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既然龍樹菩薩的般若中觀系統那麼完備,是甚麼原因使唯識學興起?
唯识学在南北朝时期传到我国,到了唐朝发展到高峰,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地论时期、摄论时期、识论时期。 由于对当时地论学和摄论学的唯识理论存在种种困惑、疑问,玄奘大师历尽艰辛去印度求法,他的所学十分广博,但最主要的是后世亲时代护法系的唯识学及其陈那的因明理论,其特质在于严密的思辨与条理,并有不少创新之说。 识论时代的唯识思想,其实就是玄奘系的唯识思想,是以《成唯识论》为根本。这是唯识学在中国发展的高峰和辉煌时期。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佛学宗派--“唯识宗”(也叫“法相宗”或“法相唯识宗”)正式成立,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成唯识论》是解释世亲论师《唯识三十颂》的一部综合性与总结性的论著,是以护法之说为中心,参考、调和其他九大论师之说合译而成的,是唯识宗的重要论典。
龍樹菩薩的空觀思想十分完備,可惜卻被其他部派誤解了,變成惡取空、斷滅空。因而沉寂一時。其後唯識學派興起,其興起最重要的原因是,唯識學解決了眾生生死輪迴主體的問題,且更正了惡取空、斷滅空的思想。
當時對空觀學說最多人質疑的問題是:“若諸法無我,沒有輪迴主體,那誰人受因果業報?若是無我,又如何使前生與後世連接起來?若我實無,為何造業?若無我體,誰之我執?我體若無,誰有苦樂?”犢子部亦問:“若無有補特伽羅(我),為誰流轉生死?不應生死自流轉故。”淨土法門的行者也不免起反對:“念佛往生西方淨土是我的願望,若無實我,誰在念佛?誰往西方?直至今天依然有人會問:“佛門勸信眾發心布施修功德,假使我體若無,誰來行善?誰受福報?”
面對這麼一連串迫切的難題,各部派不得不另立相似相續的心識,以解決以上的問難,於是大眾部立“根本識”;犢子部立“補特伽羅”;化地部立“窮生死蘊”;經部立“集起心”;分別說部立“細心識”;俱舍論說“無間滅意”;瑜伽師地論說“色心相熏論”及說一切有部阿毗達磨《順正理論》的“心無間論”等等……。
這些各部派所立的不同名稱的相續識,都是唯識學發展的源頭,唯識學的阿賴耶識,解決了以上種種問題。但亦不可執阿賴耶為實有,阿賴耶如瀑布的水滴,前一滴水與後一滴水已非相同。所謂“寧起有見如須彌,不著無見如芥子許”唯識學阿賴耶識的成立,令有情眾生有所依托,令人確定有善惡、有業報、有三世、有聖人有凡夫、我怕墮地獄,我不可作惡、我要上天堂,我必須修福報;我討厭娑婆,我必須念佛求生極樂;我要解脫生死等等……唯識學的建立令以上一切成為可能,令人有修行向善的動力。
唯識學有宗的建立,彌補了龍樹般若空觀容易使人誤解的不足,這是唯識學興起的重要原因。
公元三世紀,印度部派佛教偏重於法與律的哲理分析,使佛教變得太繁複而與一般人脫離,因此龍樹菩薩提出大乘佛法「緣起論」以幫助有情眾生離苦得樂,回歸佛陀本來的教義。龍樹菩薩依<<般若經>>「緣起性空」的觀念來弘揚大乘菩薩道。因緣所生的諸法沒有常、一、實的自性,所以是空。雖然是空卻可聞可見,並不妨害其功能的表現,只是在存在的關係中呈現其差別與對立。這些差別和對立都是不實在,是意識在認知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偏執。龍樹菩薩提倡這種脫離執著、不偏不倚的理論和觀察方法,令部分部派對空性思想產生種種誤解,出現”惡取空”的思維,即執著空觀的否定面而誤解空義,認為空是要把一切放下,甚麼也不要做,是消極的理論,因此「緣起論」經過一段時期的興盛後就逐漸衰落。另外,傳統的部派不承認大乘佛教經典的地位,認為那些經典非佛陀所說,對大乘經的可信性及教義內容有所質疑,而出現「大乘非佛說」的諍論。在這種紛亂的環境下,無著菩薩與世親菩薩廣造經論,弘揚大乘唯識學思想,以糾正部派的錯誤知見,引導他們進入正確佛法的軌道。
