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的“原子論”

經部的“原子論”

原始佛教時期的基本思想是“業感緣起”說。透過“業感緣起”說而陳列出“十二因緣”的十二種相數,揭發有情生命流轉之基本規律。這就是原始佛教之唯識思想的當開端。

十二因緣 Dvādaśāiga-pratityasamutpāda:(1) 無明 Avidyā, (2) 行 Saṁskāra, (3) 識 Vijñāna, (4) 名色 Nāmarūpa, (5) 六處 Saḍāyatana, (6) 觸 Sparśa, (7) 受 Vedanā, (8) 愛 Tṛṣṇā, (9) 取 Upādāna, (10) 有 Bhava, (11) 生 Jāti, (12) 老死 Jarāmaraṇa. 在十二因緣中的第(3)相數“識”,就是生命流轉的主因。廣義地說, 此識就是第八阿賴耶識,如來藏,成佛的種子。狹義地說,它是具有攝受善惡業感果報的功能。 因“識”既能夠主導入胎時的作用,又能在每一期生命中,具有執受有情色身的功用。從另一方 面講,一切的有情生命體,於任何時候都不能離開生命的主體“心識”,因為一切的生命體都倚賴於精神與物質所結合而生存。

而關於有情生命,在《阿含經》中只談到六識,仔細分析,則發現六識不能恒集精神與物質的本質,只是對精神物質給以了別與心理感受。經量部認為孤立、分散的原子不能成為認識的對象,固然不能使人產生知覺,只有原子在無間隙的結合、積聚時,才能成為認識的對象。即個體原子是超感覺的,諸如對象、感官、光、精神集中等分開來,皆不能產生認識,但是當它們聚在一起活動時,就會產生認識。
當眾原子積聚在一起時,就會產生兩種作用:(1)在認識中投入自身的形象。(2)成為產生認識的原因。具有這兩種作用,就能成為認識的對象。然導致承認正確的認識,就意味著感覺與事實的一致。同時,也承認物質世界的獨立存在。

另外,《增一阿含經》Aṅguttara41曰:食有四,“一搏食,二樂食,三念食,四識食。”四食中 “念食、識食”皆蘊含著唯識思想的潛流,因為“思、識”二食對於生命的延續起著重要的作用。
思食:思即意思,謂第六識思於可愛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潤益諸根,如人饑渴,至飲食處,望得飲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第六識即意識也。)
識食:識以執持為義,即第八識也。由前三食勢分所資,能令此識增勝,執持諸根,故 名識食。(第八識即藏識也。按翻譯名義注釋雲:識食,地獄眾生及無色界中無邊識處天等,皆用識持,以為其食。)
《成唯識論》卷四記載 Vijnaptimatratasiddhi: 食有四種:…三思食,又作意念食。於第六意識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滋長相續諸根。
《大乘義章》卷八曰:“過去業思,是其命根,令命不斷,說為思食。若如是者,一切眾生所有壽命,皆由往思,不應言無。或當應以彼現在思想而活命者,說為思食。”
四識食,有漏識由段、觸、思三食之勢力而增長,以第八阿賴耶識為體,支持有情身命不壞者,如無色界及地獄之眾生以識為食。

結論是,“原子論”是印度哲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宇宙一切法的最少單位是“原子”,即原子聚合是組成物質的基本條件,物質世界獨立存在,當一定數量的原子積聚在一起,並能與對象、感官、光、精神集中等,產生認識作用;這種認識或是正確的,即感覺與事實是一致,能使眾生走向清凈境界;這種認識或是不正確的,即意味著感覺與事實非一致,這使眾生誤墮煩惱境界。在《阿含經》中談到的六識,只是對精神物質給以了別與心理感受,不能恒集精神與物質的本質,沒有成就生命相續的完整條件。而思食生希望之念以滋長相續諸根;識食是地獄眾生及無色界中無邊識處天等,執持為食,令此識增益;倆者都助成恒集精神與物質的本質,乎合成就物質與精神混合的有情生命相續完整條件。因“業感緣起”而引發有情生命流轉之唯識思想才能展開。

惟家 合什

「原子論」的唯識哲學思辨

「原子」的觀念可以追溯至古希臘和古印度,也有認定其開創者為印度耆那教《原子論》的作者大雄(公元前六世紀),同時期的六師外道,正命論者和順世派所倡導的「元素」思想也與《原子論》有關;後來,印度哲學界的正理派和勝論派,發展出微細的原子組合成複雜的物質或物體,如地、水、火、風四大等;而部派佛教時期也應用了極微學說和色聚理論。

《原子論》是印度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原子的含義從「不可分割」至「真空」或「虛空」的狀態,內容大致是認識的對象是無間隙的原子聚合,而孤立分散的原子則無體,至少肉眼看不見;某程度上影響了經量部套用於三世之中,前者為現在實有,後者相當於過去或未來皆無體;又從原子聚合衍生出「能」與「所」的關係,即我為能知一切現象,一切現象為我所知。

經量部一方面從發揚「三世實有,法體恆有」的有部分出,另一方面又受大眾部「現在實有,過未無體」的影響,形成了「細心識」的哲學理論。「細心識」在物理層面,能否從生命的極微化演變出來尚未確定,但於哲學層面,如相信因果,就必須對人生所作的種種思想和行為負責,因為物質與精神會因而形成一股力量;乘著經量部的「細心說」,唯識學選擇了以「種子」作為這股力量的代稱。

佛教「無我」與「輪迴」的矛盾,到部派時期仍未確切地釐清,「諸法無我」是佛教的法義之一,可是承認無我便失卻了輪迴的載體,更令因果的邏輯難以支撐;一些部派如犢子部還提倡「有我論」;世親菩薩在《俱舍論.破我品》中說:「由我執力諸煩惱,三有輪迴無容解脫」,即明白「無我」才能在輪迴中解脫;最後,唯識學把這些理論歸納在「種子熏習」的見解中,種子既可以代替人我成為因果的載體,也可以透過熏習把業力流轉於無窮的生命裡。以下略述各部派對人我的觀念:

大眾部:建立「根本識」為諸識的根源,又名「細意識」,前六識稱為「粗意識」。
上座部:以「九心輪」的心路歷程來體現人生;最初及最後的「有分心」貫徹生死。
化地部:建立剎那生滅的「一念蘊」,持續一生的「一期生蘊」,隨著生死流轉、從無間斷,直到解脫生死後捨離的「窮生死蘊」。
有部:建立「假名我」,眾生依現有的執受假立每期生命有延續或移轉的可能;以「無表色」為作善、惡業後,產生一種無形相的物質,引來生果報的功能。
經量部:建立一味相續的細蘊「一味蘊」、「勝義補特伽羅」及「細心」,為生命流轉能附帶記憶與經驗;具物質和精神概念的「種子」引業力和輪迴。
犢子部:建立不可說的、非即蘊非離蘊的「補特伽羅」,意譯為「數取趣」,指有相續不斷的我體,做業感果,在五趣中輪迴不息。
正量部:以「不失法」作譬喻,認為「不失法如卷,業如負財物」。
分別說部:「心相續」即一系列的意識,前識滅後識起,形成「意識流」。
銅鍱部:建立「有分識」,成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生死之根本因;一切心識作用依其而起,作用止息,回復平靜,也回歸「有分識」。

參考文獻: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臺灣: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74
MC6212講義《第一講:唯識學思想之源演》
釋印順《唯識學探源》北京:中華書局,2011
維基百科《原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