滅定中的「識」是意識。「滅受想定」是聖人的「定」,所以是善的,會與無貪等善根心所相應,而心識的本性是無記的,它必須與善心所相應,心識才能成為相應善。如果有善心所,這是非遍行心所,那麼遍行的「受想」也就應該存在,因為它們是與心不相離的。若有意識,有受想,也就應該有「觸」;由根境識三和合生觸,由觸的生起,才會有受想思等諸心所的生起。再說,入「滅盡定」,它還有「可意觸」或「中容觸」,不然的話,出定後不應該有這感覺。所以有「觸」,就應該有從「觸」所引起的覺受。於三摩地中,若果有觸受心所的功能,那麼,在定中亦會有「思」,就是「信、精進、念、定、慧」等善根也應該現行。更何況,「滅受想定」既稱為「無心定」,是不能說它有意識存在的。這樣的話,這個不離身的「識」,決定不會是第六意識,而是與色身共存的「異熟識」,即是「阿賴耶識」。 結成「阿賴耶識,決定是有」 部派時期,熏習為種的說法,有主張「色心受熏」為種的,有主張「色心互持」種子的,有主張「心心所法受熏」為種的。主張「色心受熏」的,色心為種子,以為剎那剎那前色引後色,前心引後心。但在無色界沒有色,無心定沒有心的情況下,這色心的種子如何是好。主張「色心互持」種子的,這可避免了無色界沒有色,無心定沒有心(六識)的情況。無色界沒有色,但是有心,就以這心執持色法的種子;無心定雖沒有心,但還有色,就以這色執持心法的種子。大乘瑜伽學者認為這是不能成立的。假如從無色界歿,來生欲、色界的時候,久遠以前的色法已經斷滅了,那麼何來種子生起現在的色法。又有從無想天歿,或從二無心定出,心法在無想天及二無心定中,也是久已斷滅,那現在以何為「因」而生起心法。所以,若果接受有「阿賴耶識」攝持色心的種子,就沒有這樣的過失。又或者,阿羅漢的最後心,當剎那滅了以後,是不會再生起色心,他灰身泯智,入無餘依涅槃。若果以前剎那的色心為後剎那色心的種子,那麼,阿羅漢的最後心,不再生色心,也是不能成立的。因前念的色心望於後念的色心,只可容有「等無間緣」而不許它也有「親因緣」。這樣的話,阿羅漢是永遠不能入無餘涅槃了。這唯有把種子建立在賴耶中,才能因對治道的生起時,把染分的種子分分的除去,成為清淨,才能獲得「轉依」。對於「心心所法受熏」為種,大乘瑜伽行者不許它有心無所,所以說心是所依,心所是能依,拔除能依的心所令其離開所依,而留下所依的心王,這是不成道理的。因為心王與心所,無始時來,就互不相離,存在則二者一起存在,斷滅則二者一起斷滅的。所以,從上面所說的,安立「阿賴耶識」作為結身相續的「異熟識」是有的。 「轉依」非賴耶不成 從轉捨雜染依的見地來說,是可以證實非有賴耶不可的。聖人的淨心,是出世的清淨無漏心。在出世清淨無漏心現前的時候,聖人是一定已經遠離了所有有漏的眼、耳、鼻、舌、身等 「識」,其餘有漏善或無記的「意識」,也是不會生起的。這個時候,只有無漏的意識現前。在這個時候,如果沒有「阿賴耶識」攝持雜染種子,這個染心的「轉依」是不能安立的。在現行上說,「依他性」中的雜染分是分分的除去,轉顯成清淨分。在種子方面說,一切雜染分的熏習離去,清淨分漸漸的增到最清淨法界全體現前,具足一切功德,這也是叫做「轉依」。這是雜染依的有漏界徹底的不存在,轉得最清淨依的無漏法界,所以這轉依的寂滅,不但只是說捨染,還是說因捨雜染而顯現的清淨,即是「大般涅槃」。 「轉依」,是說出世清淨心最初現前的時候,這是無漏對治道,目的是為了對治有漏的雜染,並非為了永遠斷除雜染的種子。所以,如果說對治是轉依,這是不能成立的,因為那就變成因果無差別了。就好像聲聞的究竟果是阿羅漢,前三果雖然也是果,但還是在因地中修行對治道;又如大乘的極果是佛位,十地菩薩也還是在因中修行,都不是轉依的涅槃。若說對治就是轉依,聲聞初果(因),大乘初地以上(因),就與轉依的究竟(果),就沒有差別了。對於「斷」,是永斷,是「彼果斷」的大般涅槃;在「彼果斷」的究竟轉依上說,所以說淨心現前不就是轉依,因為尚未永斷,不然,就有因果無差別的過失了。只有建立「阿賴耶識」,有了阿賴耶的染種在,對治道雖斷其一分,它還沒有究竟轉依,就能夠建立因果的差別。所以,如果不建立賴耶,那麼在一念淨心現前時,根本就沒有雜染種子與識體,可以作為對治的所治,可以使它轉有成無。既然沒有雜染種子與識體可滅的意義,這樣的話,說「轉依」是不應道理的。唯有建立「阿賴耶識」,一切種子都在「阿賴耶識」中,可以成為能對治道所對治的對象,轉捨一切雜染分,轉依而得成清淨的法身。 |
|||
