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門緣起法`

華嚴世界的安立,是屬於眾生種種業報不同。由於果不自生,惟有從業報的因而得。然而報自於果,其中雜類世界,是說明所攝的眾生,雖同住一處,而處境各異。在華藏世界中,即在說明諸佛之所行處,是徧於法界有情眾生,此行既徧,則所依果位亦徧。佛法在各宗派中,說明宇宙人生現象,殆皆謂為從緣所生,在此就緣起法在各宗派中,有四門的理論特顯差別:
(1) 業惑緣起:小乘教以眾生無明乃偏於諸煩惱業,與思心所相應,發動身、口、意三有漏業而造作諸業,由業而招感生死苦果,由苦果再起惑業,是故人的心身世界均由業惑緣起所形成。
(2) 賴耶緣起:大乘法相宗認說明一切法的現象,皆以阿賴耶識為緣起,又名一切種緣起。認為一切法都由親因而生,而此親因實寄藏於阿賴取識之中,待其緣會成熟,從念藏萬法的無量種子遇緣而生起現行,現行再薰種子,因而展現宇宙人生的心身萬象,這是屬於因緣和合而起的萬法唯識的緣起義。
(3) 真如緣起:空宗說明一切法為因緣所生法,緣起性空,「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這是大乘法性說明一切法,當體即是真如,真如隨緣成一切法。真如兼有隨緣與不變二義。真如隨著染緣而成六道眾生,隨淨緣則成四聖,以十法界皆由真如隨緣而生起。
(4) 法界緣起:華嚴宗的根本看法,乃說明法界為一大緣起,凡法界中一切法,無不互為緣起,這是以盡法界的量而為緣起者;法界的量是無窮盡,故又名無盡緣起。法界緣起闡明萬法彼此融通,互為緣起,重重無盡,則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法法如如,互相圓融無礙。

各種緣起觀的判教分類

一。業感緣起:南傳佛教及有部所重的緣起觀,大體上以《阿含》為所依經典;由惑、業、苦三連鎖的流轉使因果相續而造成有情眾生的生死輪迴,惑為眾生之心病而引業,業為眾生身、語、意之惡行,苦為惡所報,令眾生不斷循環於生死輪迴之中。

二。賴耶緣起:是瑜伽行唯識學的緣起觀,可追溯至彌勒、無著和世親三位菩薩的思想;阿賴耶是含藏萬法的藏識,為眾生所依,阿賴耶含藏種子,種子生現行,現行有強盛勢用,能於剎那間新熏種子,現一切根身和器世界,由種子生現行,現行新熏種子,互為因果而相生不斷構成輪迴業報;世親菩薩在《攝大乘論釋》所述的自性本來清淨即是唯識三性的真如圓成實自性,既是所有有情的平等共相,亦是一切法所依的如來藏。

三。八不緣起:龍樹菩薩的緣起觀闡釋於他的《中論》,其中「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為因緣和合從空所成而其(自)性亦空,一切因緣所成之法可概括為「八法」,即生滅(主體)、常斷(時間)、一異(空間)、來去(運動),龍樹菩薩以「八不」予以否定以顯其不昧空、有的中道立場,此謂「即空即假,即中」,相當於青目論師釋《中論》的「空亦復空」,前者為本空,後者為假有而其性亦空。

四。真如緣起,又名如來藏緣起:如來藏思想最早出現在《大方廣如來藏經》、《究竟一乘寶性論》和《密嚴經》等大乘經典,還有影響中國佛教的《大乘起信論》和《楞嚴經》;如來藏緣起為「如來藏自性清淨心」能生起萬法;此心分二門三大;二門為隨緣起動的「心生滅門」和常住不變的「心真如門」,三大為體大、相大、用大;如來藏被無明熏成阿賴耶藏識而現起萬有,然而如來藏涵融一切,一味平等不增減,此為如來藏之體大、呈現藏識之相大及修行成佛之因緣用大。

五。法界緣起,又名無盡緣起:是華嚴的緣起觀,以《華嚴經》的「因陀羅網」說明世間一切森羅萬象皆是無盡緣起的境界,可都能融攝於一理,經中所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為萬有之間既不相矛盾,還能相即相入,構成圓融無礙的關係。華嚴的法界觀有四種:現象為「事法界」,本體或本質為「理法界」,兩者相融為「理事無礙法界」,進一步以「六相圓融」解釋現象,又以「十玄門」解釋現象和本體相融的關係;最後帶出佛法之空理能貫徹一切法,任取其一皆可顯真如本體,亦可顯其他萬法,達到「事事無礙法界」的華嚴緣起觀。

