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王朝 (公元前322-185)

孔雀王朝是月護王建立的一個王朝,在印度是第一个可以明确确定年代的王朝,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國的孔雀王朝擴張所形成的帝國,直到第三代君主阿育王,孔雀王朝便統一了除現卡納塔克邦以南及阿富汗的整個印度大陸。國勢盛強的阿育王更將佛教定為國教,亦到處宣傳佛教,使亞非歐三個洲當時都有佛教徒,令佛教成為了世界最重要宗教之一。

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年-约前188年)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1] ,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月护王赶走了希腊人在旁遮普的残余力量,逐渐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区。月护王在位后期击退了塞琉古帝国的入侵,并获得对阿富汗的统治权。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2] 。阿育王死后,他的儿子据地独立,原来在帝国内处于半独立状态的安度罗也在南部宣布独立。孔雀王朝在恒河流域继续维持统治约50年。约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末王被大臣普沙密多罗·巽伽所杀,孔雀帝国正式结束,该王朝是第一个基本统一印度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