唯建立阿赖耶识方能转依对治
学佛的根本目的是改变生命现状,唯识称为“转依”,即转变生命的依处。转依,就是通过对空性正见的禅修,去除阿赖耶识中的杂染成分,以如实智通达空性。
理清阿赖耶识与种子的关系,就能了知轮回之因及解脱之法:即通过修行,断恶修善,提高生命品质,进一步完成转依:将有漏种子变为无漏种子,将有染的阿赖耶识转化为清净无染的、纯善无漏的阿陀那识,就可超越生死、脱离轮回、转识成智、转凡成圣。唯识学认为业力来自于阿赖耶识所执持的种子,种子遇缘生现行,复由现行熏种子;再遇缘生现行,现行又熏种子。如此展转依存、互为因果而无穷尽。故阿赖耶识的安立,可说是基于种子说。
轉依成佛
《成唯識論》卷第二云:「性決定,謂隨因力,生善惡等功能決定方成種子。」 有漏的阿頼耶識必須待之無漏種子,轉依才有實現的可能。無漏種子是仔於阿頼耶識中,但雖存於阿頼耶識中却不為阿頼耶識自體所涵攝,這種情形只是奇存。《攝大乘論本》卷上云:「此聞熏習種子 所依,云何可見?乃至證得諸佛菩菩提?此聞熏習,隨在一種所依轉處,寄在異熟識 中與彼和合俱轉,猶如水乳;然非阿頼耶識,是彼對治種子性故」 《成唯識論》卷第二亦云:「諸無漏種,非異熟識性所攝故;因果俱是善性攝故;唯名無漏為善。」 由於無漏種子只是寄存在阿頼耶識自體的一部分,所以修行者在法雲地的末段中轉依成佛,無分別智起,把有漏的阿頼耶識斷除,盡未來際完成轉依的使命。
(1)護月論師的本有說
護月論師認為,無漏種子無始以來即寄存在阿頼耶識中,換言之是眾生本性具備,不從熏生,熏習的作用只不過可以令其增長而已。如《成唯識論》卷第三中曰:「如《無盡意經》說『一切有情,無始時來,有種種界,如惡義聚,法爾而來。』《阿毗達磨經》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瑜伽師地論》亦說:『諸種子體,無始時來,性雖本有,而由染淨,新所熏發。』」 由此可知,無漏種子是法爾本有,不從熏生。
(2)難陀論師的新熏說
難陀論師認為一切種子都是從現行的熏習而得,無漏種子也不 例外,只不過這種熏習是無始以來即已進行,所以無漏種子也無始以來就寄存於阿頼耶識中。如《成唯識論》卷第二:「《多界經》:『諸有情心,染淨諸法所熏習故,無量種子之所積集。』《攝大乘論》說:『內種定有熏習,外種熏習或有或無。』《攝大乘論》『聞熏習,聞淨法界等流正法而熏起故。』《瑜伽師地論》:『於真如境,若有畢竟所知障種,非煩惱者,一分立為聲聞種姓,一分立為獨覺種性;若無畢竟二障種,即立彼為如來種姓。』」
(3)護法論師的本新合說
護法論師把有漏種子和無漏種子劃分為各有兩類:一類是本有的,一類是新熏。本有種子即《瑜伽師地論》所說的「本性住」種,仍沿用護月論師所用的經論加以證明;新熏種子即《瑜伽師地論》所說的「習所成」種,亦沿用難陀論師所舉出的經論加以證明。此說一出,於是本有、新熏二說都變成各執一偏。
阿頼耶就其能撮持諸法種子而生現行的作用而言,說之為能藏;反之,就其能接受現行所熏習而成的種的作用而言則說之為所藏。能藏、所藏二義,足見諸有為法與所依互為因緣的關係,如果種子只有本有而沒有新熏,那麼現行就不能作能熏因了,再由此推論,眾生依法修行到獲到轉依的時候,無漏種子雖然可以在第一剎那時起現行,但也不能持續下去。因為種子是剎那生滅的,新新頓起,才生即滅,一滅之後,現行如果又不同時熏種,那無漏功德從何得以繼續?所以護月論師的本有說不能成立。
同理,如果只有新熏而無本有,那麼眾生有漏的阿頼耶識自體從何產生無漏種子?當轉依的第一剎那,有漏的阿頼耶識銷毀,誰來接替而起無漏現現行?如果說,有漏的阿頼耶識自體在修持的時候可產生無漏種子,那麼有漏可以為無漏因,便違反了種子六義中的決定義 ,於教理不合,成大過失。又如果說,眾生到轉依的時候,把有漏的阿頼耶識銷毀,便是達到了證果的境界,那麽便忽視了無漏種子可以起無漏功德的積極意義,視轉依如同斷滅,亦大過失。所以難陀論師的新熏說亦不能成立。
因此,《成唯識論》卷第二云:「由此應信有諸有情,無始時來有無漏種,不由熏習,法爾成就。後勝進位,熏令增長,無漏法起,以此為因,無漏起時,復熏成種。」 這是護法論師的說法;兼賅本有、新熏二說而無說的過失。
可見,由於眾生本然具有無漏種子代替了阿頼耶自體所攝持的有漏種子而起現行,即已達到轉依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