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世界的安立,是屬於眾生種種業報不同。由於果不自生,惟有從業報的因而得。然而報自於果,其中雜類世界,是說明所攝的眾生,雖同住一處,而處境各異。在華藏世界中,即在說明諸佛之所行處,是徧於法界有情眾生,此行既徧,則所依果位亦徧。佛法在各宗派中,說明宇宙人生現象,殆皆謂為從緣所生,在此就緣起法在各宗派中,有四門的理論特顯差別:
(1) 業惑緣起:小乘教以眾生無明乃偏於諸煩惱業,與思心所相應,發動身、口、意三有漏業而造作諸業,由業而招感生死苦果,由苦果再起惑業,是故人的心身世界均由業惑緣起所形成。
(2) 賴耶緣起:大乘法相宗認說明一切法的現象,皆以阿賴耶識為緣起,又名一切種緣起。認為一切法都由親因而生,而此親因實寄藏於阿賴取識之中,待其緣會成熟,從念藏萬法的無量種子遇緣而生起現行,現行再薰種子,因而展現宇宙人生的心身萬象,這是屬於因緣和合而起的萬法唯識的緣起義。
(3) 真如緣起:空宗說明一切法為因緣所生法,緣起性空,「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這是大乘法性說明一切法,當體即是真如,真如隨緣成一切法。真如兼有隨緣與不變二義。真如隨著染緣而成六道眾生,隨淨緣則成四聖,以十法界皆由真如隨緣而生起。
(4) 法界緣起:華嚴宗的根本看法,乃說明法界為一大緣起,凡法界中一切法,無不互為緣起,這是以盡法界的量而為緣起者;法界的量是無窮盡,故又名無盡緣起。法界緣起闡明萬法彼此融通,互為緣起,重重無盡,則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法法如如,互相圓融無礙。
四门缘起法
一、业感缘起,谓惑、业、苦三道辗转轮回而因果相续。盖“惑”为心之病,“业”为身之恶,“苦”为生死之果报;以心之病为缘而造身之恶,由身之恶为因而感生死之果;如此惑、业、苦三道辗转,互为因果,故称业感缘起。
二、赖耶缘起,即业感缘起之所缘而生者。赖耶,阿赖耶之略称,其梵语 a^laya 意译为“藏”,乃“种子”之义;意即微细不可知之一大藏识,为一切有情之根本所依;而一切千差万别之现象皆为此藏识所执持之种子所现行,此称“种子生现行”,于此同时,彼种子所现行之万法,又于藏识中新熏其种子,此称“现行熏种子”。如是,故知由本有种子、现行、新熏种子等三法之辗转相生,而有“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之关系赖耶缘起,谓由藏识所执持之本有种子遇缘生现行,次由所现行之万法新熏种子于藏识中,而后更遇缘,则自种子再生现行,自现行再熏种子,如此经由本有种子、现行、新熏种子三法辗转轮回、互为因果而无穷始终。
三、如来藏缘起,又作真如缘起。即赖耶缘起之所缘而生者。谓众生之生死流转、还灭涅槃,皆依含真如之如来藏佛性。即一味平等之真如,乃为无始无终不增不减之实体,为染净之缘所驱而生种种之法。其实体有真如门、生灭门二义。
四、法界缘起,由上可知如来藏体为真如,若更有所生即非真如;而如是一切万法为由一如来藏变现者,则论其万法互相融通,可为一大缘起,此即称法界缘起者也,缘起之义理即穷极于此,乃为华严一宗之特色。具体而言,法界缘起即谓法界之事法,无论有为无为、色心依正、过去未来等,尽成一大缘起,而无任何单独存在者,故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