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派佛教

公元前362年,摩诃波德摩,难陀夺取摩揭陀国王位,结束了印度北部各城市国家的兼并战争,统一了北部印度,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製王朝一难陀王朝。公元前326,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336-323年)率领希腊军队入侵印度西北部,曾遭到印度奴隶製国家的顽强抵抗,亚历山大卒后,希腊军队撤出印度。公元前322年月护王旃陀罗笈多建立了孔雀王朝,到其孙子阿育王(前263-232年)时基本上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以华氏城为都的奴隶製中央集权的国家。

佛教在这一历史时期取得了迅速发展,不仅在恒河流城广为流传,也传到印度河流域五河地区和中南部地区。到公元前三世纪以后,又从这两派衍生出许多部派,形成了十八部或二十部之多。

南传巴利文佛教文献记载,早期佛教第一次分裂是由于戒律上的分歧引起的。在佛陀死后一百年的时侯,印度吠舍离地方跋耆族比丘在戒律上提出十条新见解,此即佛教史上所説的“十事”:(1)角盐净,可用角器蓄盐以备食用;(2)二指净,中午太阳偏西二指时仍可就食;(3)他聚落净,饭后仍可到村内再食;(4)住处净,在同一个地方住宿,但可分开举行布萨(诵戒忏悔仪式);(5)赞同净,可由一部分比丘通过决议,然后征求其他比丘同意;(6)所习净,按照惯例行事不算违犯戒律;(7)不搅摇净,可喝不搅动牛乳;(8)饮阇楼伽净,可饮末发酵的棕榈酒;(9)无缘坐具净,可坐随意大小的坐具;(10)金银净,可接受金银施舍。(《南传大藏经》卷60)这些主张表明:佛教由于信徒增加,所得施舍也多起来,开始蓄有剩馀物资甚至金银。他们对早期佛教的“比丘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躯,随所游至,与衣鉢俱,行无顾恋”、“不受财货”(《中阿含经》卷36《瞿默目捷连经》卷19)等等生活方式和有关戒律表示不满,要求适应新情况作某些改革。然而佛教内部一部分长老比丘却主张坚持早期佛教的戒律原则,继续过持戒严格的修行生活,对上述违背戒律“十事”表示坚决反对。以耶舍比丘为首的七百比丘为此在吠舍离举行集会,决议上述“十事”非法、驱逐主张“十事”的比丘出教。此即佛教史上的第二次结集。因为他们很多人是有地位的长老比丘,所以他们被称为上座部。赞成“十事”的跋耆族比丘上万人也举行集会,故名曰“大结集”,他们也製作了自己的“经律”。因这部分人年轻而且人多,故被称为大众部。从此,上座,大众两派公开分裂,各行其是。
  
北传佛教文献也有所谓“十事”的记载,在内容上与南传所载大致相似,但它认为佛教分裂的主要原因是对教义的不同理解。据《大毗婆沙论》卷99载,末士罗地方某商人的儿子大天犯下杀父,杀僧、杀母三大“逆罪”,后逃匿华氏城鸡园寺为僧,因精通三藏巧于言辞而出名。早期佛教一直把通过严格修行,达到所谓断絶一切生死烦恼的境界的人称为阿罗汉,主张这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但大天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阿罗汉并非完美无缺:(1)阿罗汉仍有正常人的生理机能和情欲,如大小便,涕唾、梦见魔女引诱也会遗精等等(“馀所诱”);(2)阿罗汉虽然已达超脱贪瞋痴的清净境界,但仍有“无知”之处,例如对自己已达到的修行果位并非知道)“无知”;(3)阿罗汉对于“四谛”等教理认识也有不足之处,在判断真理是非(“处非处”)的时侯仍有犹豫疑惑(“犹豫”);(4)阿罗汉对自己的修行果位必鬚由别人指点,而不可能自己“证知”(“他令人”);(5)阿罗汉难免有痛苦的感觉,甚至发出“苦哉”的声音但这种感叹却有助于认识佛教的真理(“道因声故起”)。
《大毗婆沙论》作为説一切有部的综合性着作出于派系之见,对大天的身世提出的主张难免有歪曲的地方,但他所介绍的基本内容邃是可信的。大天对早期佛教比较朴素的教义是不满意的。认为不应把阿罗汉定为修行的最高果位。只有佛的修行果位才可以説是完美无缺的最高境界,因此,应把早期佛教的教义再向前发展一步。然而这种主张遭到佛教内部保守比丘的反对,他们与大天一伙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结果赞成大天主张的多数比丘组成大众部;反对大天主张的少数比丘组成上座部。

