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瑣的『阿毗達磨達』

繁瑣的『阿毗達磨達』

佛教的所謂的「解脫」,離不開「心識」的問題,了解我們的心識,才能夠了解我們一般的「認知」,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而後才能知道,該如何做,才能達到我們希望得到的「心解脫」。

阿毗達摩者的「法」,最常用於表示「存有」。

如有部的五位七十五法,其中所謂的七十五法,即代表存在七十五類事物。
「法」基本分「有為法」與「無為法」。有為法是會生滅變化的事物,無為法則表示無有生滅變化及造作者。
有為法類中,又再分有漏、無漏二類。「有漏」是指會導致煩惱隨增的,即貪、嗔、癡、等,阻礙善心生起不善心所,並會招致種種痛苦。不論相信輪迴否,這種煩惱心會帶來痛苦是肯定的,因當心存不善心時,必然不會是快樂的。當心存嗔恨,是不快樂的。心存貪念,也是不得自在的。而無漏法是指不會導致煩惱隨增、不會產生痛苦的,如八正道等種種修行方法。而無為法不會是有漏的,因為無為法不會有造作,所以不會成為有漏的。

以此,我們可以看到佛教對於存有的分類,很顯然的除了作性質上的分類之外,還離不開倫理學範疇的存有。對於存有的分析,其最終目的,並非單純只在了解事物自身,而是想藉由對於事物的正確了解,而達至倫理生活和修行實踐上,互相依偎提升向前,最終極目標就是「心的解脫無礙」。

由此,深感佛法不離倫理,離倫理不是佛法。

上座部是阿毘達磨者,阿毘達磨者好論法義,把觀察範圍從人身,擴大到宇宙現象,「一切法」擴大為「三科」-即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歸納一切法為「五位」,即「 色法、心法 、心所法、心不相應行法、涅槃法」。又以心、心所法,不斷的分別論究-自相、共相、攝、相應、因緣-五大論母。發展出令一般人恐懼的經院哲學式分析。還好,最後總括,「一切法」不出「心」與「色」兩類。

上座部重「法處」,但法處不能獨立存在,必以心為前提而存在,即「色」與「心」相連,如「色」是所見的、「聲」是所聞的…等等。諸行無常,剎那生滅,此「刹那生滅」不以時間為標準,而是聯繫「心」出現。心是刹那生滅,被心所知的現象,也是刹那滅。結果只有「現在、這一刹那」是實在的,過去、未來都不實在。

上座部認為「心性本淨」,被「客塵所染」而已;即心的自性是清淨的,被「外來的煩惱」所染污了;持戒得心清淨、修禪得心止定、內觀定生慧,如此三步曲地循環修持不懈,續一去掉客塵,即去掉煩惱,心就可回復清淨之本性。「心」得到解脫,就謂之解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