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產生在民族眾多,宗教也多的各種思想理論中,進入吐蕃前,在印度已發展為學術性非常高之宗教。 相反的,松贊干布統一的才是諸部落,尚未有足夠高的文化來支持國家體制,除與大唐聯婚帶來文化提高的捷徑外,就是引入佛教。所以佛教現在看來就是藏族文化的主流。 當年吐蕃因為文化空間空檔大,所以完全承受得了佛教?佛教輕易俘虜吐蕃臣民的心? 赤松德贊,是赤德祖贊與第二位嫁到藏地的唐朝金城公主之子,金城公主到藏,想見姑母文城公主從漢地帶來的十二歲釋迦牟尼佛等身像,此像才從高原土壤下被掘出,重現藏間,可知佛教初植異地之困難。 幸赤松德贊長大為王,令佛、苯公開辯論,以決高下,本土的苯教僧侶,碰上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已因阿育王推動而國際化了的佛教僧人,優劣立現,結果苯教失敗,苯教僧人要不還俗做王朝納稅人,要不改宗為佛教僧人,兩者都不願者流放邊陲地區。 但佛教包容性很強,「隨順眾生」本就附為普賢十大願王的菩提十大願之一,天天讓佛教徒早課中背誦永記。大德們又豈能不行此道。 「佛、苯之辯」,外來之佛教勝,取代主導吐蕃各部落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千年的苯教,但顧及吐蕃新一代臣民感受和佛教扎根未深,蓮花生大士將苯教的祈禱吉祥、禳解避災、煨桑擊豉等驅鬼儀式保留,並結合密教儀軌表達出來,讓吐蕃人更易接受佛教。 另一方面,苯教雖從此退出高原正統宗教舞台,仍努力優化自身的不足,尤其接受佛教慈悲觀念,廢除殺生祭祀的宗教活動。 面對藏傳佛教時,佛教苯化和苯教佛化,的確是值得研究的有趣課題。 參考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