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之菩提心

悲智之菩提心

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根本。《大集经》云:“菩提心是安立一切佛法根本,一切法住菩提心故便得增长。”又《华严经》云说:“欲学如来一切智道,先当安住菩提之心,然后修行一切佛法。”“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所以,在如理生起出离心的前提下,才能真正生起菩提心。

那么,菩提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有决定度化利益一切众生的慈悲心;第二,要有为度化利益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的决心。因为只有成佛,才是真实度化利益一切众生最究竟的方法。菩提心是一切诸佛菩萨之同行道,修持一切安乐之因,一切有情善聚之源。如果能生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则已得八万四千法门之心要总汇。佛教的大慈悲与大智慧,不二双运于菩提心之中。唤醒和发展菩提心,就是让我们佛性的种子渐渐成熟,等到我们的慈悲行变得圆满和周遍一切时,那颗种子必将庄严地开花成佛。因此,菩提心是整个修行的源泉和根。

《大智度论》云:“菩萨初发心、 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这么说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若发起的动行精进,当得速成大上善提。所以,菩提心是入大乘的不二法门。据《现观庄严论》等大乘论典,菩提心分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两种,胜义菩提心是登地以上菩萨,离一切戏论的智慧境界,从初地到十地之间可分不同种类。本论中此处从凡夫也能发起的世俗菩提心而言,总摄起来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种。在《道次第》中,将菩提心、菩萨行、空性见作为大乘佛法的三大要领。其中,又以菩提心为根本。

Leo Liu Zheng's picture

菩提心是什么

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中解释道:“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菩提心就是希望所有众生都远离世间的一切痛苦,最终获得无上正等觉佛果的发心。佛果就是觉悟,指的是能够在刹那间了知一切万法,发菩提心就是希望所有众生都能获得这样的觉悟。
菩提心从根本上,可以划分为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指通达万法的实相,这对从未修行过的人来讲非常困难。相对而言,世俗菩提心是任何人都可以生起的。世俗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所谓的愿菩提心,指为利益一切有情而发起真实无伪的心;行菩提心,指不仅仅在心里发愿,而且会尽心尽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