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是修行的好时机

近日学习心得:
在讲义中看到一个很有趣问题——什么时候是修行的好时机。由此,谈谈自己的感想。

想要修行首先要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我还活着,我必须是一个生命,一个有感知的生命。我们之所以对“修行”一词有概念,有动机,是因为我们已经对它有了一定的认知,从而才能对它做出某种反应。由此我可以得出结论,对我来说只要活着并且认知功能正常,每一刻都是修行的时机。

然而,我们发现世界上充满了活着且认知正常的人,但是,修行的方式却也是五花八门,并且效果也是各有千秋。从人类历史的发展看,修行是为了达到目的而用的方式,并且尤其突出的被应用到宗教神秘经验。也就是说,修行是为了体验那些无法体验的经验,这是人类创造宗教的一大驱动力,就是因为我们在有限认知的另一面发现了那些无法被认知的,但是却无法否定的无限神秘。在中国古代圣贤称之为“天”,在罗马天主教中被称之为“上帝”,在古印度仙人们称之为“梵”,在伊斯兰教中被称之为“阿訇”。这些文化或宗教都与一种强烈的归属感相吻合,并且终极目的是与之合一(天主教起初本无合一思想,但在后来的发展分裂中,也出现了合一思想)。唯独佛教是个特例(原始佛教),佛陀本人具有很强的批判且思辨的意识,对权威的本土文化产生怀疑,并作出客观考察,对于不可知不可体验的经验持中立态度。既然可感知可察觉的事物都非可靠(可依赖,可皈依),在经验之外的神秘岂能是可靠。所以,佛陀的思辨把人类的思想带入带到非唯心非唯物的新领域,明确了常见(唯心)下执着永生的苦以及断见(唯物)下执着永灭的苦。其实没有永恒的灵魂,也没有不变的肉体,他们之间相互纠缠而产生作用,没有谁也不能行,离开了谁另一方也无法启用。佛陀认为探讨那些不可知的或无法证明的理论和事物对生命状态的改变没有助益,所以他不回答当时流派热衷探讨的问题。

佛陀是通过生命的现象总结普遍的规律,如苦谛,集谛。然后根据这些规律找出了解决之道,如灭谛,道谛。这里有一个重点,佛陀必须有感知,有经历,有思辨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理,我们也一样,如果我们不被出生,没有五蕴的功能,就根本没有认知的可能性,没有认知,没有理解,没有思考,想从混沌无知中解开自己的生死之谜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五蕴虽是苦,但是没有五蕴更无法认识到苦,如果我们不能辩证的看待问题,一定会对生命产生消极心理,从而曲解佛法的真意。

在原始佛法中,佛陀的教导都是以启发反思的方式为群众解惑,从来没有讲:“只要相信我说的,你们就可以获得利益。”相反他鼓励弟子或居士不要轻易相信他说的话,而要去实践,去考察,去证明。这是佛法称之为智慧之学的重要特色,也是上座部佛法的特色。经讲“我今亦是人数”佛陀从来没说自己是受哪位大神的天启或神的使者,也从不说自己是神灵或神的化身,从而让别人无条件服从。

有了健康的色法,有了思辨的心法,我们已具备了随时随地修行的条件,可是修行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不同的观念、传统及信仰都会有不同的修行。对有些人来说,天天不上香对他来说就是折磨,所以,上香就是他的修行;穆斯林朝拜也是修行;基督教忏悔也是修行;对人的美好祝福也是修行。修行的方式如此之多,你要哪种修行呢?如果我们没有一个相对客观和正确的概念,又何谈修行?禅宗的“悟后起修”就是这个道理。

而佛陀对弟子修行次第的开示是:“先得法住,后得涅槃”。不深入事相的缘起,就无法了解事相的空寂。佛法离有无的中道才是最根本的导航,如果方向搞错,越努力也只会离目标越远。具体操作方式则是“如实观”,知苦生时生,灭时灭,正观世间集不起无见,正观世间灭不起有见。所以趁现在我们拥有健全的身心功能,赶快去探索、去发现、去证明吧。
2018.2.9

什么时候是修行的好时机?

古德云:「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我们改变不了过去的事情, 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唯有好好把握现在、今生的当下,此时此刻。从「上座部佛教」的立场,修行是要在平常生活中,去修八正道(戒、定、慧),以便可以启发正见的智慧,去观察有情生命的基本要素——蕴、处、界。

佛法以有情(人类)为本,有情是什么? 有情(人类)即由五蕴、六处、六界所构成的有机活动者。在《杂阿含经》中,处处提到佛常用「三处观」去观察有情身心的真相。论到佛陀对有情身心的「三处观」,即:五蕴观、六处观、六界观。

以下各举出三部《杂阿含经》为例:

(A)五蕴观: 《杂阿含经》卷第2(33)[0007b22-c11]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应于色病、苦生,亦不应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比丘!于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无常耶?』比丘白佛:『无常,世尊!』
『比丘!若无常者,是苦不?』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见有我、异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观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B)六处观:《杂阿含经》卷第13(304)[0087a08-18]

「若有说言眼是我,是则不然。所以者何?眼生灭故,若眼是我者,我应受生死,是故说眼是我者,是则不然。如是若色、若眼识、眼触、眼触生受若是我者,是则不然。所以者何?眼触生受是生灭法,若眼触生受是我者,我复应受生死,是故说眼触生受是我者,是则不然,是故眼触生受非我。」
「如是耳、鼻、舌、身、意触生受非我。所以者何?意触生受是生灭法,若是我者,我复应受生死,是故意触生受是我者,是则不然,是故意触生受非我。」

(C)六界观: 《杂阿含经》卷第17(465)[0118c24-0119a09]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罗睺罗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
佛告罗睺罗:『谛听,善思,当为汝说。罗睺罗!若比丘于所有地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实知,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亦复如是。』
『罗睺罗!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于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罗睺罗!若比丘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是名断爱缚诸结、断诸爱,正慢无间等,究竟苦边。』佛说此经已,尊者罗睺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结论】:佛陀以智慧观察五蕴、六处、六界,从不同的立场去分别,看到有情的各个侧面,主要是看到五蕴、六处、六界的无常、苦、空、无我,而破除众生的“我见”(邪见=苦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