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对现代人类的意义

大乘佛教对现代人类的意义

一、运用佛教理论化解现代人的心理疾病  
心理上有了毛病,要用什么心药来医治呢?佛陀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就是为了对治我们八万四千种顽强的心病,譬如贪病若不持戒律以去除,心必定随着贪欲四处纷飞奔逐;瞋病若不修禅定以根治,心则生活在焚烈的火焰之中,很难做到「如如不动」的境界;痴病也唯有智慧才能治疗,因为智慧能够照破痴暗的无明,让我们的心恢复光风霁月的本来面目。

二、运用佛教知识改善人际关系   
在佛法中也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即:“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可见,人际关系无论是在社会交往中、佛法修持上,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因此,佛教特别强调“摄受众生、亲和众生、与众生为友”。这种摄受的理论方法,其实就是人际关系学,而这些理论和方法,也是指导我们为人处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作为佛教徒,面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必须在出世与入世的协调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达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圆融无碍境界,将人际关系变为有利于处事与修行的法器。而佛教的四摄法,正是有利的法器。因为四摄法是以慈悲利他为出发点 ,并达到帮助他人摆脱烦恼、获得解脱为目的。所以,它们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中,还对和谐社会、净化人心、完善人格等方面具有不可思议的积极作用。在生活中,我们若能依此而行,必定会拥有一个和谐、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种人际关系,也是我们在佛法修持中得到“法喜”的现实体现。

三、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佛教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列为人生之首务与大本。佛法四圣谛中第一苦谛,便专门回答人生观问题,就广义言,四圣谛中的集、灭、道三谛,及三法印、一实相印等佛学基本原理,戒定慧三学及菩萨行六度,皆是关于人生观问题的答案。小乘修行道的八正道,以正见为首,大乘菩萨行六度,前五度皆以般若为导,正见与般若的首要内容,便是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