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菩提心

初菩提心

『又一是者一大事因緣故。』
云何為「一」?一實不虛、一道清淨、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故。
云何為「大」?其性廣博多所含容,大智大斷大人所乘,大師子吼大益凡聖。「事」者?十方三世佛之儀式,以此自成佛道、化度眾生。
「因緣」者?眾生以此因感佛、佛以此緣起應。
「又是者」?不可言三不可言一、不可言非三非一而言三一,故名不可思議是也。「又是者」?非作、法非佛非天人脩羅所作,常境無相、常智無緣,以無緣智緣、無相境,無相之境、相無緣之智,智境冥一、而言境智,故名無作也。「又是者」?如《文殊問經》云:『破一切發名發菩提心,常隨菩提相而發菩提心。又無發而發、無隨而隨,又過一切、破過一切、隨雙照破隨,名發菩提心。』

又前三,是「上、中、下」智所觀,後一是「上上」智所觀。前三是「共」,後一是「不共」。前三「淺近曲」,後一「深遠直」…前三是「小中大」,後一是「大中大、上中上、圓中圓、滿中滿、實中實、真中真、了義中了義、玄中玄、妙中妙、不可思議中不可思議。」若能如此簡非顯是。體權識實而發心者。是一切諸佛種。

譬如金剛從金性生。佛菩提心從大悲起。是諸行先,如服阿娑羅藥先用清水。諸行中最,如諸根中命根為最,佛正法正行中此心為最。如太子生具王儀相,大臣恭敬有大聲名。如迦陵頻伽鳥[穀-禾+卵]中鳴聲,已勝諸鳥。此菩提心有大勢力,如師子筋弦、如師子乳、如金剛槌、如那羅延箭,具足眾寶,能除貧苦,如如意珠。雖小懈怠、小失威儀。猶勝二乘功德。

《寶梁經》云:『比丘不修比丘法。大千無唾處。況受人供養。』
六十比丘悲泣白佛:「我等乍死不能受人供養。」佛言:「汝起慚愧心善哉善哉。」
一比丘白佛:「何等比丘能受供養。」佛言:「若在比丘數修僧業得僧利者。是人能受供養。四果四向是僧數。三十七品是僧業。四果是僧利。」
比丘重白佛:「若發大乘心者復云何?」佛言:「若發大乘心求一切智。不墮數不修業不得利。能受供養。」
比丘驚問:「云何是人能受供養。」佛言:「是人受衣用敷大地。受摶食若須彌山。亦能畢報施主之恩。當知,小乘之極果,不及大乘之初初。」

又《如來密藏經》說:『若人父為緣覺而害,盜三寶物,母為羅漢而污,不實事謗佛,兩舌間賢聖,惡口罵聖人,壞亂求法者,五逆初業之瞋,奪持戒人物之貪,邊見之癡,是為十惡惡者。若能知如來說因緣法,無我人眾生壽命,無生無滅無染無著本性清淨,又於一切法知本性清淨,解知信入者,我不說是人趣向地獄及諸惡道果。』何以故?法無積聚,法無集惱,一切法不生不住,因緣和合而得生起,起已還滅,若心生已滅,一切結使,亦生已滅,如是解,無犯處,若有犯有住,無有是處。如百年闇室,若然燈時,闇不可言我是室主,住此久而不肯去,燈若生闇即滅,其義亦如是。

此經具指前四菩提心。
(一)若知如來說因緣法,即指初菩提心。
(二)若無生無滅指第二菩提心。
(三)若本性清淨,指第三菩提心。
(四)若於一切法知本性清淨,指第四菩提心。
初菩提心,已能除重重十惡。況第二、第三、第四菩提心耶!行者聞此勝妙功德,當自慶幸,如闇處伊蘭得光明栴檀。

理即者。「一念心」即如「來藏理」,「如」故即空、「藏」故即假、「理」故即中,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議。一切心亦復如是,是名「理」即是「菩提心」,亦是理即「止觀」。即寂名止,即照名觀,名字「即者」。理雖即,是日用不知,以未聞三諦全不識佛法,如牛羊眼不解方隅。或從知識或從經卷,聞上所說一實菩提,於名字中通達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是為名字即菩提,亦是名字止觀。

舉要言之,此「心」即具「一切菩薩功德,能成三世無上正覺。」若解此心,任運達於「止觀」(無發無礙即是「觀」、其性寂滅即是「止」),「止觀」即「菩提」。「菩提」即「知一切法皆是佛法」。

而淺近非教正意也,先約苦諦升沈世間簡耳,次約四諦智曲拙淺近簡耳,次約四弘行願,次約六即位,展轉深細方乃顯是。有志有德方乃致之,豈如世人麁淺浮虛,競執瓦石草木妄謂為寶,末學膚受太無所知。

惟家 合什

參考:《摩訶止觀》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