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 『世』者為三。一.五陰世間。二.眾生世間。三.國土世間。既有實法,即有假人。假、實正成,即有依報,故名三種世間也。世是隔別,即十法界之世、亦是十種五陰。十種假名,十種依報。隔別不同。間是間差,三十種世間差別,不相謬亂。各各有因,各各有果,故名為法。各各有界畔分齊,故名為界。今就一法界,復有十法,所謂如是相性究竟等,十界即有百法,十界相互則有千法。如是等法,皆是因緣生法,六道是惑因緣法,四聖是解因緣法。《大經》云:『無漏亦有因緣,因滅無明,即是三菩提燈。是諸因緣法,即是三諦。』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故明十種法界、三十種世間。即是所觀之「境」也。此境復為二。所謂自、他。他者,謂眾生佛。自者,即心而具。如《華嚴》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由心造。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華嚴》云:『心然、佛亦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豈不各各具三諦境耶。 『音』者。即十法界口業之機也,界既不同,音亦有異。眾生各有三業,何意但觀音?通論皆得:常念恭敬,得離三毒即是觀世音。禮拜供養,所求願滿即是觀世身。 『觀世音』者。舊釋此義為六。 今明,若如前六義,皆遍有所舉。若依釋論,其義即圓。何以故?「出入息」是身行覺觀、是口行受為心行,心覺觀故,尚具三業,何況…發音成聲而不備三業耶!但舉一「觀」,即備三應;但舉一「音」,即備三機。而凡情謂,聲彊智利,逐物標名,圓義往推,悉皆具足。 惟家 合什 參考:《觀音玄義》卷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