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孝道观的比较

儒释孝道观的比较

儒、释二家,虽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孝道传统,共同塑造了我们的民族心理,但由于其教理及教化方式等不同,至使他们的孝道思想也各具特色。具体来说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 对行孝对象宽狭之异

儒家传统的孝意识是以父母为中心,由此向外延伸到社会。如以血源关系延伸,父亲一脉,上追高祖,下至儿孙,旁及亲、堂、族系;母亲一脉上追外祖,下至外侄,儿孙乃亲之嗣脉,若爱护,教养不周,则会败坏祖宗的美德,按政治社会关系延伸为以君为父,以师为父,以至同事学友。儒家行孝对象的范围,若以世俗看则已相当的宽广,但相对于佛教而言则未免有些狭窄。
佛教孝道本身以缘起学说、轮回学说、平等学说为理论基础,所以“孝”的范围也不限于世俗的亲缘关系,而是扩展到佛法所及的整个有情世界,佛陀告诉我们:“我与众生从旷劫以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甚至,“今之披毛戴角,安知非昔日子乎?今之蠕动蜎飞,安知不曾为我父乎?”既然一切众生皆与我有恩,故学佛者,都应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菩提心。百劫千生常行佛道,拔济沉沦于旷劫生死轮回中的过去恩德父母。由此可知,为行孝于无量劫的父母而发菩提心,才是最为广大而圆满的孝心。再者从《梵网经·不行放救戒》所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之类的经文中,就可以明显看到佛教扩大了其“孝”的对象和时空范围。
由于孝的对象、时空范围的扩大,“孝”的内容也扩大了,不限于现世世俗的“事敬五事”的孝道义务,而是劝奉父母敬信三宝,归依佛教。佛陀悟道后升仞利天为母说法的事迹,是“大孝”的证明。中土最早的译经《四十二章经》也主张:“饭辟支佛百亿,不如以三宝之教,度其一世两亲”。这是佛教孝道观与儒家孝道观的区别所在。

二、 对最大尽孝的诠释之异

儒家侧重人世的教育,因此非常看重显身扬名,光宗耀祖,认为能做到立志勤身,矢念产业,扬名于当世,播父母之嘉盛,乃至垂永世之传业者,为孝之终极。
佛教虽不反对显身扬名,但以出世为本,其教化的目的是为使众生达到觉悟的彼岸,因此主张做子女的即使以右肩担父,左肩担母,历经千年,毫无抱怨之心去孝养父母,仍然不足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报答父母之恩,怎样才算真正的孝呢?经中说,假如父母不信奉佛教,能启发他们于佛教产生信仰,最后信奉佛教;如父母未听闻过佛法的,便设法使他们能有机会听闻佛法等等。故佛在《佛说孝子经》中问诸比丘:“子之养亲,甘露百味以恣其口,天乐众音以娱其身,名衣上服光耀其身,两肩著荷周流四海,讫子年命以赛养恩,可谓孝乎?”不用说,这在一般人看来,是真正的大孝道,就连当时佛诸弟子,也是这样认为,所以诸沙门说:“惟孝之大莫尚于兹。”然而佛却说:“未为孝矣!”接着解释道:“睹世无孝,唯其伪孝耳。能令二亲,去恶为善,奉持五戒,执三自归,朝奉而暮终者,恩重于亲乳哺之养,无量之惠,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亲者,虽为孝养犹为不孝。”又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章》中佛说:“我升三十三天宫,三月为母说真法,令母听闻归正道,悟无生忍常不退。”总之,如能使父母闻法得戒,修习三昧,成就无上智慧,最后获得解脱,这才算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这才算是真正的孝行。

三、 对先人行孝方式之异

儒家行孝只讲现世,不讲来生,因此注重于父母有生之年的侍奉和已亡祖先的祭礼。在这两方面内容中,前者是对活着的长辈的孝行,后者则是对死去祖先的孝行。父母活着时必须尽力奉养,如一旦父母去世,那么对死去的父母和先祖,就必须定期祭祀,这亦是儒家孝的最基本内容之一。所以《孝经·孝治章》中说:“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在民间流传的丁兰刻木以祭祀,王怀闻雷而泣墓,就是其最好的事例。
而佛教对于死后父母则重视超度。佛教有六道轮回的理论,认为吾人生命是在六道轮回不息的,这个生命结束,还有新的生命出现,并非一死百了。新生命的去处是由自己生前行业而决定的,但一般人若不修学佛法,其“起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恶”,难以逃脱三途之苦。因此,佛法超度父母和宗亲的教法,可以说是佛教孝道的一大发展,这并非一般人想像的那样认为是迷信。如中国唐朝有位静之禅师,是一位极孝顺的独生子,曾随父到四川去做事,不幸父亲客死他乡,静之禅师于伤心难过之余,曾经想到自焚以报父亲大恩,当他正作这痴想时,忽有人对他说:“你为什么这样傻,自焚能度父亲吗?佛经明说舍身不如诵经,你可诵经超度你父亲。”他听了顿有所悟,立即舍俗出家,专心一意的读诵经典,以报父恩。而其已故的父亲,亦因他的诵经功德而得超升。故《地藏经·利益存亡品》云:“阎浮众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志心勤恳,如是之人,存亡获利”。因此,对已过世的父母、祖先,进行诵经超度,比守丧祭祀的意义更为深远,对父母的尽孝也更为彻底。

总之,儒家的世间孝止于一世,而佛教的出世间孝,不仅惠及现世父母,而且上至七世远祖,恩泽绵长;儒之孝,唯使父母得一世之欢愉,而佛教出世间的孝,不仅能使双亲“处世常安”,而且能以佛教义理化导父母,令得永久之乐;寿终之后,儒以选择棺木、奉安窀穸、庐墓留形为孝,佛孝以斋戒助念、诵经资福、礼忏悔过、求生净土为重。既生净土,便能常随佛学、听经闻法依法修行,成就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