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煌洲(真理大學宗教系所兼任助理教授)
印度政府與佛教復興運動
早在 18 世紀時,印度的英國文官帕雷.提芬達勒(Padre Tieffenthaler)於 1750
年首先注意到阿育王石柱,以後又陸續有所發現,並將銘文交予威廉.瓊斯爵士
(Sir William Jones)研究,後者在 1784 年創立孟加拉亞洲協會(Asiatic Society),該
協會對近現代印度學及佛學的研究貢獻極大。1819 年,英國軍人偶然發現阿姜
它石窟。1819 年,孟加拉亞洲協會學報出版多數的阿育王石柱銘文,但未能解
讀其意。1837 年,該協會官員詹姆士.普林賽(James Prinsep)終於解讀出石柱銘
文為俗語(Prakrit),並證明它們為阿育王石柱。
除孟加拉亞洲協會的主要貢獻之外,另一位重要貢獻者為在印的英國武官亞
歷山大.甘寧漢(Alexander Cunningham)。他依據玄奘《大唐西域記》從事考古
發掘而發現許多重要佛教遺跡 2
;並發掘菩提迦耶寺周圍有關佛教遺跡 3
。1837
年,他自費在鹿野苑從事考古發掘,並在桑崎大佛塔發掘出佛陀兩大弟子舍利弗
與目犍連的遺骨,並將其考古發現出版成書 4
。1877 年,他將當時所有已發現的
阿育王敕令銘文出版成冊。1881 年,他成為印度考古調查局(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首任局長。該局對印度文明歷史考古發掘及研究貢獻鉅大。
早在印度獨立以前,印度人尼赫魯已注意到佛陀的倫理的、哲理的、社會的
及人道的思想對印度的貢獻。1931 年摩訶菩提協會在鹿野苑建寺,他曾與會。
印度獨立後,他成為首任總理,對 1949 年敦促英國歸還舍利佛與目犍連遺骨事
件公開表示支持,並宣言印度是佛教的祖國,新政府將以佛陀的和平主義促進各
國關係。同年,印度總統出訪緬甸,與著名巴利佛教僧侶暨學者迦舍耶同行,並
致贈緬甸菩提樹枝,以促進印緬關係。1954 年印度與中國締結和平共處五項原
則友好條約時,五項原則在字眼上即是採用佛教五戒(panca-sIla)一詞。1956 年,
在尼赫魯支持下,由副總統羅達奎師那(S. Radhakrishna)在德里代表印度官方首
度籌辦備佛陀成道 2500 年紀念會(Buddha Jayanti Celebration)會議,印度總統、
副總統、總理均出席與會,亞洲佛教國家均熱烈與會。同年 5 月 23 日,尼赫魯
在德里佛陀成道紀念公園豎立紀念碑,展開為期一年慶祝活動,包括全印度佛寺
修復運動、學術研討會及佛教聖地朝聖活動。印度總統並呼籲以佛教五戒作為促
進國際和平的指導原則。雖然如此,但印度政府這類政策似乎出於政治外交之目
的,在尼赫魯之後似乎並未持續貫徹,又未能將佛教理念落實於印度教育及社會
革新運動方面。
結語
近現代印度佛教復興運動之獲得成功,可能原因如下:(1)在西方思潮及英
國民主政治影響之下,解放賤民運動及宗教社會改革運動為 19 世紀時印度的風
潮,首見於印度教社團組織如梵社(Brahma Samaj)、雅利安社(Arya Samaj)等,因
而成為印度知識界及宗教界普遍關注及改革之重心,印度佛教之復興與當時此機
運密切相關。(2)英國統治印度期間,從事大量考古發掘及鑽研印度宗教哲學思
想文化,如史前印度河文明(Indus Civilization)以及佛教遺跡之發現、梵語及巴利
語文獻之英譯與研究等,均促使印度民族自覺及自信心,並因而關注印度文明及
文化,近代印度佛教即是趁此機運興起。(3)英國統治印度時期,在印的英國官
員之支持佛教,以及獨立之初,印度政府以支持佛教作為與亞洲鄰國(主要信仰
佛教)發展良好政治外交關係之手段,因而促成佛教之復興。(4)印度教知識份子
如甘地、泰戈爾、尼赫魯、維惟迦難陀、憍薩毗、般達卡、穆提(T.R.V.Murti)等
之支持佛教。他們基於吠陀思想文化的判準而仍將佛教視為印度教之一部分,雖
然此事令人遺憾,但若無印度教的支持,近代印度佛教之復興可能不易達成。(4)
錫蘭佛教僧侶對近現代印度佛教復興運動居功厥偉,他們幾乎已成為印度佛教復
興運動之代稱,此外,歐美在家人士的支持也不容忽視。
1959 年達賴喇嘛自中國大陸西藏流亡至印度,因而湧入的十萬西藏難民,
促成當代印度佛教復興,屬於藏傳佛教系統,主要流行於印度西北部及東北部喜
馬拉雅山麓若干州,不同於印度內陸所奉行的南傳上座部佛教系統。日本、中國、
台灣間接對當代印度佛教有些貢獻,以日本最為積極。日本日蓮宗最為活躍,在
孟買、加爾各答、菩提迦耶等地建寺、維護佛寺或佛積,該宗的妙法寺曾協助甘
地運動並推動印度的捐地運動。中國則有太虛、達賴、班禪、趙樸初等人至印度
朝聖訪問,華人在鹿野苑、菩提迦耶、那爛陀、拘尸那、王舍城、加爾各答等地
建寺。台灣至印度朝聖團體不斷,捐助摩訶菩提協會、菩那市佛寺,佛光山並在
菩提迦耶建寺。這類間接的些許的助益,如同印度賤民之改宗佛教運動一般,對
印度佛教生根的實質發展助益不大,它們大多僅止於外在的協助或表層的現象而
未能深入裏層發掘及解決根本問題。賤民改宗佛教並不能真正有效提升佛教,因
政經社會地位卑微,且不知佛教義理。佛蹟、佛寺及相關運動雖對佛教復興是重
要的,但令人遺憾的是至今印度人出家成為佛教僧侶者仍寥寥無幾,絕大多數仰
賴外來佛教僧侶,這不利於印度佛教的長遠發展。此外,印度佛教的復興仍未能
改變印度人普遍的想法:即,認為佛教只是印度教之一部分。除非能由印度思想
文化上,根本地徹底比較研究並解決大乘佛教與印度教的關係與同質性問題,否
則微露曙光的極少數的印度佛教恐將名存實亡。5
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AN/an122234.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