天台宗判教分藏、通、別、圓四教;「藏教」包括經、律、論三藏的小乘教義,屬原始佛教和南傳佛教範圍,為聲聞和緣覺所特重,其緣起觀為「業感緣起」;「通教」為三乘(聲聞、緣覺、菩薩)所共通的般若及中觀思想,以空理為基礎,通於大、小乘,其緣起觀包括「性空」與「八不緣起」;「別教」屬唯識學範圍,有別於藏、通、圓三教,為利根人所習之「賴耶緣起」;以上藏、通、別三教所依的經典與以上各緣起觀所依的經典無異。天台宗以「圓教」為最高教理,圓融空理和事相,把藏、通、別的種種差別匯歸一念心性,此圓教是根據《法華經》「佛陀的本懷」及「開權顯實」的理念,也認同華嚴之境為最後的佛果境界。

至於華嚴宗的判教分為小(小乘教)、始(大乘始教)、終(大乘終教)、頓(頓教)、圓(圓教)五教;「小乘教」的緣起觀有關「業感緣起」,所依經典為《阿含》、《發智論》等。「大乘始教」分「空始教」和「相始教」,前者為「八不緣起」,後者為「賴耶緣起」;「空始教」依《般若經》、《三論》等;「相始教」依《解深密經》、《成唯識論》等。「大乘終教」為「真如緣起」,依《涅槃經》、《大乘起信論》等。「頓教」為不依言詞直接頓悟的佛理,依《維摩經》、《思益經》等,以上所提過的緣起觀也未有包括在頓教之中。「圓教」為「法界緣起」,分「同教一乘圓教」和「別教一乘圓教」,前者為天台宗所依的《法華經》,後者為華嚴宗所依的《華嚴經》。

天台與華嚴的判教皆未包括密宗的「六大緣起」,由於六大所指的地、水、火、風、空、識,趨向於法體極微化,與當年六師外道中的阿耆多、婆浮陀、末伽梨、尼乾子的理念,及部派時期的非正理相似。

參考文獻:
川田熊太郎等《華嚴思想》臺灣:法爾出版社,2003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9
釋印順《如來藏之研究》臺灣:正聞出版社,1981
魏道儒《中國華嚴宗通史》臺灣:空庭書苑有限公司,2007
趙敬邦《中國華嚴宗思想》香港:志蓮淨苑文化部課程,2023

四门缘起法

一、业感缘起,谓惑、业、苦三道辗转轮回而因果相续。盖“惑”为心之病,“业”为身之恶,“苦”为生死之果报;以心之病为缘而造身之恶,由身之恶为因而感生死之果;如此惑、业、苦三道辗转,互为因果,故称业感缘起。
二、赖耶缘起,即业感缘起之所缘而生者。赖耶,阿赖耶之略称,其梵语 a^laya 意译为“藏”,乃“种子”之义;意即微细不可知之一大藏识,为一切有情之根本所依;而一切千差万别之现象皆为此藏识所执持之种子所现行,此称“种子生现行”,于此同时,彼种子所现行之万法,又于藏识中新熏其种子,此称“现行熏种子”。如是,故知由本有种子、现行、新熏种子等三法之辗转相生,而有“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之关系赖耶缘起,谓由藏识所执持之本有种子遇缘生现行,次由所现行之万法新熏种子于藏识中,而后更遇缘,则自种子再生现行,自现行再熏种子,如此经由本有种子、现行、新熏种子三法辗转轮回、互为因果而无穷始终。
三、如来藏缘起,又作真如缘起。即赖耶缘起之所缘而生者。谓众生之生死流转、还灭涅槃,皆依含真如之如来藏佛性。即一味平等之真如,乃为无始无终不增不减之实体,为染净之缘所驱而生种种之法。其实体有真如门、生灭门二义。
四、法界缘起,由上可知如来藏体为真如,若更有所生即非真如;而如是一切万法为由一如来藏变现者,则论其万法互相融通,可为一大缘起,此即称法界缘起者也,缘起之义理即穷极于此,乃为华严一宗之特色。具体而言,法界缘起即谓法界之事法,无论有为无为、色心依正、过去未来等,尽成一大缘起,而无任何单独存在者,故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