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學的特質

伏羲設卦問卜,文王以人為本精神為沒字的「六十四卦象」作注釋成《周易》,孔子助人重新解讀《周易》的智慧而作注釋成《繫辭》,中華三聖,文化一脈相承。

『殷(前1700-前770)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禮記》以活人殉葬為不怪。
『周人專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禮記》』周文王認為天命與人德融合才是完整的,制禮作樂,教化人倫,協調綱紀,穏定社會八百多年。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是天地自然。萬物終始,各有其位和本份…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繫辭上》春秋周衰諸子起,孔子根據《周易》以人為本的智慧,建立儒家之道,倡複禮歸仁。

(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是天地自然。』
天有好生之德,地有承擔之務,各有本份,是自然。盡責無私,無求回報等特質,是自然本性。
(二)『萬物終始,各有其位和本份。』
從儒家的角度來看,萬物終始,各有其位和本份。人是萬物之一,自然同樣有其位和本份,放之於家國,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綱紀,所謂敦倫有份,各司其職,每一個人在社會上,盡己本份就是順天地之自然之本性。從群居觀點來看,這是比較符合人倫需求的。
(三)『樂天知命,故不憂。』
樂天知命,是人生的最高修養,深知命運有定,事事篤定,不為禍福所動搖,自會處之坦然,故不憂。孔子相信一種超然存在的真理~道,「道、天、天命」的概念是一致的,是人力背後,不能相悖的一種力量,一種理則的本然運作,自然地推動著際遇得失。《論語》:「天生德於予」、「知我者,其天乎。」、「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五十而知天命」、「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朝聞道,夕可死矣!」、「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之,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等等。能如此的具體盡本心處事做人,頂天立地積極惠民利生的樂天知命,何能憂乎?
(四)『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萬物之性皆欲安于一地,因為安定才能言發展,安定才能孕育敦厚仁義之德,有仁義心故能愛。孔子解釋的仁,即人與人之間一種彼此感通關懷,就是愛人之意,是道德自覺的理性表現,是內在本有的誠敬心。誠敬不苟謹慎認真是忠。己所不欲勿施予人或己欲達而達人是恕。忠與恕是仁的具體表現,忠恕表現人己等視之公心,公心即不為個人利益而作事,這一切是能愛的顯示,是愛人的能力,是愛的力量,和諧共處的主要元素。

「仁」源自《易經》,承接周禮再反省的肯定,肯定「仁」是人的道德主體,內心本有,天性自然,不假外求。禮之本是仁,禮之末是儀文制度。本是天生不變的根源,儀文制度則因時制範的與時俱變。儒家認為,周初所建立的制度,是最好的,社會動亂的原因,是當時的諸侯失禮無誠敬心,為私利不斷地擴張自己的勢力。所以要複禮,重申禮義。目的,就是恢復社會的平衡和諧。

儒家倫理強調家、國、天下的「泛愛」主義,愛如水滴漣漪,是自然由中心點泛起再向外漸次擴大的,由近至遠,量力而顯範圍。漣漪中心當然是由父母至親開始…叔伯兄弟…族人鄰居朋友…村民國人…至疏的天下人等等,也是很自然合理的發展。人之分工等級,是角色與天份之不同所成,非從屬性,若君不君,則可以臣不臣,任何人都要據禮而做好本分,天下為公,這是做人最重要的意義。

「仁」是人本有的無私之愛,與大乘佛教之人人皆有佛性和忘我無悔濟度眾生的菩薩精神思想十分想應。

學生 美家 合什

參考:MC6210佛教與中國文化第二講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