無著菩薩弘揚唯識,主要造<<攝大乘論>>來顯揚唯識的教、理、行、果。這論把大乘經中各別的法門總攝起來,讓迷失在生死的眾生,按他們各自的根器去修行,然後能離苦獲得解脫。這論從<<阿毗達磨大乘經>><攝大乘品>說的十種殊勝教說,點出大乘所說的法不但能包容小乘,還比小乘殊勝,是引導眾生正確地認識佛陀的教義。
這十種殊勝分別是境的殊勝﹕1.依所知依立阿賴那識名相業用,2.依所知相立遍計、依他、圓成三自性。行的殊勝是﹕3.依入所知相立唯識性;4.依彼入因果顯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密;5.依彼入因果修差別立菩薩極喜、離垢、發光、焰慧、極難勝、現前、遠行、不動、善慧、法雲十地;6.依增上戒立菩薩律儀、攝善法、饒益有情的戒學;7. 依首楞伽摩虛空藏等諸三摩地立增上心體;8.依增上心立加行、根本、後得三無分別智的大乘慧學。果的殊勝是﹕9.依彼果斷立大乘無住涅槃;10.依彼果智立大乘法、報、化三佛身。這十種殊勝的內容不但顯示大乘法的廣博,兼且十分殊勝。
除殊勝外,這十種教說可顯出大乘真是佛語,因為這十處可啟發菩提因性,並能使眾生獲得堅固的勝解。眾生若隨著這菩提因性去修習,就可証得一切智智的佛果。因此,從義理角度看,大乘是佛說的推論可成立。至於在教典方面,<<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曾指出小乘成佛的法門有五相異於大乘,分別是發心、教授、方便、住持、時節。這種分別顯示小乘所修的法不共大乘及不是真能獲得佛果,因為以上說的十種殊勝的內容都是成佛的法門,都不曾在小乘教典中見過,只處處出現在大乘經典,故可推斷大乘經是佛說。
龍樹菩薩所說的空性思想因被誤解而衰落,而另一種思想(唯識學)的產生以組織嚴密、系統化的形式出現來弘揚佛法,減低被誤會的機會,因此唯識學的興起及被接受是歷史進程中的趨勢,是毫無疑問的事。況且,各派在諍論大乘是否佛說的問題,唯識學的重要典籍<<攝大乘論>>內說的十種殊勝,可推斷大乘經典是佛說,以破斥「大乘非佛說」的爭論,由此可歸結唯識學的出現是解救當時佛教的困境,是帶領眾生正確地認知佛法真義的體系,所以能興起。
既然龙树菩萨的般若中观系统那么完备,是什么原因使唯识学兴起呢
唯识学在南北朝时期传到我国,到了唐朝发展到高峰,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地论时期、摄论时期、识论时期。 由于对当时地论学和摄论学的唯识理论存在种种困惑、疑问,玄奘大师历尽艰辛去印度求法,他的所学十分广博,但最主要的是后世亲时代护法系的唯识学及其陈那的因明理论,其特质在于严密的思辨与条理,并有不少创新之说。
识论时代的唯识思想,其实就是玄奘系的唯识思想,是以《成唯识论》为根本。这是唯识学在中国发展的高峰和辉煌时期。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佛学宗派--“唯识宗”(也叫“法相宗”或“法相唯识宗”)正式成立,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成唯识论》是解释世亲论师《唯识三十颂》的一部综合性与总结性的论著,是以护法之说为中心,参考、调和其他九大论师之说合译而成的,是唯识宗的重要论典。
既然龍樹菩薩的般若中觀系統那麼完備,是甚麼原因使唯識學興起?
龍樹菩薩的空觀思想十分完備,可惜卻被其他部派誤解了,變成惡取空、斷滅空。因而沉寂一時。其後唯識學派興起,其興起最重要的原因是,唯識學解決了眾生生死輪迴主體的問題,且更正了惡取空、斷滅空的思想。
當時對空觀學說最多人質疑的問題是:“若諸法無我,沒有輪迴主體,那誰人受因果業報?若是無我,又如何使前生與後世連接起來?若我實無,為何造業?若無我體,誰之我執?我體若無,誰有苦樂?”犢子部亦問:“若無有補特伽羅(我),為誰流轉生死?不應生死自流轉故。”淨土法門的行者也不免起反對:“念佛往生西方淨土是我的願望,若無實我,誰在念佛?誰往西方?直至今天依然有人會問:“佛門勸信眾發心布施修功德,假使我體若無,誰來行善?誰受福報?”
