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與大眾部的菩薩觀之異同

上座部與大眾部的菩薩觀之異同

菩薩正名:菩薩,即「菩提薩埵(bodhisattva)」的簡稱,義為「覺有情」,「上求菩提」就是「覺」,「下化眾生」就是「有情」。自利而言是顯示自己是個覺了真理的有情,利他方面則顯示精進地為覺悟其他有情而努力;前者以智力為主導,後者以大悲心為動力。「菩薩」這名字,初是佛陀成道前的尊稱,因為佛陀多生累劫修行中的身份,總得有個適當的稱呼,佛以求「無上菩提」為理想,與聲聞弟子以證入涅槃為目的大為不同,所以稱之為「菩薩」。「菩薩」也是勇於求道的一種態度和表現。

菩薩道思想的來源:佛陀成道後第二年,回祖國迦毗羅衛城,為了降服出身高貴而傲慢的釋迦皇族而顯神通,舍利弗因此與常隨的五百位阿羅漢來到佛前請示,佛陀全盤托出,從燃燈佛時代開始的漫長時間中,修行菩薩道至成佛的故事。(1)佛陀親身透過行菩薩道所成就的菩提智慧,是修行菩薩道最成功,最無可爭議的例子;「證悟」是唯一能究竟救度眾生,令眾生離苦得樂;而「大悲心」是達成此終極目彼岸的主要動力;依智慧菩薩度自己,依悲心菩薩利眾生;依智慧菩薩離苦,依悲心菩薩接受苦;如此依願以不同面貌出入輪迴生死,有時生為天人,有時作為轉輪聖王,有時生為畜生但也是王,如兔王、猴王、鹿王、象王等,甚至墮落地獄受苦…一系列多生多劫菩薩道修行實踐的故事,緊扣著佛陀的本生故事而展開。釋迦牟尼佛是由菩薩修菩提行而成的。這在佛弟子間無有異議。

兩系菩薩思想的相異處:
(一)本生故事中最重要是燃燈佛授記的傳說,四阿僧祗劫前,佛陀是一名叫善慧的婆羅門青年,以七朵蓮花供養燃燈佛,得到授記「將來必可作佛」。
大眾系從此得到啟發,其他有志學佛者,也可代入善慧的角色,重演故事;佛既不止一個,菩薩就不再是少數了。釋尊曾說有七佛--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2)即在佛陀成道以前,已先後有多佛出世,未來亦將有一彌勒佛出世,這是部派佛教的共同信念。
大眾部系在七個半佛上發揮,《入大乘論》:「青眼如來等,為化菩薩故,在光音天」,(3)說出世部認為東方有Mrgapatiskandha、Simhahanu、Lokaguru、Jnanadvaja、Sundara佛,南方有Anihata、Carunetra佛,西方有Ambara佛,北方有Purnacandra佛Mahavastu。(4)《大智度論》載:「過去未來今諸佛,一切我皆稽首禮。如是我今歸命佛,亦如恭敬三世佛。(5)」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皆有佛,佛與佛世界不但增加,更引起與菩薩之間的互相交流,往後發展到十方世界有無數佛與菩薩的名字,迅速傳播,並進入大乘佛法的時代。
上座部相當平實,《多界經》:「同時沒有二佛。」《中阿含經》:「若世中有二如來者,終無是處。(6)」《中部》與《增支部》也有同樣說明。上座部系的論師們繼承「二佛不能同時」的明確教說。當今只有釋迦佛。菩薩亦只承認有兩位,一位是尚未成就佛果前的佛陀,另一位則是將來下生成佛的彌勒菩薩。兩菩薩的共通點,除必需發大悲心,願利益有情外,必需被佛授記為「菩薩」。

(二)釋尊在本生故事中的過去身份問題,成就了「菩薩」之名。引起部派佛教的反應,論究菩薩修行項目,從發願到成佛要多少時間,經過多少階段,而最重要是菩薩是「異生-凡夫」,還是「聖者」?
上座系論師作出以「成就相異熟業」為菩薩的定論。《異部宗輪論》:「說一切有部本宗同義:…應言菩薩猶是異生。諸結未斷,若未已入正性離生,于異生地未名超越。」、「其雪山部本宗同義:謂諸菩薩猶是異生。(7)」因為本生故事中的菩薩,有時是畜生、甚至會墮地獄。現世的太子菩薩,結婚、生子、出家學外道修苦行。在菩提樹下未證悟前的定中還起貪、嗔、癡。菩薩若是聖者不會生於惡趣中、不會娶妻生子修苦行、不會未斷煩惱, 所以菩薩一定是「異生」,直到一念頓證無上菩提,才成聖者。上座系以現實的太子菩薩為本,去論及傳說中的本生菩薩。
大眾部系在南印的案達羅派認為,菩薩是聖者,聽迦葉佛說法而入「決定」,即證「離生」,等於本生故事內菩薩被授記時已是聖者,《論事》:「菩薩于迦葉佛之教語入決定。」、「菩薩因自在欲行,行墮處,入母胎,從導師修他難行苦行。(8)」聖者能依照自己的意願,結婚生子行墮處、投生三惡道、從異師修苦行,這就是難行且行的菩薩道,非煩惱或惡業所使的大悲心願行。《異部宗輪論》:「一切菩薩入母胎中,皆不執受羯刺藍、頞部曇、閉屍、鍵南為自體。一切菩薩入母胎時,作白象形。一切菩薩出母胎時,皆從右胁生。一切菩薩不起欲想、恚想、害想。菩薩為欲饒益有情,…隨意能往。(9)」最後身菩薩,雖入母胎,但不以父母精血為體和從右胁生等,說明菩薩身清凈,一切隨意自在生。與本生故事性質相近,充滿不可思議。但本生經中菩薩蒙佛授記,「決定」成佛的說法為多種大乘經所引用。上座系的覺音論師則認為,若接受了案達羅派的學說,將導致否定因果。

(三)上座部系持現實人間的有漏佛身觀,充滿親切感的,引申菩薩觀也是平實的,未成佛前的菩薩是「有漏異生」,直到修行將圓滿才一念證覺成無漏之聖者。
大眾部系持理想出世間的無漏佛身觀,傾向宗教色彩,充滿不可思議,此土的佛陀以外,十方世界亦有佛出世,世界無量,眾生亦無量,當然菩薩都同樣的多和理想化,菩薩初修是凡位,「入決定」後是聖位,能乘願往生何趣行菩薩道。是容易被接受的,但跟其他有神信仰拉近了距離。

上座部與大眾部菩薩觀相同處:
(一)皆源於佛陀的本生經與未來彌勒菩薩成佛思想。
(二)要行菩薩道,必需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而且必通過利樂無量無邊有情,實踐菩薩道至圓滿,方成正覺。
(三)圓滿「菩提心」,最重要的是大悲心和智慧。
(四)菩薩無論在信心、行願、精進、大悲和所證功德方面,都是聲聞、獨覺所無法比擬的。
(五)圓滿菩薩道,能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智、四無畏智、十八不共佛法等無量佛果功德。

註:
(1)林欣《上座部佛教的菩薩道思想》http://dhamma.sutta.org/books/mxd-ncfjdpsdsx.html
(2)《長阿含經》〈大本經〉中記載:
(3)《入大乘論》卷2,大正32,46上
(4)(《大事》)Vol.1 P.121-123
(5)《大智度論》卷9(大正藏25,126上)引《長阿含經》
(6)《中阿含經》卷47載
(7)《異部宗輪論》(大正49,16上至下)
(8)《論事》(南傳57,366-371、58,435-437)
(9)《異部宗輪論》(大正49,15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