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作为导师是如何教导他的弟子的

参考讲义
佛陀的敎理涵盖在三十七道品中,还有四圣谛;佛初说法,称为三转四谛法轮。现在分述如下:
(一)四谛:
1. 苦谛:人生如苦海,苦的内容有三大类,即苦苦、坏苦、行苦。苦苦之中
又有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
不得苦、五蕴炽盛苦。
2. 集谛:集是苦的原因,由烦恼而造业,由造业而招感苦的果报。
3. 灭谛:灭是解脱苦果的可能,明了集谛之理,断除烦恼之业,即可解脱众
苦。
4. 道谛:道是灭苦的方法,修持八正道,即可灭除众苦而获涅盘解脱之果。
(二)三转四谛(看图)
苦圣谛 集圣谛 灭圣谛 道圣谛 知见
示转 此是苦逼迫性 此是集招感性 此是灭可证性 此是道可修性 实然判断
劝转 此是苦汝应知 此是集汝应断 此是道汝应证 此是道汝应修 应然判断
证转 此是苦我已知 此是集我已断 此是道我已证 此是道我已修 证成
三转四谛又可称为三转十二行法轮,佛陀由实然判断到应然判断,再以自身
所觉悟之过程证成四圣谛之理。借由这种信念而建立正知见,导出正行而完
成自觉之终极目的。
这是佛陀初转法轮的一个纲要。对于苦、集二谛的解释,是缘生法,也就是
十二因缘法。

十二因缘
与一般神学之宇宙创造论所不同之处,佛陀则以“缘起”之理,透过十二因
缘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
现在先介绍十二因缘的释义如下:
(一)无明:即是无智慧,是贪欲、瞠恨、愚痴等的烦恼,也是种种蠢动心
理的迷惑之源。
(二)行:即是前生造作的善恶诸业--身心的行为。
(三)识:即是由过去世的业力,感受果报之初起妄念而托母胎,投为今生
的神识。
(四)名色:即是入胎后胎儿的身心状态。
(五)六入:即是在胎中长成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感觉器官-
-六根。
(六)触:即是出胎后,自己的六根与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
尘相对接触。
(七)受:即是由接触外境所感知的苦及乐的心境。
(八)爱:即是厌苦欣乐而贪染财、色、名、食、睡等五欲的心理活动。
(九)取:即是因欲爱旺盛而对于贪染诸境起取着心。
(十)有:即是由于今生造作了有漏之因,而导致感受未来世的生死之果。
(十一)生:即是因了今生造作的业种,所感受来生的色、受、想、行、识
的五蕴之身。
(十二)老死:来生既有了五蕴假合之身的出生,必将衰老而至死亡。
生死边事,释尊大分为三类:「烦恼」是知情意的惑乱;「业」是行为与行
为的潜力;「苦」duḥkha 是身心自体。生死苦迫,以烦恼的无明 avidyā、爱
tṛṣṇā 为先,而实一切都是依于因缘的。释尊没有提出什么形而上的实体,或
第一因来说明众生世间的开展,而只是从因缘关系去理解问题,也就依因缘
去解决问题。这就是不共世间的中道,如『杂阿含经』卷一二(大正二‧八
五下)说:
「义说、法说,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缘无明行,乃至(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触,缘触受,
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则行灭,及至纯大苦聚灭」。
「云何缘起?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如是便
集纯大苦蕴。苾刍当知!生缘老死,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缘起,法住、
法界。……乃至无明缘行,应知亦尔」。
「此中所有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
虚、非倒、非异,是名缘起」。这是缘起说的基本法则: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众苦集起(流转)
缘起─┤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众苦息灭(解脱)

缘起,依缘有而有的,是生死苦的集起 samudaya;依缘无而无的,是生死苦
的息灭 nirodha。苦聚的止息,实现了涅盘 nirvāṇa 寂静。生死与涅盘,都是
依缘起而如此的,佛弟子也就依缘起生灭的如实知 yathābhūta-jñāna 而得解
脱。如实知缘起而能得解脱的,是正见为先的圣道的实践。圣道与缘起的如
实知,综合的说,就是四谛 catvāry-ārya-satyāni──苦 duḥkha,集 samudaya,
灭 nirodha,道 mārga,在「佛法」的开展中,四谛说日渐重要起来。四谛的
苦与集,是世间因果;灭与道,是出世间因果。这样的分类叙述,对一般的
开示教导,也许要容易领解些吧!但世出世间的一贯性,却容易被漠视了!
从现实身心去观察,知道一切起灭都是依于因缘的。依经说,释尊是现观
abhisamaya 缘起而成佛的。释尊依缘起说法,弟子们也就依缘起(及四谛)
而得解脱。所以在「佛法」中,缘起是最普遍的法则。
「云何缘起?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如是便
集纯大苦蕴。苾刍当知!生缘老死,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缘起,法住、
法界。……乃至无明缘行,应知亦尔」。
由十二因缘,说明人生的由来和生命的流转,自前生、今生而到后生之间的
因果关系,即称为三世两重因果(过去二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因,
未来二支果)。但在此十二因缘的回还,又可用惑、业、苦的三连锁来说明
它。

