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孔子言教看儒家「性、命」之學
儒家談生命之學,分「性」與「命」兩種態度。「性」指吾人之品行、人格、思想言行本有的特質,「命」泛指一種,與生俱來;必然、既定、理所當然面對的責任和際遇。故合起來說,生命之學便是本有的、與生俱來的人生哲學,出世心靈探討。
誠然,我輩先入為主認為,儒家之學,主要談的是入世之道,一套社會制度,圓善人格極成的入世政治之道。對人心靈本質,抽象的形而上學甚少深入討論。《論語.述而》:「子(孔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先進》更進一步地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敢問死(弟子季路問),孔子回答 :「未知生,焉知死。」可見孔子對現實生死及心靈概念的自存問題,態度是「置諸道外的」。但這並非說孔子沒有談論一些形而上學的問題。《論語.公冶長》記載子貢有一段說話:「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之,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可見孔子也曾跟弟子談及體性、超然法道的問題,只是言談甚少和沒有記錄下來罷!
但《論語》個別語錄中,也略可窺知,孔子對「性」與「命」想法。〈里仁〉:「朝聞「道」,夕可死矣!」。可見孔子思想背後,是相信一種真理---「道」的超然存在。〈季氏〉:「君子有三畏 : 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憲問〉:「…子曰:『不怨天,不尤人』 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述而〉:「天生德於予。」〈顏淵〉:「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為政〉:「…五十而知天命」。可見孔子在《論語》亦談及「天命」「天」,而同「道」的概念一致,是人力背後,不能相悖的一種力量、理則的本然運作。其源頭自《易經》。傳說孔子曾替《易經》作《傳》---纂釋,其中《繫辭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是天地自然,萬物終始,各有其位和本份、特質,「...原始反終,故知生死之說……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當中已提到「仁」「愛」思想,即可推而知,孔子解釋仁的概念,就是「仁者愛人」[註1]之意,也是源自《易經》。而生死成敗,際遇得失,有其理則推動,而人立於天地,盡於其天地;乃至於父母賦予立條件、能力去做事,正因每個人也是同出天地自然所生,故無彼此,故能推己及人,善與人同。放之於家國,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註2]的綱紀,各有本位,各盡其職,人人以天下為公[註3](無私),在親民,在止于至(致)善[註4](親民或言新民、革新除惡,革除流弊 ; 至善 : 建立良好風氣)。續曰 :「…崇(敬)效天,卑(謙)法地」故效法也者 : 恭順謙卑,即堯舜之「絕地通天」之義,因人立天地自然,盡天地予人的本心做事,盡人事以應天命,善用天地自然予人之本能,做利於社會的事 ; 這就是「命」。續曰 :「…成性存存,道義之門」。提出了成性---特性、本性 ; 是存(第一個存)---與生俱來 ; 存(第二個存)---存藏於生命之中,是必然的,因天有好生之德(特性、特徵),無私的付出 ; 地有承擔,育養萬物之務(義務),這是自然而有,無求回報的。故儒家之於君子,就是理所當然效法天地之無私無求的純潔體性,來做人處事 ; 這就是「性」。
故可知孔子之仁,就是其「性、命」之道。是受《易經》啟發,只是《論語》記載偏重孔子入世之言行,其出世思想,實已見於其撰《易傳》之中,然推前地說,孔子主張之「仁」,就是一種本初而有的「致善」和「天命」。其行認定生而為人,本然存在,大初已成,故自然之德,人倫之始,就是踐行仁義。儒家孟子云人性「善」,荀子則言「本惡」。亦沿襲於此,對人性的進一步剖析說法。然由此推斷,儒家思想對生命本質的探求,其觀點實帶一種「本有」,遍於天地而存的性格,與道家視自然天地就是生命的入路觀點不同。姑勿論戰國孟、荀,各主張性善或惡,但大抵均認同人之本質均傾向圓善之極成,及盡生命之能普濟於社會安榮。此與印度大乘佛教之菩薩,濟度眾生無厭悔精神,及人人皆有佛性之思想十分想應。
註1 : 《論語.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另《孟子》:「君子所以異于仁者,……,『仁者愛人』…」。
註2 : 參見《論語.顏淵》第十一則。
註3 : 《禮記.禮運》.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以『`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註4 : 《大學》首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參考書目
(1)《先秦諸子之道》.唐君毅先生中國哲學原論.原導篇卷一導讀.梁瑞明篇著.香港志蓮淨苑.2011年11月.第1版
(2)《孔子與論語》.溫潤生命之學 (修訂版).何美嫦篇著.香港志蓮淨苑.2018年1月.第1版
(3)《禮記十二篇》.莊嚴生命之學.何美嫦篇著.香港志蓮淨苑.2016年2月.第1版
(4)《周易原旨.易源奧義》.[元] 保巴撰.陳少彤點教.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