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癡所覆 為後起三行 以起是行故 隨行墮六趣 以諸行因緣 識受六道身 以有識著故 增長於名色 名色增長故 因而生六入 情塵識和合 而生於六觸 因於六觸故 即生於三受 以因三受故 而生於渴愛 因愛有四取 因取故有有 若取者不取 則解脫無有 從有而有生 從生有老死 從老死故有 憂悲諸苦惱 如是等諸事 皆從生而有
1 眾生由於無明愚癡所覆蓋,爾後生起身、口、意三種業行; 由於生起這身、口、意三行,隨著業行而墮入六道當中; 以身、口、意業行為因緣,眾生的意識領受六道的五蘊身心; 由於意識著於母胎中,逐漸增長而有名色等身心要素; 在名色要素不斷增長後,因此,也就生起六根等感覺器官; 在六根、六塵、六識相結合之後,則產生六種觸覺; 由於六觸的關係,而有苦、樂、不苦不樂等三種感受; 正因為苦、樂、不苦不樂等三種感受,而生起渴愛等欲望; 由於貪愛之欲求,而生起欲取、我語取、見取、戒禁取等四種執取;因此,借由 意志的推動造作諸業而招感下一世的有情; 若取者的意志不執取,則可以解脫而不再作為生死流轉相續的有情; 既然是有情就會有新生命的生其,從生則必有老死。 由於老死的無常變遷,而有種種的憂、悲、苦、惱。 如是世間的種種苦事,皆從生而有。
2 本品主要討論十二因緣的緣起性。十二因緣是初期佛教的主要義理,說明了眾生 生死流轉的現象,從惑、業、苦的方式說明生命流轉的因果關係。這種緣起的說 明及解釋,歷來有不同見解,從世俗諦的立場而言,總都不離開業感緣起。然而, 若從勝義諦觀之,則已說明世間的現象,都是依待於他緣而生起,離開因緣,並 不具有任何實在可言。眾生不了解生命流轉的真實現象,對於諸法生起執取,於 是構成一期又一期的生死流轉。透過十二因緣的觀察,理解生死流轉的緣起性, 進而體悟諸法的真實相,放棄對於諸法的執取,則生死的還滅始有可能。十二因 緣更說明了“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緣起的真實 義理。 本頌一開始即說明眾生由於無明愚癡的覆蓋,而造作善、惡、不動等三等行業; 在生、口、意三種業力等因緣條件下,推動我們的意識進而招感墮入輪回六道的 身心。眾生的意識既然著入胎中,則領納了名色等身心等要素。隨著身心要素的 逐漸成長,因此而具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由於六根、六塵、六識 三者的結合,而產生六觸,因而也生起了苦、了、不苦不樂等感受。我們對於樂 的感受,因而生起貪愛等欲求,由此而產生欲取、我語取、見取、戒禁取等四種 執取,執取的意志造作業行而構成了未來有情相續的條件,使新生命再次開展。 倘若放舍各種執取,則生命將獲得解脫,我們也不再成為生死流轉的有情。既有 新生命的現起,則隨著身心的無常而有老病死的現象,由此可見,人生的憂悲苦 惱正是由於執取而存在。
中观学派的发展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龙树及他的弟子提婆思想为中心。
第二阶段约在公元五世纪至七世纪,这是中观思想最多姿多彩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中观与瑜伽合流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