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緣起支之順生門與還滅門的獨特意義

十二緣起支之順生門與還滅門的獨特意義

十二因緣、十二緣起,也叫十二有支。源出《阿含經》,包括無明、行、識、名色、六處(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十二支,所以稱為「十二有支」。

「緣起」的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依「緣起」-因果中的必然理則,產生「緣生」-因果中的具體事相,說明眾生由於「無明」的蒙昧,「愛」的染著,「生死識身」即不斷的相續,不斷的流轉於生死苦海。苦因、苦果,一切在沒奈何的逼迫中,成為「純大苦聚」,這即是有情的一切。

以下從「無明」到「老死」,十二個因果環節中,說明使有情不得出離輪迴苦海的根源:
(一) 無明︰即無知,對緣起、四諦、八正道的道理無知,沒有正見。
(二) 行︰即因無明而產生錯誤三業。身、口、意的行為和行為完結後的潛在影響力,亦稱三業。
(三) 識︰即六識,是「認識作用」或「認識主觀」而言。此是認識主觀(內容)的六識。《阿含經》中,將「緣識有名色」的識,分為三種︰(1)入胎的識,(2)在胎的識,(3)出胎後的識。原始佛教中的識乃指入胎、在胎、出胎後三者而言。
(四) 名色︰乃指識之所緣的六境(色、聲、香、味、觸、法)。亦即緣起經中所言「內識身,外名色」的名色一詞。
(五) 六處(六入、六入處)︰指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意即感覺、知覺的能力。 (六) 觸︰即根(六根)、境(六境)、識(六識)三者的和合,「根」接收「境」產生「識」,識是有感覺與知覺而生認識的活動。
(七) 受︰是「感受」。和五蘊中的受相同,指苦樂等感受。都是「觸」後產生的主觀性苦樂感受,「主觀」緣於過去的三業所留下的潛在影響力所影響。
(八) 愛︰即渴愛,意指激烈的欲求。緣「觸」而起的主觀性苦樂感受,產生趨樂避苦的強烈欲求,即是愛。可分為色愛以至法愛的六愛,或欲愛、有愛、無有愛的三愛。
(九) 取︰有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等四取。因「愛」而做出趨樂避苦的種種抉擇行為。
(十)有︰即一切的存在。指來自「取」的殘留餘力,是過去行為蓄積成了習氣,也影響著未來的性格發展。
(十一)生︰以「有」(有情的天生素質)為基礎,而有新的經驗產生。指有情生於某一有情的部類,或指日常生活有某種經驗產生。總之,二者均是自「有」產生新的「生」。
(十二)老死︰代表一切的苦惱。因為在緣起經中,「老死」之後會加上「愁、悲、苦、憂、惱」。

上列有情「十二支」,依「緣起」-因果中的必然理則,「無明」為因。依「緣生」-因果中的具體事相,產生「行、愛、取、有…等」錯誤的執取苦果,引致相續不斷的三界輪回。像時針一樣,從一點鐘走到十二…沒法停止的繼續向前…又從一點鐘走到十二…又再從一點走…,因果相續,無始無終的,永沒了期。

但佛教非定命論,佛說只要努力,一切都有改變的可能。佛教之談輪回,不只是勸人止惡業培福德,更是有一最終極的目標,就是破輪回、斷生死、證涅槃成佛。佛教在世俗諦方面雖不否定輪回,但在勝義諦方面還肯定是要破輪回的。

「十二有支」輾轉相依而得立。若去其一,二不能立;若去其二,一亦能不立。所以順觀得生的「十二有支」,是從「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說明了有為法中,有生有滅的流轉現象,如何成為有情的「純大苦聚」。只要逆觀「十二有支」,看到苦因有還滅消亡的可能,從此努力修行,就是「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所謂無明滅即行滅,…純大苦聚滅。」涅盤成立於生死苦惱逼迫的取消。開示了無為法中,不生不滅的涅盤真相。

這還滅的原理,還是不出緣起的,從緣起論的「順生」邊而知世間法,又以緣起論的「還滅」邊而了出世間境,即從『順生門』的「緣此故彼起」,倒行逆施為『還滅門』的「無此故彼不起」。依「緣起」顯示「緣生」的事相;又依「緣起」顯示「涅盤」的境界。把『十二緣起支』之『順生門』與『還滅門』間,順觀或逆觀的獨特意義,從因果現實中顯示出來。

參考:1.水野弘元《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十二起緣的內容) 2.上座部佛教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