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性惡」與「非善非不善」體會

性「善」、「性惡」與「非善非不善」體會
從《易傳》中,學生推想孔子「性」「命」之道的概念,其「性」上推源於天;其「命」下達於「仁」,而見於《論語》,廣見於我國文化之中。贅述而言,「性」是先天而有,不須覓求,本然如此的特質和主觀因素與條件 ;「命」是理所當然的承擔、賦予的、必然履行之責任及客觀際遇和環境。然而孔子一生,志於復興周室體統,效以人本治世,故從《論語》中見到的孔子皆是注重現實的生活處事處世態度,人倫品格的極成,甚至建功立業、立德、立品之入世憂患之道,甚少談及一對些人性的分析和見解。直至東周戰國,儒家後起之孟子和荀子,乃至個別思想家如告子,才具體出現就「人性」命題上的探討
哪麼 ? 人性究充是善還是惡。若以人的本能而言,無論善、惡,皆是人人為 ; 人為即「偽」。這點學生頗認同荀子的說法[註1],因人乃天地是物其中一員,天地生化萬物,本無善惡的意圖和動機,例如,虎狼噬人和羊,是出於饑餓的本能和與生俱來,必然的吃肉的生理結構。在人和羊眼中虎狼是凶殘的 ; 即「惡」,反之虎狼眼中,人與羊只是之食物之一,虎狼只是順著自然界賦予其「天性」而行,從今天生物學觀點,虎狼也是只是維持自然生物鏈的平衡,從大自然的本位,牠們也可以是一種「善」,饑則食,渴則飲,「性」也。換個立場,人砍伐林木植耕,於人是善,但對生態角度而言,人的砍伐行為卻是惡的。故善與惡皆是相應人而存的。故荀子的性惡之說,是從人本能和人所界定之劣根性而言的,現實經驗和現象。這可能是荀子處於戰國後期,列國殺戮、血腥屠殺情形頻繁,令民不聊生,其時代之弊,人之性惡例子,比比皆是,故荀子之性惡說,只是針對時弊之見。故後世言荀子之說,更貼合人性社會現象。正因其深切了解人性本然之劣根,是可造成社會文化之傷害,故相信以人為教育把之匡扶,也能作為,如生長屈曲的樹枝,只要加以外在的扶直也可以侹直成長。
《三字經》[註2]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註3]……」於孟子而言,雖然認同人與萬物,均為同一天地體性,但萬物各自有其特性和本位 (這明顯繼承孔子的觀點),人與動物在生存本能上,也許相同,但人與畜牲是有分別的,故他駁斥告子:「食色,性也」之說。告子認為,飲食及愛好適悅的生活(色:物質,也可以指繁衍下一代的本能)是人類天性,無所謂善惡,因告子主張人性 : 非善非不善之說。孟子認為,人獸之天然之別,在於人「四端之心」[註4]即 : 惻隱、差惡、辭讓、是非之與生俱來獨特的稟賦,繼而進化而成 : 仁、義、禮、智,四種圓善人格,其「性善」亦基於此而咨發。也即是說,因人懂得反省和抉擇,有別於獸 ; 亦因人有能力圓善自他,故亦有別於獸。否則人便不可能,能立於萬物上,成為萬物之靈,這也是本然而有,無須祈求而有。(這亦合乎孔子的``性與命”概念) 孟子認為人也許與動物有共同的本能,但本能不可說成是善與惡(這反而與告子觀點接近),例如普遍人,不會認同人剛出生,便想成為一個殺人如麻,打家劫舍之匪類,也不會必然想作為一個窮凶極惡之人而生活,每一個人皆希望生活在安穩和善的道德社會,故生而為人大多趨向善的所以然,而不是以為害人倫而存活的必然。正因人可捨惡取善,而畜牲則沒有人這方面自然而存的德性,故孟子才說人性本善,是站在徹身體驗的自覺的特質上說。較接近實用主義。
由此了解到儒家思想之「人性」之學,實帶有與生俱來,「兼具善、惡的特質」。雖然儒家並無指出人性善、惡由來 ; 而也許善、惡是相對以及是以人的喜惡價值而安立之行為概念,自然界根本沒有主、客觀的善和惡(這中告子可能是說對了),但明顯無論孔、孟、荀之道,皆是體會到,人天賦之稟性,是希望令自身及社會族群,皆趨向和善公義的,而非互相殘害的,是希望建設向好的;並利益自身及族群生活福祉而進步的。故相信上述三子對此是一致共識,故儒家重視教育,把人「天性之善」,給予發展 ; 「本然之惡」加以抑束。孔孟透過啟發、鼓勵表彰性善,荀子則以規範督促對性惡加以省視和糾正。這教育的目標上,三子同是一致的,導人性向善為理想。
至於告子「非善非不善」[註5]是站在自然體性上說。人是天地造化而來 ; 本沒有善、不善之類,故認為人性本是無知的,此中善惡二分,是後天人為教育和生活環境影響的 ; 如同白布,經過後天沾染不同色彩而失去原先之白。而告子與孟子之辯,根本方向不同,告子在本體上,說其非善非不善主張,孟子(及荀子)則站在現實功用上,說其性善(性惡)主張,辯證方向己不同。告子之說,雖予後世認為較合乎形而上哲學之理則,也貼近後來佛教「不思善、不思惡」的性空思想入路取向云云。然儒家三子與告子對人性生命走向上,較傾向單程,向前不還。但佛教則不然,說生命因果輪迴之延續和循環,現不作對比贅述。
註1 :《荀子.勸學》:「人之性惡,其善偽也……」
註2 :《三字經》據傳出自南宋.趙應麟所輯錄和編撰之童蒙教材
註3 :「人之初,性本善」見《三字經》但並非原出孟子,據孝出自《中庸》:孔子云---天命之謂,率性之為道。,「性相近,習相遠」出於《論語.陽貨》。只是後世公推孟子廣言性善,而附會為孟子之言,故整句理廡均為孔子之語。
註4 : 《孟子.公孫丑.上》及《孟子.告子.上》。
註5 : 《孟子.告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