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八不”?

何謂“八不”?

八不頌:「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八不,是龍樹《中論》內容的核心思想。《中論》的內容,是暢明中觀。中是正確真實,離顛倒戲論而不落空有的二邊。觀體是智慧,觀用是觀察、體悟。以智慧去觀察一切諸法的真實,不觀有無顛倒的知諸法實相慧,名為中觀。《阿含經》八正道中的正見(正觀),就是中觀。正就是中,見就是觀,正見即中觀,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觀的所觀,是中,就是緣起正法。正確的觀慧,觀察緣起正法,而通達緣起法的真實相,所以中觀就是觀中。《中論》所開示的,是正觀所觀的緣起正法,論的開端所說的「八不頌」,是緣起的真相,八不的緣起,才是佛說的緣起正法。

八不的意思是說,凡存在的事物,皆假借因緣條件所成;離開因緣條件,並不具有實在的本質。因此,一切存在的事物,其真實相:在本質上,既不是實在的生起相,也不是實在的滅去相;在時間上,既不是實在的恒常相,也不是實在的斷滅相;在關系上,既不是實在的合一相,也不是實在的别異相;在運動上,既不是實在的轉來相,也不是實在的去往相。「生、滅,常、斷,一、異,來、出」四對,可作如下的理解:

「生、滅」有三種:1.一期生滅,這是在一期相續中,呈現的諸行無常相。2.剎那生滅,在一期生命中,是剎那剎那的生滅變化著,沒有一念(極短的時間)不在潛移密化的。3.究竟生滅,一期生命結束了,接著又受生,生而又死,死而又生,生生死死的連續不斷,如大海的波波相次,成為世間生生不已的現實,總名為生。等到截斷了生死的連索,達到無生的寂滅,這叫做滅。這究竟的大生滅,如十二緣起的「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就是。這種生包括了世間的生死法,滅包括了出世的涅槃法。

「常、斷」有二義:1.一期的,時間的連續上,起初是這樣,後來還是這樣,這就是常。在前後的連續中,完全解體,就是斷。2.究竟的,就世間生死邊說,常在生死中,這叫常。斷除種種的煩惱,斷生死,這叫做斷。但佛教中,凡是世間法,是不大說為常的,多稱為相續,因為常容易與梵我論混濫。在出世解脫邊說,解脫生死的涅槃,本來如是,所以也說為常,但這常是超時間性的。斷煩惱而顯證的,也偶然的稱為斷的。但怕他與斷滅見相混,所以多說為「空」、「寂」、「離」等。

「一、異」有二:1.外待的,若觀此法與彼法,沒有依存的關係,而是獨立的,那就是獨存的一與對立的異。2.內含的,隨便觀察一法,他是因緣和合而一合相的是一,在和合的一相中,存有種種差別,這就是異。但不空論者,常以為前一種是真實的,後一種是假名的。一與異,別譯作一與種種,這可以概括總合與部分,統一與對立,同一與差別,和合與矛盾,單一與雜多等。

「來、出」,是就人或法的動作的內外向說的。從彼而到此是來,從此而到彼是出(出就是去)。

這八者,包含了世間的根本而最普遍的法則,即是現起,時間,空間,運動四義,為一一法所必備的。因為,存在者必是現起的,必有時間性,空間性,又必有運動,所以,這四者,實在總攝了一切。如執有真實自性的八法(四對),就不能理解說明世間的實相,所以一一的給以否定說: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八不緣起,是說一切法皆依因託緣而生起、而存在,沒有一法是無因而自性有的。這在《阿含經》中,佛特別的揭示出來。有外道問佛說什麼法,佛就以「我說緣起」,「我論因說因」答覆他。這是佛法的特質,不與世間學術共有的。龍樹在皈敬偈先說了八不,接著就稱讚佛陀的「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佛陀宣說八不的緣起,善巧的滅除一切因虚妄分别所產生的種種戲論,是世間一切學說當中最為殊勝第一的真理。

