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原始佛教的教理思想》

原始佛教的教理思想
原始佛教,讲民主,讲自由,讲适应环境,但它万变不得离其本,那就是由佛陀在菩提树下
亲证实悟的四圣谛。四圣谛是说明人生生死的原理,以及如何脱离生死的方法。现在逐层介
绍如下:
1 、 什么 叫 作 四 圣 谛?
四种由大圣佛陀所开示的真实不易之理,便称四圣谛。要想超凡入圣者,必须明此四种真理
并且如此修行,所以叫作四圣谛。这四种真理的大意是这样的:
(1) 苦 谛
生命的现象是苦的果报。一切众生之有生死之苦、病痛的苦、衰老的苦、恩爱离别的苦、怨
家见面的苦、欲求不得的苦、种种由于生理和心理互相冲突的苦。整个生命,无非是一大苦
恼之海。虽在人的感受之中,并非完全没有愉快欢乐的时日,例如: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
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乃被古人称为人生的四大赏心乐事。但是从其结果上说,仍
旧是苦。佛陀将如上一切现行的苦,叫作苦苦。喜爱的事物,忧虑它们将会损坏消失的感受,
叫作坏苦。一切可喜可乐的事物,当其正在出现之际,实则已在转变消失之中,这叫作行苦。
世事无常,那有永恒的欢乐?没有不散的筵席,亦无不凋的鲜花。乐事如梦,曲终人散,末
了,必以苦的心情向这世间挥手告别。若不解脱,死后又生,生了再死,永无了期!苦由何
来?这就要讲到集谛。
(2) 集 谛
是指苦的原因。众生从无始以来,由于愚痴烦恼而造作种种的善业及恶业。善业的果报,生
于人间及天上;恶业的果报,生于地狱、鬼趣、傍类众生。因为恶多善少,所以生于人及天
上的机会较少。纵然生到天上,寿命仍有极限,仍不能够出离生死的苦海。同时,一边接受
苦的报应,正在接受苦报之时,一边又造下了新的生死之业。所以,造业而受报,受报而造
业,周而复始,永无了期。受报是苦谛,造业便是集谛。如何不再造业?那是灭谛的境界了。
(3) 灭谛
灭除了愚痴的根源,灭除了烦恼的根源,证入了无我的境界,不起人我之见,不着善恶之相,
不介是非之争,寂寂默默,清清净净,不生不死,无罣无碍,那是灭谛。如何亲自证实这个
灭谛的境界?那是要靠道谛的工夫了。
(4) 道 谛
由修行而证悟寂灭(涅盘)之道的方法,称为道谛。也就是断「集」、离「苦」、入「灭」
的修行法门。主要有八大项目,称为八正道,此到下面再讲。
现在我们要把四圣谛的内容,换一个角度来介绍它,那就是十二因缘、三法印、八正道。十
二因缘是解释苦集二谛的,三法印是解释灭谛的,八正道是解释道谛的。
2 、十二因 缘 是 什么 ?
这是说明人生命之生死循环的原理,共有十二个阶段。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愚痴,而引导我
们造作种种的善恶行为;由行为的余势(业力)而积聚成为生命之流的主体,叫作识;由识
而感受生命的身心现象,叫作名色;名色住胎而渐生起眼、耳、鼻、舌、身、意的身心状态,
叫作六入;由六入的出胎而接触到外在的事物;由与外在事物的接触而有苦乐忧喜舍的感受;
由感受的分别作用而有瞋爱之心生起,瞋爱之心表现于外,便是取舍求拒的种种善恶行为;
由于这种种善恶行为,便又有了必将接受未来果报的业因;既有了今生的业因,当受来生的
生命;既有了来生的生,又必有来生的老与死。这是生命之流三世回环的因果定律:造业因
的集,受果报的苦,再由苦而集,由集而苦,生生不已,也死死不已!现在为便于增加印象
起见,再将十二因缘配合苦集二谛的三世因果关系,列表如下:
3、三法印是什么?
