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的涅盘思想

原始佛教基本贯彻佛陀涅盘思想,原始佛教典籍不外是“有余涅盘”和“无余涅盘”两种。这两种“涅盘”思想的出现,对后世影响深远,甚至成为日后部派佛教、大乘思想,以及各传承“涅盘”思想的核心。部派佛教中对“涅盘”各种不同看法,亦根源于此。

在阿含经里,对有余和无余涅盘的阐述极多,特别是《杂阿含》和《增一阿含》 。现存汉译阿含中,对二种涅盘的演译,大抵可归纳为三种 。最常见的说法认为“有余涅盘是圣者生身所证,无余涅盘是圣者灭后所证”。意即尚余有所依身而证的“涅盘” 即“有余涅盘”;当证入“涅盘“境界,不须再有依身所感受的烦恼,称为“无余涅盘” 。有余是现在,无余是未来。表面名相各异,实仍同一境界,“寂静常安乐”。此在南传巴利部中的Itivuttaka 里亦有类似的阐述 。

原始佛教的涅盘观建基于现实,极重实践,以静态的寂灭中来否定现实中生死、痛苦、矛盾的一种概念,正如《阿含·本事经》中所述正充份反映出来。原始佛教的涅盘强调,人达至圣者的阶位,修行便达至圆满,精神上体证出与宇宙无上而绝对的自在。这个境界不可言喻,不可思议,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超越世间一切对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