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業」的歷史演變與「唯識」的關係

「業」是從心理活動所構成的,當某一念頭生起好幾次,便有一個肯定的發展趨向,於是透過身、口、意作種種造作,而產生「業力」,佛教認為作業必受報是輪迴的邏輯,但作業與受報之間的時間有長短,假如眾生的生命結束後,即六識(眼、耳、鼻、舌、身、意)也會停止,若業還未報,理應有一個記錄;世友菩薩在佛滅後三百年,以「無表色」來解說這情況,先說「表色業」,即「有表色」的業,是能表現出來給看見的,例如殺人見血;而「無表色」則是隱藏的殺人記錄,發生過的事情不會因為已經過去而不存在,反而會永遠地為這作業者記錄著,待成熟後,受報的業力就會表現出來;在佛滅後四百年,佛教進一步把這個記錄稱為「根本識」,又名「細意識」,把前六識稱為「粗意識」,而由於佛教的理念本為「無我」,所以把連續不斷的生滅,客觀地稱為「窮生死蘊」,即無窮無盡的生生死死;至佛滅後八百年,無著與世親兩位菩薩,在彌勒時期所傳的唯識理念,以「阿賴耶識」緣起說,深入地解說「業感緣起」及「生死輪迴」的道理,而唯識學的普及,使「阿賴耶識」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無著菩薩的阿賴耶識是依據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的「種子變現」唯識學,以「一切種子識」為本,即論中所述「種子識不一不異」的「不異」作為阿賴耶種子統攝諸法的根據。

世親菩薩的阿賴耶識是依據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的「分別變現」唯識學,以「三類分別識」為本,即論中所述「種子識不一不異」的「不一」作根據;把唯識分為唯識相、唯識性、唯識位三類:

一,「唯識相」即現象界,指在唯識相中含藏三種能變,使人能識別或變現諸法:
1. 「異熟能變」是指第八阿賴耶識,含藏著的(業)種子產生「異時而熟」(前因與後果不同時)或「異類而熟」(例如善因感無記果)等情況;
2. 「思量能變」是指第七末那識,即從阿賴耶識執着有我(我慢、我癡、我見、我愛)而出現;
3. 「了別能變」即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能了別粗顯的世間境象。

二,「唯識性」即三性(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三,「唯識位」即五果位(資量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究境位)

到世親菩薩以後的安慧(AD475至555年)和陳那的弟子護法(AD530至561年)又分出「無相唯識」與「有相唯識」,他們對現象界的見解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