面對這麼一連串迫切的難題,各部派不得不另立相似相續的心識,以解決以上的問難,於是大眾部立“根本識”;犢子部立“補特伽羅”;化地部立“窮生死蘊”;經部立“集起心”;分別說部立“細心識”;俱舍論說“無間滅意”;瑜伽師地論說“色心相熏論”及說一切有部阿毗達磨《順正理論》的“心無間論”等等……。
這些各部派所立的不同名稱的相續識,都是唯識學發展的源頭,唯識學的阿賴耶識,解決了以上種種問題。但亦不可執阿賴耶為實有,阿賴耶如瀑布的水滴,前一滴水與後一滴水已非相同。所謂“寧起有見如須彌,不著無見如芥子許”唯識學阿賴耶識的成立,令有情眾生有所依托,令人確定有善惡、有業報、有三世、有聖人有凡夫、我怕墮地獄,我不可作惡、我要上天堂,我必須修福報;我討厭娑婆,我必須念佛求生極樂;我要解脫生死等等……唯識學的建立令以上一切成為可能,令人有修行向善的動力。
唯識學有宗的建立,彌補了龍樹般若空觀容易使人誤解的不足,這是唯識學興起的重要原因。
公元三世紀,印度部派佛教偏重於法與律的哲理分析,使佛教變得
公元三世紀,印度部派佛教偏重於法與律的哲理分析,使佛教變得太繁複而與一般人脫離,因此龍樹菩薩提出大乘佛法「緣起論」以幫助有情眾生離苦得樂,回歸佛陀本來的教義。龍樹菩薩依<<般若經>>「緣起性空」的觀念來弘揚大乘菩薩道。因緣所生的諸法沒有常、一、實的自性,所以是空。雖然是空卻可聞可見,並不妨害其功能的表現,只是在存在的關係中呈現其差別與對立。這些差別和對立都是不實在,是意識在認知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偏執。龍樹菩薩提倡這種脫離執著、不偏不倚的理論和觀察方法,令部分部派對空性思想產生種種誤解,出現”惡取空”的思維,即執著空觀的否定面而誤解空義,認為空是要把一切放下,甚麼也不要做,是消極的理論,因此「緣起論」經過一段時期的興盛後就逐漸衰落。另外,傳統的部派不承認大乘佛教經典的地位,認為那些經典非佛陀所說,對大乘經的可信性及教義內容有所質疑,而出現「大乘非佛說」的諍論。在這種紛亂的環境下,無著菩薩與世親菩薩廣造經論,弘揚大乘唯識學思想,以糾正部派的錯誤知見,引導他們進入正確佛法的軌道。
無著菩薩弘揚唯識,主要造<<攝大乘論>>來顯揚唯識的教、理、行、果。這論把大乘經中各別的法門總攝起來,讓迷失在生死的眾生,按他們各自的根器去修行,然後能離苦獲得解脫。這論從<<阿毗達磨大乘經>><攝大乘品>說的十種殊勝教說,點出大乘所說的法不但能包容小乘,還比小乘殊勝,是引導眾生正確地認識佛陀的教義。
這十種殊勝分別是境的殊勝﹕1.依所知依立阿賴那識名相業用,2.依所知相立遍計、依他、圓成三自性。行的殊勝是﹕3.依入所知相立唯識性;4.依彼入因果顯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密;5.依彼入因果修差別立菩薩極喜、離垢、發光、焰慧、極難勝、現前、遠行、不動、善慧、法雲十地;6.依增上戒立菩薩律儀、攝善法、饒益有情的戒學;7. 依首楞伽摩虛空藏等諸三摩地立增上心體;8.依增上心立加行、根本、後得三無分別智的大乘慧學。果的殊勝是﹕9.依彼果斷立大乘無住涅槃;10.依彼果智立大乘法、報、化三佛身。這十種殊勝的內容不但顯示大乘法的廣博,兼且十分殊勝。
除殊勝外,這十種教說可顯出大乘真是佛語,因為這十處可啟發菩提因性,並能使眾生獲得堅固的勝解。眾生若隨著這菩提因性去修習,就可証得一切智智的佛果。因此,從義理角度看,大乘是佛說的推論可成立。至於在教典方面,<<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曾指出小乘成佛的法門有五相異於大乘,分別是發心、教授、方便、住持、時節。這種分別顯示小乘所修的法不共大乘及不是真能獲得佛果,因為以上說的十種殊勝的內容都是成佛的法門,都不曾在小乘教典中見過,只處處出現在大乘經典,故可推斷大乘經是佛說。
龍樹菩薩所說的空性思想因被誤解而衰落,而另一種思想(唯識學)的產生以組織嚴密、系統化的形式出現來弘揚佛法,減低被誤會的機會,因此唯識學的興起及被接受是歷史進程中的趨勢,是毫無疑問的事。況且,各派在諍論大乘是否佛說的問題,唯識學的重要典籍<<攝大乘論>>內說的十種殊勝,可推斷大乘經典是佛說,以破斥「大乘非佛說」的爭論,由此可歸結唯識學的出現是解救當時佛教的困境,是帶領眾生正確地認知佛法真義的體系,所以能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