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藏經洞的發現

敦煌藏經洞的發現

敦煌學的興起,是由於甘肅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第17窟)的發現而開始的。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約二十五公里的鳴沙山東麓。清光緒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公元1900年6月22日),莫高窟的主持王圓籙(王道士)僱了幾個伙計,清理堆積在第16窟甬道中的積沙,發現甬道北壁後面是空的。於是他們把北壁土坯拆開,發現該牆後面隱藏著一個小窟,打開後,出現一個長寬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裏面堆滿許多包裹,包裹內全是古代文書,並有不少佛帙綉像和其他文物。藏經洞的內壁繪畫了菩提樹、侍女等圖像,中有一座禪床式低壇,另有一通石碑,碑是高僧洪辨的告身碑,即記錄洪辨一生事蹟的紀念碑。

莫高窟藏經洞是中國考古史上的一次非常重大的發現,這次發現對研究中國和中亞地區的歷史,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學價值,並由此形成了一門以研究藏經洞文書和敦煌石窟藝術為主的學科——敦煌學。及後,發現敦煌文書的消息不脛而走,吸引一些外國探險家的覬覦,將數萬件精美的文書和絹畫等文物掠往國外。各國學者紛紛開始研究這些文書,發展出「敦煌學」。

「敦煌學」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名字,其研究在二十世紀初雖已開始,然而「敦煌學」之名,則是由近代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於1930年首次提出來的。陳寅恪先生在《敦煌劫餘錄序》所說的「敦煌學」,主要是指對藏經洞出土的敦煌文書的研究。以後隨著敦煌學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對於莫高窟、榆林窟等石窟的彩塑和壁畫等研究,以及敦煌簡牘的大量發現和海內外所藏敦煌絹紙繪畫等美術品的發表,「敦煌學」的概念逐漸擴展起來。

因此,敦煌學並非一門單一的學科,它實際上是一門包括許多學科的群體性學問,其資料涵蓋範圍極廣,包括文學、歷史、哲學、經濟、法律、社會、藝術、科技等領域。但是,由於敦煌學所依據的主要資料和研究對象具有共同性、研究的時段具有一致性,研究方法又有近似性等原因,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它所涉及的各個學科領域也不斷地交融和互相促進,而且「敦煌學」之名已約定俗成,所以至今仍名之為敦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