综合考察南北所传形成部派的原因,可以説是关于教义和戒律的原因都存在,但邃是以教义原因为主;由于时代的变迁和佛教的广泛传播,佛教内部对佛教哲学、教义、修行方法和某些戒律产生不同见解,以至形成不同宗派是完全必然的现象。

佛教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只是佛教分裂的开始,到公元前三世纪以后,这两派又发生分裂。据南传佛教史料记载(《岛王统史》、《大王统史》)、从大众部分出鸡胤部、一説部;从鸡胤部又分出説假部和多闻部;从大众部又分出製多山部。这様,大众部系统本末共成六部。从上座部分出化地部,犊子部;从犊子部又分出法上部、贤胄部、密林山部、正量部;从地化部分出説一切有部、法藏部;从説一切有部产生饮光部、説转部、经量部。这様,上座部系统本末共十二部;加上大众部系统六部共十八部派。
 
按北传佛教史料记载(世友着、玄奘译《异部宗轮论》)、从大众部分出一説部、説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説假部、製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本末共九部。上座部直到公元前二世纪才发生公开分裂,最初分出説一切有部,而根本上座部后改称雪山部。后来从説一切有部又分出犊子部;从犊子部分出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后从説一切有部又分出化地部;从化地部又分出法藏部。佛陀死后三百年末期,从説一切有部又分出饮光部;佛陀死后四百年又分出经量部。这様,上座部系统本末共有十一部;加上大众部系统九部共有二十部派。此即佛教史上的“小乘二十部”。
  
部派形成过程中,大众部和上座部的分裂是早期佛教的根本分裂,其他一些部派的衍生是由于对教义的某些方面的不同理解产生的。这些部派的主张和彼此之间所争论的问题,现在汉译资料主要见世友(公元一世纪末至二世纪)的《异部宗轮论》和唐窥基(632-682年)的《异部宗轮论述记》。在各部派中唯有説一切有部保存下来的资料最多,其主要着作有迦多衍尼子的《发智论》和“六足论”以及其理论汇编《大毗婆沙论》、纲要着作世亲的《俱舍论》等等。

huijing's picture

部派佛教时代

部派佛教是由原始佛教而发展的
分裂主因:1.“七百结集” 2. “大天五事”
根本二部的分化:-大众部 -上座部
根本分裂主因是戒律问题,然而思想上的差异是在于难免。
东方比丘:大众部,多青年,思想倾向自由,持戒方式重根本(不拘细行)。
西方比丘:上座部,多长老,思想保守,轻重等持。
十事非法:西方比丘,对饮食等细节,要与重戒同样受持。
十事非法:「一、盐姜合共宿净;二、两 指抄食食净;三、复座食净;四、越聚落食净;五、酥、油、蜜、石蜜和酪 净; 六、饮阇楼伽酒净;七、作坐具随意大小净;八、习先所习净;九、求听净; 十、受畜金银钱净」。净 kappa 是适宜的,与戒相应而可以这样做的。
根本分裂/支末分裂:应重视思想的根本差异,不能以后代传说的部派异义,想象为当初分出的情形。
每一部派的思想,都是有所发展与变化的。
第一次结集时,始见门户的征候;七百结集后, 便分成两部;到阿育王之后,大众部再次分裂。此次分裂,在年代上,南传 与北传的资料,虽相差百年,大众部的再分裂,却是相同,而且与贼住比丘 的起诤之说也相似。其中的关键所在,便是大天。
什么是大天五事?这是关于阿罗汉身心圣境的五桩事,说1大天自己未证阿罗汉 而说已证阿罗汉果,并且(鉴定)记别他的弟子也证了阿罗汉。2罗汉已经离欲,但他在夜眠中,仍有遗精的事;3弟子们受了证果的记别,弟子中自己却 有不知自己已证四果的;4被大天记别证了圣果的弟子,却仍然有疑惑;5弟子 虽被记别证了阿罗汉果,却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入了圣果;罗汉应有解脱之乐, 大天却常于夜间自喊苦哉苦哉。以此五事衡量大天,就被称为五事妄言。
五事编成一偈,向弟子们广为宣扬:「 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 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
简要:来至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