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導師認為《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試述之。 龍樹《中論》是闡述中道理論,破斥邊見的論書,它被認為是依據《阿含經》的中道思想和《般若經》的一切法空思想,而發揮佛教的緣起義。在《中論》中,我們看不到所謂大乘的用語,特別是《般若經》裏的那些思想標誌,龍樹所使用的語彙,基本上是從《阿含經》以來就有的。有學者研究,認為龍樹《中論》是針對教內那些尚未信受大乘的人而撰寫的,所以龍樹借著彼此都可溝通的《阿含經》術語系統,來展示《般若經》所闡述的大乘思想。龍樹思想,有源自《阿含經》的,有襲自阿毗達磨思想的,也有來自新興大乘經典與非佛教傳統的,這些思想都被龍樹智慧的火炬冶為一爐,而成就了一套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嶄新哲學 —— 中觀哲學。印順導師認為《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它是要發掘《阿含經》的深義。導師在《中觀論頌講記》中,對全論之組織,有這樣的見解: 「我們若知一論的組織,於全論的內容,也就得到一個要略的概念。但是科判《中論》是很難的,古德每一品品的獨立,不能前後連貫起來。本論的中心,在說明世出世間的一切法,不像凡夫、外道、有所得小乘學者的所見,在一一法上顯示他的無自性空。空性遍一切一味相,通達此空,即通達一切。所以論文幾乎是每品都涉及一切的。但不能說完全沒有次第,不從破的方式看,看他所破的對象是什麼,就可看出本論是全體佛法,而以性空掃除一切執著。本論以《阿含經》為對象。《阿含》是根本佛教,思想是「我說緣起」,緣起是「空諸行」,正見性空的緣起,才能正見佛陀的聖教。本論從性空緣起的見地,建立佛教的一切。有人以為龍樹專說一切法空,這是錯誤極了!龍樹的意見,佛法 —— 世出世法,不要說凡夫、外道,就是大部分的小乘學者,也不知道;像他們那樣說,是錯的;要理解一切法空,才能正確的理解佛法的一切。這可以說,開發《阿含》的深義,就是用性空無所得的智光,顯示了真的佛教;真佛教,自然是真的聲聞乘,也就是真的菩薩乘。所以古人說:三論是無所得小,無所得大。概略的說,《阿含經》廣說緣起有,從緣起有而略示本性空寂。小乘《阿毘曇》,不免離去本性空而說一切有。大乘經從一一緣起有上開示法法的本性空;本論從法法性空的正見中,廣觀緣起法。是大乘論,而所觀、所破,是《阿含》所開示的緣起有與小乘論師們的妄執。也是大乘學者的開顯《阿含》深義。 二十七品最初的兩頌,是作者敬禮釋尊,顯示佛說甚深緣起的大法,能離一切戲論顛倒,而得諸法的寂滅性。最後有一頌,是作者結讚世尊,讚佛慈悲說此微妙深法,令有情離一切見。中間二十七品,廣說緣起正觀。通而言之,全論二十七品,同明佛法,別而論之,這可說前二十五品是明菩薩法,第二十六〈觀十二因緣品〉,明緣覺法,後一品明聲聞法。現在判《中論》,不分大乘小乘,因為性空義,是三乘所共的。初二品,總觀「八不」的緣起法,後面的諸品,別觀「八不」的緣起法。總觀中,第一〈觀因緣品〉,重在觀集無生。生死流轉,因果相生,是生生不已的緣起;現在總觀一切法無生。第二〈觀去來品〉,重在觀滅不去。涅槃還滅,好像是從生死去入涅槃的;現在總觀法法自性空,沒有一法從三界去向涅槃。後二十五品,別觀四諦,觀苦是性空,觀集是性空等。 一、觀世間(苦)有三品:〈觀六情品〉,〈觀五陰品〉,〈觀六種品〉。這是世間苦果,有情生起苦果,就是得此三者。本論所說的,與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次第不完全相同,卻是《雜阿含》的本義。六處、五蘊、六界和合,名為有情。這像《舍利弗毘曇》、《法蘊足論》,都是處在蘊前的。這是有情的苦體,觀世間苦的自性空,所以有此三品。 二、觀世間(集)有十二品:〈觀染染者品〉,〈觀三相品〉,〈觀作作者品〉,〈觀本住品〉,〈觀燃可燃品〉,〈觀本際品〉,〈觀苦品〉,〈觀行品〉,〈觀合品〉,〈觀有無品〉,〈觀縛解品〉,〈觀業品)。這又可分三類:初五品,明惑業所生,說三毒、三相(有為相)作業受報的人法皆空。次兩品明生死流轉;從因果的相續生起中,觀察他的無三際,非四作。次有五品,明行事空寂,說了世間集,就要進而談世間滅。但世間集是否能滅呢?顯示世間集的無自性空,諸行無常,無實在性,這才可 以解脫,解脫也自然是假名非實的。 三、觀世間(滅)有八品:〈觀法品〉,〈觀時品〉,〈觀因果品〉,〈觀成壞品〉,〈觀如來品〉,〈觀顛倒品〉,〈觀四諦品〉,〈觀涅槃品〉。〈觀法品〉明現觀,觀一切法相,無我我所。離欲而悟入法性。次觀時等三品,明三乘的向得。要經過幾多「時」間,從「因」而「果」「成不成」就!其實,時劫、因果、成壞,都是無自性的。後四品講斷證。斷證者是如來;所破的顛倒,所悟的諦理,所證的涅槃,這一切是性空如幻的。 四、觀世間(滅道)有兩品:〈觀十二因緣品〉,〈觀邪見品〉。就是觀諸法的緣起,離一切的邪見。這是本論的大科分判。」 龍樹,是開拓大乘佛法的翹楚,他從說一切有部出家,又對當時的新思潮有著極其敏銳的嗅覺與反應,他游走於傳統佛教思想和大乘新思潮之間,充分掌握到兩者之間的融通與淘汰的關係。原始佛法以緣起中道為根本立場,釋尊說無常、苦、空、無我,重於修持的解脫道。大乘般若思想的空義,是闡發《阿含經》的緣起深義,顯示一切事物是依因待緣而存在,就其本質來說是不具有固定不變的本質,這就是空性或無自性。《中論》所表現出來的「空之論理」,一切法「空」的概念是大乘佛法的核心,「空性」是表示最普遍的真理。般若是觀空的智慧,無住於一切事相中,是透過掃除無知或錯謬偏見,由蕩相遣執終而達致無相超越的心智。而《中論》的目標,是要求在無所得、無所住的修持下,離繫解脫,達到清涼的涅槃。龍樹是從洞察到存在本身的不安性,從一切法空的高度,整體地闡述「佛說緣起」的真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