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結集〞之情形及佛團分裂成〝部派佛教〞之主要原因

〝七百結集〞之情形及佛團分裂成〝部派佛教〞之主要原因,乃起源於「十事非法諍」。「十事非法諍」發生在釋迦牟尼佛後一百年左右,起因是位於西方的波旨國比丘耶合迦蘭陀子。有一天來到位於東方的毘舍離國,遇上了一群跋耆比丘,看到這群跋耆比丘不守佛戒,在大街上接受信徒們所施給的金錢。耶舍阻止不聽,於是回到他所居住的波旬國召集同修,前來毘舍離,欲圖和跋耆比丘理論;跋耆比丘也召集了另外一批同修,與之抗衡,形成了佛教史上有名的「七百結集」。其中,「七百」是指雙方參加的總人數共有七百人。由於這次結集的地點是在毘舍離,因此又叫「毘舍離結集」。
耶舍迦蘭陀子和毘舍離跋耆比丘之間的十事非法諍,後來演變成為部派之間的分裂。而其過程是:先是跋耆比丘們,佔著地利的優勢,召開會議判定外來之耶舍迦蘭陀子觸犯了「罵僧」而不悔過的戒條,被跋耆比丘們趕了出去。耶舍心有不甘,回到波利吧爭耶到該地僧人的支持,又到阿臘脾邑爭取到另一些僧人的支持。其中,特別是爭取到住在阿哹山上的三浮陀,以及住在拘舍彌城的離婆多的支持,來到了毘舍離,要向跋耆比丘們討回公道。另一方面,毘舍離的跋耆比丘們,也召集了同道與之抗衡。於是雙方一共七百人,在毘舍離召開了一次佛教史上有名的結集。依照《五分律》卷三○的記載,由於七百人的數目太過龐大,因此雙方各派出四位代表,參與會議。
依據現有廣律看來,這次的七百結集應該是保守派波利比丘勝利。但是表面的勝利並不足以維持佛教僧團的團結和諧。地域的差異,使得佛教僧團不得不走上分裂的局面。事實上,印度的東方一直是一個開放的地方;西方,相反的則是一個保守的區域。因此當西方比丘耶舍看到東方跋耆比丘不能嚴守戒律之時,就抱著完全不能苟同的態度來批判他們。事實上,佛教從一個原本只是恒河中下游之地方性的宗教,變成了全印度的普遍性宗教,其不得不隨著地域的變遷而有所更易,毋寧是一件極為平常的事情。然而,保守的佛教人士似乎不易理解這種史的法則,以致形作了佛教的分裂。

“七百结集”之情形及佛团分裂成“部派佛教”之主要原因。

毗舍离城「第二结集」(又名“七百结集”):距佛灭百年后,发生了毘舍离城的第二次结集。从地域上看,是起自西方系的波吒厘子城的上座比丘耶舍长老,与东方系的毘舍离城的跋耆族比丘们,双方的“论争事件” 。

第二结集,起因虽为乞钱,讨论内容共有十项,目的即在审查此十事的律制根据,称为「跋耆比丘的“十事非法” 」。毘舍离的跋耆比丘,以此十事可行,为合法(净);而上座耶舍长老,则以此为不合律制,为非法(不净)。

此“十事非法” 的问题便是:
1.角盐净 2.二指净 3.他聚落净 4.住处净、 5.随意净、
6.所习净 7.生和合净 8.饮阇楼净 9.无缘坐具净 10.金银净。
其结果,据各律典的记载,西方系的上座代表们一致通过,认为「十事非法」,并且在律文中增补此十事为成文法。

然而,在上座的代表会议上,惨败的东方系毘舍离城跋耆族比丘们,内心还是不平,传说即有大众派别行结集,遂与上座派分裂为二。毘舍离国王亦不满客来的少数上座,而加驱逐。于是,僧团出现根本分裂,为上座与大众的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