八不,可以作多種不同的觀察,綜合這八不,可以破一切戲論;就是單說一句不生或不常,如能正確的理解,也可破一切。可以說,一一「不」中,遍破一切法。印順導師在《中觀論頌講記》中,引古代三論宗講的單複橫豎作為解釋,他說:

「古代三論宗講的單複橫豎,是很有意義的,若能理解單複,就不會受圓融的牢籠,才能博而能約。「有」、「無」是單句,「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是複句。一方面看,「亦有亦無」,是「有」、「無」的綜合,而「非有非無」,又是前三者的否定,或「亦有亦無」的另一說明。但在另一方面看,複句,只是言辭的變化,內容並不見得奇妙。明白的說,有「有」、有「無」還是「有」,「非有」、「非無」還是「無」。再說得徹底一點,「有」可以包含了有「有」,有「無」,有「亦有亦無」,有「非有非無」;或者更進一步,有「雙亦雙非」,有「非雙亦雙非」,……看來單純的「有」,或者還包含得多一點,包含一切的存在。但是一般學佛法者,容易受名相的轉動,以為「亦有亦無」,是包括了「有」、「無」的,比單說「有」、「無」要進一步。不知「亦有亦無」還是「有」,而「無」卻是一切的否定。如能理解單複的無礙,才知八不的「不」字,比那「不」而「非不」,要徹底得多。
再說橫豎,橫,是相待的假立,如說「有」,同時就有「無」與他相對,沒有「無」,「有」的觀念就不能成立。豎,是超情的,眾生在不是「實有」上,執著為「有」,可以用「無」來否定他。但說「無」的用意,是因指見月的,並不叫你想像執著有個實在的「無」。真正性空的「空」,八不的「不」,無自性的「無」,都是不能滯在假說相待上的,是要你離執而超越的,離去自性的,這叫做『破二不著一』[1]。若從相待上去理會,這叫做『如狗逐塊,終無了時』[2]。這又與單複有關;眾生執「實有」,所以說「空」。懂得佛陀的真意,悟入性空,早是一了百了。但有人把「有」同「空」對立起來,以為這是「有」的,那是「空」的,所以又說「非有非空」,其實「非有非空」還是「空」。有人又執著「有」「空」「非有非空」,所以又說非(空有)二非(非有非空的)不二。懂得的還是一致的。無差別中作差別說;橫的是假名,豎的是中道,中即離能離所而為自覺的境界。但執著絕對中道,把他同假名對立,還不是一樣的錯誤嗎?所以,像八不中的「不生」,不能看為與「生」對立的一法,或者單「不」此「生」而不能「不」一切。龍樹說:是「非生」,「非不生」,「非共(俱)」,「非不共」,名為『無生法忍』。「無生」是這樣的單複無礙,橫豎無礙,其他的也無不如此。」

[1]《中論‧觀三相品》卷二(大正三十‧一0上)
「「此生若未生,云何能自生,若生已自生,生已何用生。」是生自生時,為生已生,為未生生。若未生生則是無法,無法何能自生。若謂生已生,則為已成,不須復生。如已作不應更作,若已生若未生,是二俱不生,故無生。」

[2]《大乘寶雲經‧寶積品》卷七(大正一六‧二八0中)
佛說:『善男子!汝等應當內善觀察,莫外馳騁。善男子!當來沙門,如狗逐塊。云何名為如狗逐塊?譬如有人以塊擲狗,狗即捨人而走逐塊。如是,善男子!有諸沙門、清信士女,怖畏色、聲、香、味、觸故,住阿蘭若空閑之處,獨無等侶,離眾憒鬧,身離五欲而心不捨。是人存念色、聲、香、味、觸等,心貪樂著而不內察,不知云何當離五塵。以不知故,有時來入城邑、聚落、在人眾中還為五欲之所繫縛。若空閑處持有漏戒,死得生天,又為天上五欲所縛。從天上墮,終不得脫於三惡道:所謂地獄、畜生、餓鬼,是名沙門如狗逐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