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观学派之发展概况
般若思想被視為大乘思想的母胎。一般而言,「般若經」這個名目是相當籠統的,般若經從西元前一世紀左右開始 出現,這類經典一直至西元十世紀左右還陸續有新的結集出現。今天我們所看到 的般若經群,其實是長達十個世紀結集的結果。
原始的般若經是最早的型態,一般稱之為《八千頌般若經》,也就是漢地俗稱的 《小品般若經》,或道行系的般若經。印度人以「頌」作為記量書籍長短的單位, 在這一方面中國人則以「卷」為單位。一頌指的是「三十二個音節」,而所謂「八 千頌」,便是三十二個音節的八千倍。目前推斷《八千頌般若經》的初品為「根 本般若」,是般若經中最為古老的部分。
第二階段是發展的般若經,此時期的般若經篇幅迅速擴張,如一萬八千頌與二萬 五千頌,乃至最後的十萬頌,篇幅漸次浩瀚而思想也逐步複雜,因此要把握其中 的思想便不很容易。由是而有第三階段結集的出現。
第三階段則有濃縮的般若經出現。濃縮的形式基本上有二種,一種是把經文的要 義用詩頌的形式來表現,以方便持誦,如《現觀莊嚴論》(相傳為彌勒所作),以 幾十首詩頌的形式而把二萬五千頌般若經的要義表現出來。第二種是用散文形式 來撮其要義,其中最為著名的當是《心經》與《金剛經》。
第四階段是密教的般若經。隨著密教的崛起,也有新的般若經應運而生,此中如 《理趣般若經》即是。
中觀學的發展從龍樹開始直到西元八世紀,今天學者將如此長的發展過程分為 初、中、晚期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以龍樹及他的及門弟子提婆的思想為中心。《中論》是頌文形式的論書,一首詩分為四句,每句八個音節,共計三十二個音 節,傳統漢譯將這種三十二個音節的詩偈,仿其原初四句的形式而譯成五言詩的 形式,一首詩有四句,一句五字,每首偈共計二十字。這樣高度濃縮的語言形式, 其實已然埋下了日後在理解與詮釋上的諸多爭端,因為這種高度濃縮的偈頌體, 往往是讓人無法暢所欲言的,若是缺乏批註有時根本不知所云。
第二階段約在西元五世紀至七世紀中葉,這是中觀思想最多姿多采的階段,也是中 觀學派思想開始蓬勃發展的階段,其特色表現在對《中論》的批註上。第二期的中觀哲學是《中論》的批註時代,在批註過程裏,中觀思想也有進一步的開展。另一方面在思想背景上,那個時代也是唯識學派崛起蓬勃發展的階段。 中觀和唯識在此一階段裏是處於相互對抗的狀態,這也構成了此一時期中觀學發 展的主要特色。簡而言之,這個時期是一個中論的批註時代,也是一個學派意識相當濃厚的時代, 一方面有著中觀學派自家的分裂,一方面則是中觀與唯識兩大學派的相互較勁與 對抗。
第三階段 是中觀與瑜伽合流的階段。中觀與唯識合流的時期。以寂护与莲花戒师徒为代表,在藏区发展。
4.简述中观应成派与自续派的基本差异。
答:龍樹數代之后, 在把握龍樹所闡述的這一佛門的中道時,中觀派内部又出現了互有分歧的兩派。根據所述,我們可以概括出應成派和自續派在最根本的問題上所具有的异同。一方面,在關于世間萬法的“空性”這一問題上,兩派在絶對、終极的“胜義”上是一致的,而在相對的“俗義”上,二者的觀點却完全不同。應成、自續二派都以為胜義空性無遮,即都主張“(就胜義而言),没有絲毫真實存在的法”。但是,在世俗諦中是否也一切法無自性?兩家于此產生了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