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微笑之意涵

中國禪宗源於拈花微笑的典故。《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說:一日,佛陀行化至靈鷲山,時有大梵天王,為令今生、後世眾生獲得利益,以金婆羅華獻佛, 捨身為床座,恭請佛陀為眾生說法。世尊登座拈華示眾,與會百萬人天大眾皆面面相覷,無法會意。唯有迦葉尊者當下靈犀相應,破顏微笑,於是佛陀開口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如是,禪在“拈花微笑”——師徒心意刹那交會之間傳了下來。
佛陀拈花,迦葉微笑,這是無言說教,以心印心。此中不僅顯示了禪之妙道,也把佛法的精髓根本淋漓至盡的彰顯了出來。佛佛道同,雖然每尊佛示現度眾生的時候都會有講經說法,都會有教化弟子們的事蹟,但要理事圓潤的看待方不溺於境。《金剛經》中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以,佛陀拈花是一切事相的一個代表性的動作,迦葉微笑是佛法無相無不相的彰顯。佛法的究竟是般若智慧,它無形無相,但應用自如,千江有水千江月,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詮,所以說“若有一物即不中”,藉由拈花微笑的弦外之音,來啟發眾生本具之智慧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