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之感想
佛弟子以正見,知曉的空與緣。果中無有業,業中亦不存果,兩者互相都是空。雖然兩者互相都是緣起而性空的,但是離了業,又不會有果報的。
「譬如烈陽、水滴、旱草,三者都不含火種,但火事實能從此等材料緣聚而生出火苗,甚至於毀掉廣闊的森林。」
如是果不於業中,亦非於業外,業亦不存果中;果中亦無有業,但實在可由於業的條件和而生出果。猶如因烈陽、水滴、旱草而有火之果。
業力緣生法,唯佛能徹知,微細複雜,緣聚而起,可小可大,小莫小於水滴,日久漸溢滿,汪洋大海,也是川流匯成,所以莫因善小而不為,也莫因惡小而為之。
沒有人逃脫得了業力的果報。
「目犍連尊者,解脫的阿羅漢,在最後一生仍受報,被活活打死,當然聖者受報與凡夫境界不同。」
然而業也非定命論。因為業力也不離緣起的作用,業力本身也是空性,誠懇懺悔改過,並努力製造新而善的因緣,定可改善往昔所造諸惡業的。。
「阿帕般利是一個妓女,皈依了佛,而淨化了的她自己,也證得阿羅漢果。」
《雜阿含經》卷33(九三〇)[0237b21]
摩訶男白佛:「世尊!此迦毘羅衛國安隱豐樂,人民熾盛,我每出入時,眾多羽從,狂象、狂人、狂乘常與是俱。我自恐與此諸狂俱生俱死,忘於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我自思惟,命終之時,當生何處?」
佛告摩訶男:「莫恐,莫怖,命終之後,不生惡趣,終亦無惡。譬如大樹,順下、順注、順輸,若截根本,當墮何處?」
摩訶男白佛:「隨彼順下、順注、順輸。」
佛告摩訶男:「汝亦如是,若命終時,不生惡趣,終亦無惡。所以者何?汝已長夜修習念佛、念法、念僧,若命終時,此身若火燒,若棄塚間,風飄日曝,久成塵末,而心意識久遠長夜正信所熏,戒、施、聞、慧所熏,神識上昇,向安樂處,未來生天。」
時,摩訶男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即我等學佛、行善布施,時時憶念三寶,如果不幸於意外中死亡,也不用恐懼,不會往生惡趣中的。因大樹會順著斜勢倒下,河流會順低勢流下,長夜修習念佛、念法、念僧,心意識已於久遠中,長養正信,並綿綿熏習戒、施、聞慧。所以識會上昇,往生於安樂處。此即是習性的熏習功用。
所以一定要用功,今生智低慧少是前世沒用功,今生能學佛修行實是不幸中的大幸,希望亡羊未晚!感 佛恩!也感謝過去現在未來所有師長同修的共同努力,才能成就這學佛的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