这是说明宇宙人生之现象及本体的三条定律。在没有介绍这三条定律之前,先要介绍五蕴法。
所谓五蕴,就是包摄一切现象的五大要素。这五大要素总摄一切现象而来说明物质世界及精
神世界。因此,五蕴法应分作二大类,列表如下:
以五类名目包罗宇宙万象,称为五蕴。可见这个蕴字是当作类别或聚集之义来解释的。
在这里,要讲到佛陀圣教的最伟大处,那就是悟透一切现象的生住异灭,均系因缘促成。因
缘聚合则生,因缘分散即灭。比如我们今天的讲座,本来是没有的,由于台北佛教界为了响
应复兴中国固有文化的号召,所以筹备成立,又因为善导寺提供了弥陀殿做为讲座的场所,
又在《中央日报》登了广告,并在市内各处贴了海报;又由于我圣严略通一点佛学常识,所
以被邀请来和各位见面。最要紧的,如果各位之中,谁也没有听我演讲的兴趣,这个讲座还
是讲不起来。可见,仅仅这个讲座,就要仰仗许多的因缘。以此类推,一切现象,无非因缘
的聚散而已。
神教徒说宇宙现象是由神造的,佛陀就之观察的结果,便将神造之说彻底否定,而倡因缘生
灭的道理。神造之说,是基于信仰的武断,因缘生灭,乃本于理性的考察。因为,由于因缘
所生的一切现象,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古代人相信「天长地久」之说,实则以近代地质学
及天文学的观点,天体永远都在变动之中,地球也在逐渐衰老之中。一切现象既非永恒,一
切现象所产生的任何价值,当然也不可能属于任何人得而永恒占有。
如果看破了万象非永恒,也认明了万象的价值之中不可能有个永恒实在的我,实证了这个无
常与无我的道理,当下便可进入涅盘的境域了。无常、无我、涅盘,这便是三法印。为便于
了解起见,再将三法印列表说明如下:
这是一切法的准则或原理。所谓佛法,无非是从这准则的基础上开发出来,所以,凡是合乎
这个准则的思想,不论出于何人的发明,均可称为佛法。以这三句话来印证一切的思想,只
要不违背这三句话的准则,即是佛法。这是佛法与非佛法的度量衡,所以称为三个佛法的印
鉴。
亲证三法印,便入解脱门的寂灭道。所以,三法印即是用作四圣谛的说明者。
4 、 八 正道是 什么 ?
八正道又称八圣道。即是修持解脱圣道的八种正确的方法,这也就是四圣谛中道谛的内容。
但这八种圣道,有其演进的轨迹,现在分述如下:
(1) 由五 戒 而成十 善
所谓五戒,便是①不杀生,②不偷盗,③不邪淫,④不妄语,⑤不饮酒。这五戒的前四条,
乃为一切人类的基本德目。印度原来的婆罗门教,以及稍前于佛陀的耆那教,乃至其他如犹
太教与基督教,都有类似的规定。
佛教是主张智慧,并重视理性的宗教,故以为若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于前四条之后加
一条不饮酒。不饮酒的确可有防止破犯前四条戒的功用,这是前四戒的防腐剂。
由五戒之前四条的伸张,发展为十善,即是将妄语一戒之内分列出为妄言、绮语、两舌、恶
口。更发现犯戒的动因,是由于心念中的贪欲、瞋恚、愚痴的主使,合上杀、盗、邪淫,正
好成为十种恶业。对治十恶的方法,便是反过来修行十种善业。
(2) 由十 善 会成三 业
十种善业的表达,是由于身体、口舌、意念而形成,所以称为三业,可以列表如下:
(3) 由三 业 出 八 正道
从性质上说,十善业尚只是消极的不作恶,到了八正道,才是积极的行善。所以,行十善,
仅是修人间及天上的福业,尚非解脱道。修八正道才是了生脱死的正因。八正道是由身口意
三业的积极化,说明如下:
①正见──此为正确的知见,乃以三法印为指导。
②正思惟──对正见做深入的思考。
③正语──用口业来实践正见所指导的修行方法。
④正业──用身业来实践正见所指导的修行方法。
⑤正命──用正当的谋生方法赚取生活的所需。
⑥正精进──策励三业,日新又新,至于清净。
⑦正念──系念于圣道的实践,心不旁鹜,意不散乱。
⑧正定──心力集中,不动不摇,不受五蕴的诱惑束缚,便可出离生死,而入涅盘。
(4) 由 八 正道会成三学
此所谓三学,又称三无漏学,就是前面所曾讲过的戒、定、慧。出生死者,必修八正道,修