惑、业、苦
由于无始以来无明之惑的蠢动,所以造作了前生的善恶诸业;由于前生的善
恶诸业的引导,所以感得了今生的苦受之果;又由于今生的继续因了惑而造
作诸业,所以要感受来生的生死之果。这就是十二因缘生死流转的连锁法则。
以十二因缘分配惑、业、苦三类的隶属关系如下:
(一)惑:过去世的无明,现在世的爱及取。
(二)业:过去世的行,现在世的有。
(三)苦:现在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未来世的生及老死。
十二因缘的说明,目的是在使人明了四圣谛中的苦、集二谛的内容,人生是
苦海,此苦由何而来?是由无明乃至老死的三世因果而来,既已知苦,以及
知苦之集(由来),接着就当设法断绝这一苦海的根由,断此苦根的方法,
便是修行八正道。
八正道
八正道即是四圣谛中的道谛,它们的内容如下:
(一)正见:即是正确的见解。何为正见?则应以三法印来鉴定,什么叫作
三法印?到下面再介绍。
(二)正思惟:即是以正见为基础,而来思量熟虑此正见的内容,这是“意”
业的实践工夫。
(三)正语:基于正确的意念,表达于「口」业的实践工夫,不得对人妄言
欺骗、绮语淫词、两舌挑拨、恶口骂辱,而且要做善言劝勉、爱语安
慰。
(四)正业:即是正当的身业,不做杀生、偷盗、淫乱、使用麻醉物等的恶
业。配合意、语二业,即是“身、语、意”的三业清净。
(五)正命:即是正当的谋生方法,除了不做恶业,更应以正当职业,谋取
生活所需。不得以江湖术数等的伎俩,骗取不义之财。
(六)正精进:即是策励自己,努力于道业。恶之尚有未断者,立即求其断,
善之尚有未修者,立即求其修;未起之恶令不起,已修之善令增长。
(七)正念:既已有了策励精进之心,即应摄心制心,以不净观等方法,使
心 住于一境,不起物我之思。
(八)正定:循着前面的七阶段来修持,必可进入四禅八定,最后再以空慧
之力,进入灭受想定,便是涅盘的解脱境界。
由八正道,开演出三十七道品,又归纳演化为六波罗蜜多(六度),但其均
属于戒、定、慧的三无漏学的范围。

戒、定、慧
我们从《杂阿含经》见到八正道,从《长阿含经》见到三十七道品,从《增
一阿含经》见到了六度,这是渐次发展的历程。现存汉译的《增一阿含经》,
出自大众部,由大众部而再传出了大乘思想。所以修道的内容也随着时代而
渐次开张,唯其基本原则,皆不出乎戒、定、慧的要求。现在制成两表,以
资说明如下:
由此表可见,八正道已含于三十七道品之中,至于三十七道品的七类分科之
排列及其解释,可以另检《佛学大辞典》查阅。
惑、业、苦的三连锁,是生死门的定律,在此戒、定、慧的三无漏学,乃是
解脱门的定律。戒、定、慧的相互关系,也是连锁形的或称是螺旋形的。由
持戒清净之后,修禅才能得正定;由正定的定力,可以产生无漏的慧力;再
由慧力来指导持戒。唯有借着空慧或无漏慧的正见,持戒才会恰如其分,修
禅才不致歧入魔境。
正见的最先确立,是靠佛陀所示的三法印。

三法印
三法印,即是用三句话来印证诸法,合乎这三句话的标准,便印可它是合于
佛法的正见,否则便是魔外偏妄的邪见。在《杂阿含经》(《大正藏》二•
七页下)中,有很多这样的问答:
佛陀问比丘:「五蕴等是无常否?」
比丘答云:「是无常。」
佛陀又问:「无常是苦否?」
比丘答云:「是苦。」
佛陀再问:「若是无常、苦,变易法,是我我所否?」
比丘答:「非我我所。」
佛陀随即开示:就是如此的观察五蕴(有漏法),乃是无常的、无我的,当
下即是解脱(涅盘)。用三句话来标明,便是:
(一)诸行无常。
(二)诸法无我。
(三)涅盘寂静。
什么叫作五蕴,诸法又是什么?这是为了便于对三法印的解释,而将生死门
中的有漏法,分别用五蕴之名来予以说明。

五蕴
凡夫均以为世间是永恒常住的,身心是我及我所保有的,在此既见为常又执
为我的情形下,就要为着「我」而追求快乐,逃避苦难,追求名利,逃避毁
损。实际上,世间之物,无一刹那不在变易,我人的身心也无一刹那不在变
易,所以是无常的;再大的欢乐和名利,世间却无不散的筵席、无不凋的花
朵、无不死的人!所以,好戏收场,终必是苦;既是无常又是苦,又到何处
去找真实的我,以及永恒的我所有的精神和物质呢?
佛教即借用五蕴来分析此精神和物质。五蕴即是:
(一)色蕴:人类的生理和外在的物理」即是由人的眼、耳、鼻、舌、身,
及其所对的色、声、香、味、触。所以,色蕴含摄一切物质,
包括了形色、彩色、极微色(如电子、原子)、迥远色(如远
距离的星球)。
(二)受蕴:以领纳为其功用,近于感觉的状态。
(三)想蕴:以取相为其功用,近于知觉及想象作用。
(四)行蕴:有迁流及造作的功用,含有时间、空间、思想、行为的状态;
即是对于外境,生起贪、瞠等善恶功能的心理活动。
(五)识蕴:以分辨为功用,近于知识之义;以眼、耳、鼻、舌、身、意,
为其所依而称为六识身,负责对于物境的了解分别和记忆等作
用,也就是心的本体 之异名。
五蕴即是物与心的配合。第一色蕴是物理和生理的分析,后四蕴是心理的分
析。以物理、生理、心理的分析,即说明了人生界及宇宙界的一切现象,无
一不是无常的、无我的、苦的。若能证得此中道理,正作如是观察之时,即
是涅盘境界。
众生的流转生死,是由于十二因缘的因缘促成;众生的身心世界,是由于五
蕴的因缘假合。离了十二因缘,没有生死流转;离了五蕴假合,没有身心世
界。生死也好,身心也好,无非是因缘所生的,暂有幻现的虚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