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聖人體無」之意涵

王弼的玄學,屬溫和派,強調「自然」與「名教」的聯繫,協調「外在生存環境」與「內心精神生活」。王弼,以為「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在「有、無」問題上,他基本觀點是──「道」涵蓋「有」與「無」,雖貴無,但不賤有。「無也者,開物成務,無往而不存者也。」因為有與無是一體二面的互相依待的本與跡關係。

弼曰:『聖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不說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無所不足。』(1)
王弼認為,無者誠萬物之所資也,聖人和普通人的根本不同點,就在於聖人天生有非凡的智慧,可以完全體會本體的「無」。他認為道為無,此「無」是無形無象之道的本體,「有」是有形有象之跡的現象。有形有象的東西依賴無形無象的本體才能存在,所以道之無,是不可以言說,而只能以行動實踐表現出來。原因是言詞有限,不能盡意,故孔聖不說也,安然受之,承受一切,一心以體會「道」之境界,忘我地行事於惠民的實踐中,成就一切。以身教示範影響身邊人,是教育最高之境界,也就是聖人之境界。老子雖規勸之於亂世不可為,而其亦默默行之。老子對「道」寫下五千言,滔滔表述所體會的「無」,雖是精粹,堪為人師,觀此恒言「無」之舉,卻正正顯示他自身仍處在「有」的境界中,未能真正活出以無為道的聖人境界。

儒者認為「萬物終始,各有其位和本份。(2)」故聖見道而不言,順自然以仁德慧命無私地承擔之,是「樂天知命,故不憂。(3)」從造諧境界說,老莊皆不及聖,是魏晋人一般論調。「道」是可知的,但「道」的「本體」是超言絕象的存在,不可作感性認識的對象,也不可作理性認識的對象。

王弼說聖人體無,以無為用,但此無非指遠離世間冷暖人倫而空虛無情的無。因為「道」必涵蓋「有」與「無」,只是貴無,卻不賤有。有與無是一體二面的互相依待關係,即二者缺一即離「道」。
弼與不同,以為『聖人茂於人者神明也,同於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體沖和以通無,五情同故不能無哀樂以應物,然則聖人之情,應物而無累於物者也。今以其無累,便謂不復應物,失之多矣。(4)』
王弼認為,聖人心力雖比常人強大,但情感亦同於人,聖人最神最大智慧之處就是只應物而不累於物,即智者聖人必具五情,而非無喜怒哀樂之情,實是有喜怒哀樂之情卻無喜怒哀樂累之非凡情商而已。

聖人這樣的,物未來前不渴慕其來,物去後不眷戀其去,是一種無欲無求的無私境界,是一種愛的能力。吻合「安土敦乎仁,故能愛。(5)」之見解。「仁」是人與人之間感通之情,聖人也是人,故必有之,但其神在能圓融地協調了「外在生存環境」與「內心精神生活」。

從聖人體無與聖人情無分析中,明顯看到王弼的思想是「自然」與「名教」之柔合。

參考:
(1)佛教與中國文化第六講講義
(2)《三國志•魏書•鍾會傳》https://ctext.org/text.pl?node=603245&if=gb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註釋:
(1)《三國志•魏書•鍾會傳》載…時裴徽為吏部郎,弼未弱冠,往造焉。徽一見而異之問弼曰:『夫無者誠萬物之所資也,然聖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無已者何?』
(2)《繫辭•上》
(3)《繫辭•上》
(4)《三國志•魏書•鍾會傳》載…弼與鍾會善,會論議以校練為家,然每服弼之高致。何晏以為『聖人無喜怒哀樂』,其論甚精,鍾會等述之。
(5)繫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