八正道实又不出戒定慧,它们的会合关系,可如下表:
(5)由三学而出六度
六度在梵文称为六种波罗蜜多,即是六种将自己和他人由生死的此岸,度到出生死的彼岸之
方法。在五戒十善,是消极的不作恶;在八正道的戒定慧,是积极的修持解脱道;到了由三
学而出六度之时,便是修自他兼济的菩萨行了。例如仅修八正道的人,不做布施,不会有罪。
修六度行的,若不布施就算犯戒了。布施分有财物布施、说法布施、以精神的安慰及鼓励
(无畏)来布施的三种。有财的出财、有力的出力(智力与劳力),无财无力的,尚必有你
的同情心、赞叹心、欢喜心可做布施。这是菩萨以利人为第一要务的原动力。
现在将三学开出六度的配属关系,列表如下:
一般人以为六度法门是属于大乘佛教的,其实在原始佛教时代已有六度,例如被传统的中国
佛教徒贬称为小教或藏教的《增一阿含经》卷一九,就明白地载有六度法门。同时,大乘佛
教的化世精神,也系由六度而继续开展出来的。
六度的涵义极其深广,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在此已不能和各位详细研究了。如有机会,再和
各位研究两个重要的项目,那便是:由原始佛教到小乘佛教,由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其间
先后次第的发展,均有脉络可循。例如由原始佛教因缘生法的基础,后来即成熟为龙树中观
系的性空大乘;由原始佛教五蕴分析的基础,后来即成熟为无着瑜伽系的唯识大乘。
谢谢各位的光临指教,连续耽误了各位三个晚上宝贵的时间。这几天的台北市,阴雨连绵,
各位能够风雨无阻地每晚必到,使本人非常感激;尤其今天晚上,因为准备数据较多,我又
未能把握住时间,以致多讲了半个小时,各位仍能毫无倦容地听完为止,太使我感动了。
以我的学养而言,实在不够也不敢来向各位演讲,所以,我是抱着向各位请教并求各位印证
的心情而来。最使我安心的,我在大陆时代的二位老师也都在座,那就是白圣老法师及南亭
老法师,如果我讲错了,他们二位老人家会给我开示和纠正的。
最后,谢谢本讲座的主持人道安老法师给我的赞誉和慰勉,谢谢各位,祝福各位晚安。
(一九六七年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讲于台北佛教界「佛教文化讲座」第五次,本文现收
录于《学佛知津》)
三、 怎 样修 持 解 脱 道 ?
(一) 什么 叫 作解 脱 ?
解脱的意义,可以很广,也可以很狭;可以高,也可以低。从基本的定义上说,所谓解脱,
就是解放了束缚和脱离了束缚。有了束缚,便不自由;解脱了束缚,便是自由。因此,解脱
的定义,也可以说就是自由的定义。
但是,自由是有范围的,人在不妨碍他人的自由之下,由于法律的保障,可以得到若干的自
由 ,所以自由不等于放纵,自由也有其限度。
要求自由的倾向,实在就是主观状态对于客观状态的一种反抗,这种反抗的动力,几乎也就
是生命的本能。包括动物与植物在内,如果失去了这种反抗的本能,必将不能生存。
比如草木的生长,它们反抗了地球的引力之后,才能从地面向空中发展,这种自求发展的动
力,就是要求自由的一种反抗。
动物园的禽兽,更不用说,绝不是它们的自愿;野生的动物乃至昆虫,它们都有一种自求生
活的本能,也必有一种抵抗环境的自卫能力;纵然是家畜,也没有不为它们的生存而奋斗的。
人类,对于自由的要求,比异类的动物,更加强烈,更加深刻。虽然,由于文化及教育,在
要求自由方面的表现,没有动物那样地露骨。但是,动物的层级愈高,对自由的要求也愈大,
人类的文化愈高,对于自由的要求也愈复杂。
生物界的自由,仅在求得生存而已;动物界的自由,也仅在求得满足简单的饮食欲及生殖欲
而已;人类的原人,大概又比高等动物的要求略胜一筹。人,总是人,不会没有肉体生活以
外的精神生活,所以渐渐地向文明的时代进步。
一个文明人的自由倾向,是基于肉体的生存欲(饮食),进展到肉体的延续欲(生殖),再
发展到精神的安定欲(神明的保护),最后便必然地要发展到精神的不朽欲。所谓精神的不
