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Chinese

印度佛教的没落与异地兴起

公元七世纪后,佛教在印度本土非常困窘,一方面佛教越来越受到印度教的影响,注重咒语以及神秘仪式。另一方面,佛教的诸多卓越思想,为印度教所吸收,佛教逐步丧失自身特色。
然而,对佛教最沉重一击是外来的,再伴随政治上的分裂,就使印度易于遭受征服。阿拉伯人的入侵使佛教遭受灭顶之灾,他们粉碎了僧院,杀戮了千万僧众,废除了禁欲主义。

佛教在印度灭亡的自身原因

佛教在古印度经历了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后,却在其发源地印度悄然灭亡,由于印度自古是个不重视历史记载的国度,因此我们很难从史料中直接看到佛教灭亡的记录,但从佛教思想的不断演变,以及印度民众信仰的改旗易帜,乃至印度教的骤然复兴中窥视其一二。近代学者们对其研究的结论也众说纷纭,但是所有观点无外乎两个方面,即内因、外缘。若从内因来说,重要有以下三点:
一、专注理论玄谈,忽略实践入世。

《中论》中的"八不中道“思想

“八不中道”思想

所谓八不,即不生不灭(从实体方面看)、不常不断(从运动方面看)、不一不异(从空间方面看)、不来不去(从时间方面看)。

缘起性空

缘起性空,是佛教最核心的理论。

缘起性空的意思是指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宇宙本身都是由各种因素组合而成的,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不依赖其它条件而独立存在,这个叫缘起(也叫缘生,也就是依因缘而产生的意思)。

由于任何事物都是各种其它因缘组合而成的,那么这个事物就没有它独立的自性,或者也可以说,任何事物的性质都是不确定的,会随着因缘的变化而变化,因为没有确定的自性,所以叫自性空,简说为性空。

說一切有部談及的「業力」

課文第六講提到有關「業力」,在部派佛教時期,說一切有部有較深入的闡述,讀後令我產生一些感想。「業力」為輪回的主要因素,隨著佛教的發展,人們對它的瞭解越見細緻。早在《阿含經》時期分兩種業,後來成三種,部派時期更細分為五種:

二業:思業(意業)及 思已業(身業、語業)

三業:身、語、意三業

五業:
身業
1. 身表業(形色)
2. 身無表業(身表業的餘勢和影響力)

RM101 研究理论和方法学

中文硕士、博士班全体同学

本校将从9月24日起,每逢星期五,下午二时正,为本学年中文硕士、博士班学生首次开办一系列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课程。 请参阅附件:此课程的流程表,讲师和讲题的安排。

1. 法庆博士 9 月 24 日 & 10 月 8 日 (1)浅谈佛学研究方法: 佛法研究的趋势(2)论文格式说明

简述圣严“中华禅”的特色

所谓“中华禅”,是指传承中华民族的禅修,亦即华人的禅修。圣严法师也说明其法脉是继承自中国禅宗的两个系统——一个是曹洞宗,一个是临济宗。这两个系统属于中华民族而且是汉传佛教里最主流的,就是禅佛教。此外,他也同时参考了日本、韩国越南的禅法,甚至包含了西藏的次第修法、南传内观法门、再将其重新整理,成为汉传佛教传统禅法之后的再发展。因此,圣严法师认为,此系统在承袭传统禅法之外又具有创新的成分。

“如来禅”与“祖师禅”主要区别何在?

祖师禅:不立文字祖祖本传之禅也,对楞伽经所说之如来禅而立此称。即以如来禅为教内未了之禅,以祖师禅为教外别传至极之禅。如来禅:又名如来清净禅。楞伽经所说四种禅之一。如来所得之禅定,即首楞严定也。依此禅定穷究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之大涅槃,而起无作之妙用,别于外道二乘菩萨所得之涅槃,谓之如来禅。

试述宗杲在临济宗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

宗杲在临济宗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在于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参悟方式——看话禅。所谓“看话”,指的是参究“话头”,而所谓“话头”,指禅宗公案中禅师的答话。在宗杲的看话禅中,此话头特指“狗子无佛性话”和“竹篦子话”等。其中“狗子无佛性话”在《大慧语录》中出现得最多,也最能反映其禅法的风格。

菩提达摩的“二入四行”论对于理解中国禅宗有什么影响?

《二入四行论》是研究和了解菩提达摩禅法思想的重要典籍,学术界也一直以此论来探讨菩提达摩的禅法内容。此论集中反映菩提达摩的禅法思想,对后世尊菩提达摩为初祖的禅宗具有深远的影响。二入指理入和行入。“理入”是借助教法,从理论上体悟佛法的要旨。“行入”,指四类具体的实践,即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之行。行入是在“理入”的基础上,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切实体会解脱道的利益和殊胜。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