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緣起支之順生門與還滅門的獨特意義 十二因緣、十二緣起,也叫十二有支。源出《阿含經》,包括無明、行、識、名色、六處(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十二支,所以稱為「十二有支」。 「緣起」的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依「緣起」-因果中的必然理則,產生「緣生」-因果中的具體事相,說明眾生由於「無明」的蒙昧,「愛」的染著,「生死識身」即不斷的相續,不斷的流轉於生死苦海。苦因、苦果,一切在沒奈何的逼迫中,成為「純大苦聚」,這即是有情的一切。 以下從「無明」到「老死」,十二個因果環節中,說明使有情不得出離輪迴苦海的根源: 上列有情「十二支」,依「緣起」-因果中的必然理則,「無明」為因。依「緣生」-因果中的具體事相,產生「行、愛、取、有…等」錯誤的執取苦果,引致相續不斷的三界輪回。像時針一樣,從一點鐘走到十二…沒法停止的繼續向前…又從一點鐘走到十二…又再從一點走…,因果相續,無始無終的,永沒了期。 但佛教非定命論,佛說只要努力,一切都有改變的可能。佛教之談輪回,不只是勸人止惡業培福德,更是有一最終極的目標,就是破輪回、斷生死、證涅槃成佛。佛教在世俗諦方面雖不否定輪回,但在勝義諦方面還肯定是要破輪回的。 「十二有支」輾轉相依而得立。若去其一,二不能立;若去其二,一亦能不立。所以順觀得生的「十二有支」,是從「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說明了有為法中,有生有滅的流轉現象,如何成為有情的「純大苦聚」。只要逆觀「十二有支」,看到苦因有還滅消亡的可能,從此努力修行,就是「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所謂無明滅即行滅,…純大苦聚滅。」涅盤成立於生死苦惱逼迫的取消。開示了無為法中,不生不滅的涅盤真相。 這還滅的原理,還是不出緣起的,從緣起論的「順生」邊而知世間法,又以緣起論的「還滅」邊而了出世間境,即從『順生門』的「緣此故彼起」,倒行逆施為『還滅門』的「無此故彼不起」。依「緣起」顯示「緣生」的事相;又依「緣起」顯示「涅盤」的境界。把『十二緣起支』之『順生門』與『還滅門』間,順觀或逆觀的獨特意義,從因果現實中顯示出來。 參考:1.水野弘元《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十二起緣的內容) 2.上座部佛教講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