朽,是用来弥补肉体必死的遗憾。一个文明人,他会喊出「不自由毋宁死」的呼声,那就是
指肉体(生存)的自由及精神(思想)的自由,但却未必包括了精神不朽的自由。能够精神
不朽,他已不是一般的人,但这项要求,却是人人该有的,否则,他的人生是盲目的、昏沉
的、没有自觉的、没有理想的,也是没有信心的。
当然,要求精神不朽,未必就是要求宗教的信仰,比如许多无宗教乃至反宗教的学者,他们
不信神、不信上帝、也不信天国、更不信死后尚有所谓灵魂这样的东西,他们只以为造福了
人类,他们的精神便会永远地活在人类的历史上,永远地融入于整个宇宙间了,他们称这种
作法为将小我化入大我。其实,他们是从混沌中来,又进入混沌中去。不过这些思想要求精
神不朽,要求个人冲破现实的时空,要求得到更大更久的自由价值,那是无可否认的。所以,
如把尺度放宽,这些也是属于宗教信仰的一型。
最能普遍适应于人类的自由倾向,便是所谓灵魂不灭的要求(佛教不以为有固定的灵魂,众
生的生死,纯由于业的聚散与牵引,这个问题请参阅拙著《正信的佛教》第二十三节〈佛教
相信灵魂的实在吗?〉),在这当下一生的死亡之后,仍有一个我的存在,肉体虽然腐烂了,
灵魂还是存在。这在神教徒说,灵魂可以奉上帝的恩召而进入上帝的天国,享受永生的快乐。
在佛教来说,肉体虽然死亡了,善恶的业种却不会消失,它将带着我们去接受另一阶段的生
死过程。
因此,不论神教的升天也好,佛教的善恶生死轮回也好,都是由于人类要求精神不朽而得到
有力的注脚,这也是解脱思想的必然途径。但依据佛教来说,凡有一个「我」的存在,不论
小我、大我,不论上天、下地,他的自由范围总是有限制的,所以也不得称为究竟的解脱。
佛教的解脱道,目的是在解脱这一个「我」的观念,而能得到绝对的自在。
(二)佛教的解 脱 思想
上面说过了,解脱就是自由,自由的境界是有广狭不等、高低不同的。不过,凡有等次的自
由,凡有差别的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自由,都不是究竟的解脱,也都不是佛教所说的解脱。
那么,佛教的解脱思想是怎样的呢?
当然,佛教的解脱思想,不会离开等次差别的自由,乃是包含了等次差别的自由,再冲破等
次差别的自由,那就是绝对的大解放、绝对的大自由,那就是无我。
无我的思想,除了佛教,也有人用,但他们所说的无我,仍然不会脱离「我」的观念,仍然
有一个希望「不朽」的观念,那些忠臣义士,那些贞烈的妇女,那种慷慨牺牲的精神,确是
忘记了私我的,但他们不会对其主观的行为与客观的影响都忘了、空了的。所以从深处考察,
这不是无我,而是我的扩大肯定。
因此也有人说,佛教虽讲无我,但那个无我的状态,实在是最强烈的「我」字,比如修善才
可以不堕恶道,固然是为了我在打算;至于解脱,也是为了我的解脱;即使行菩萨道,也是
为了我想成佛,成佛之后,并没有一空百空,成佛之后的诸佛,仍有诸佛的国土、诸佛的法
身、报身、化身。因此证明佛教讲无我,乃是我的观念的强烈化。
事实上,这是似是而非的论调。佛教的无我,绝不如世俗一般所说的无我,虽在佛教中的某
些思想,由于混杂了印度教的梵天思想,而带有真我的色彩,佛教的根本思想,却是绝对无
我的。佛教讲的空性是一门高深的哲学,从空性的立足点上,不会找到半点我的色彩。单从
菩萨道的观念来说,讲求三轮体空──对于作者、受者、所作所受的事物,不存一丝功德的
心念。因为行善救生乃是菩萨的本分,做不到的人便不是菩萨,既是菩萨就要如此,如果存
有一个我是行菩萨道的观念,他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诚然,佛教的基础并不会脱离人间,所以佛教的无我是从人间的有我而升华的。因为一般的
人,根本不敢想象无我的境界,如果真把解脱的境界一下子告诉他们,那将吓退他们的。
「我」在众生的心目中,可谓根深柢固,突然说出「无我」,他们就有无从着落的感觉。所
以佛教在诱导世俗的方法上,还是讲有我的。
比如说善恶因果的观念,是佛教最重视的教训,既说善恶因果,就有我的观念,但这教训的
作用,是为无我的境界开路:造恶都是为了自私,所以除恶之外,要先从善业的作为上着手,
善业做多了,利他的行为多了,私利的心理就会渐渐地减弱;等到放弃了私利的心理,岂不
就是无我?要是仅仅放弃了恶业恶果的我,而仍抱住善业善果的我,这是变相的自私,这是
在做投资生意,只能换取来生的人天福报,而不是佛法的本意,也不能够解脱。
大家说小乘的圣人是自利的,这话不错,但是小乘的圣者却是无我的,如果存有一念我的利
益,他就不能证得阿罗汉果。如果有我,就有烦恼,有烦恼,就要造生死业,造了生死业,
便在生死中轮回而不得解脱。小乘罗汉的解脱,本质上与大乘七地(亦说八地)菩萨的解脱
一样,乃至与佛的解脱也是一样的。可是,那种无余涅盘的解脱境界被称为寂灭,甚至被大
乘佛教斥为灰身泯智,因为那是一种空寂的状态,固然没有物质的,也不能说是仍有精神的,
那就叫作空性,不是有,但也不是没有,那就叫作无我的安乐境界。
事实上,小乘的无我,只是「人」无我,而还没有进入「法」无我的境界。也就是说,小乘
圣者能够依照佛法修行,并且彻底放下了人我爱憎对立的界限,也放下了物我取舍对立的界
限,所以能从世间上得到绝对的解脱,断除放弃了世间相的执取,但还以为一切法的本身是
实有的,所以一旦进入无余涅盘的解脱境界,他们就不再出来了。至于大乘的解脱,是连同
世间的佛法也要放下来的,把世间法彻底放下时,便是小乘解脱道;把出世间的解脱道也放
下之时,便是大乘的菩萨道。
菩萨是不取世法也不取解脱的,这就叫作无住处涅盘,虽然不着世法的爱憎取舍,但也并不
离开世法而仍要处于世法。这就是佛法所说的菩萨道的内容,它包含了人天道与解脱道。离
了人天道,便不是真正的菩萨道,那仅是小乘的解脱道;离了解脱道,也不是真正的菩萨道,
那仅是凡夫的人天道。正因为菩萨道,是不执着世间也不离开世间的,所以才是绝对的无我。
解脱,是把我执与法执全部放下,放下了我执与法执之后的人,才是彻底的自由,才是绝对
的客观,才能毫无条件地建设世间,才能无上积极地广度众生。所以真正的菩萨道实行者,
不会先存一个企求成佛的功利观念。
比如:地藏菩萨的「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文殊菩萨是三世诸佛的老师,普贤菩萨的永远
实践十大愿王的菩萨道,他们是为救度众生,是为众生都能成佛,是为佛法利益世间而行菩
萨道,不是为了自己成佛而行菩萨道。佛经中说菩萨道是成佛的因素,那是为了对于初信凡
夫的接引而说,但那也是确实的真理;菩萨虽不是为求成佛而行菩萨道,诸佛的成佛,确都
由于菩萨道的修持而来。不过,佛教的伟大,是由于法无我的实证,也就是即使无上的真理
也能完全放下,不像其他的神教以及各派的哲学家们,没有一种能将自己所以为的真理也放
下来,若把他们的「真理」放下了,他们就成了无依的游魂!佛教是伟大的,佛教的最高境
界是把一切放下来,但在彻底放下之后,却又绝对地承担(不是执取)起来:否定了一切之
后,又照着本来那样的绝对肯定起来。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来:神教徒们、哲学家们,从初步看,他们是无我积极的,为了真
理的发明、追求、弘扬、实行而努力;若从深底去看,他们确又是自私消极的,当他们抓到
了自以为是的真理之后,谁肯放下来呢?哲学家们的小我化入大我,便失去了自由意志;特
别是神教徒们,向往着天国的安乐,哪一个愿意永生永世地为世间的理想而服务呢?
佛教,从初步看,似乎是自私消极的,讲看破、讲放下、讲解脱、讲求从苦海的此岸到离苦
的彼岸,这岂不是逃避现实?但从深底来看,唯有看破了世法的聚散无常,才能悟透彼此物
我的虚幻不实,才能放下一切而从彼此物我等幻景的妄执之中得到绝对的解脱,既然解脱了
爱憎取舍的束缚之后,乃至对于解脱境界也是要解脱的。所以看破放下的结果,乃在无上积
极地净化世间,并且是突破时空(大自由)地建设世间和拯救世间。这就是菩萨的本色,也
就是佛教的根本精神。
因为篇幅有限,这个看似浅显而实深奥的问题,只能写到这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