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Chinese
缘起性空,是佛教最核心的理论。 缘起性空的意思是指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宇宙本身都是由各种因素组合而成的,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不依赖其它条件而独立存在,这个叫缘起(也叫缘生,也就是依因缘而产生的意思)。 由于任何事物都是各种其它因缘组合而成的,那么这个事物就没有它独立的自性,或者也可以说,任何事物的性质都是不确定的,会随着因缘的变化而变化,因为没有确定的自性,所以叫自性空,简说为性空。 |
|||
課文第六講提到有關「業力」,在部派佛教時期,說一切有部有較深入的闡述,讀後令我產生一些感想。「業力」為輪回的主要因素,隨著佛教的發展,人們對它的瞭解越見細緻。早在《阿含經》時期分兩種業,後來成三種,部派時期更細分為五種: 二業:思業(意業)及 思已業(身業、語業) 三業:身、語、意三業 五業: |
|||
中文硕士、博士班全体同学 本校将从9月24日起,每逢星期五,下午二时正,为本学年中文硕士、博士班学生首次开办一系列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课程。 请参阅附件:此课程的流程表,讲师和讲题的安排。 1. 法庆博士 9 月 24 日 & 10 月 8 日 (1)浅谈佛学研究方法: 佛法研究的趋势(2)论文格式说明 |
|||
所谓“中华禅”,是指传承中华民族的禅修,亦即华人的禅修。圣严法师也说明其法脉是继承自中国禅宗的两个系统——一个是曹洞宗,一个是临济宗。这两个系统属于中华民族而且是汉传佛教里最主流的,就是禅佛教。此外,他也同时参考了日本、韩国越南的禅法,甚至包含了西藏的次第修法、南传内观法门、再将其重新整理,成为汉传佛教传统禅法之后的再发展。因此,圣严法师认为,此系统在承袭传统禅法之外又具有创新的成分。 |
|||
祖师禅:不立文字祖祖本传之禅也,对楞伽经所说之如来禅而立此称。即以如来禅为教内未了之禅,以祖师禅为教外别传至极之禅。如来禅:又名如来清净禅。楞伽经所说四种禅之一。如来所得之禅定,即首楞严定也。依此禅定穷究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之大涅槃,而起无作之妙用,别于外道二乘菩萨所得之涅槃,谓之如来禅。 |
|||
宗杲在临济宗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在于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参悟方式——看话禅。所谓“看话”,指的是参究“话头”,而所谓“话头”,指禅宗公案中禅师的答话。在宗杲的看话禅中,此话头特指“狗子无佛性话”和“竹篦子话”等。其中“狗子无佛性话”在《大慧语录》中出现得最多,也最能反映其禅法的风格。 |
|||
《二入四行论》是研究和了解菩提达摩禅法思想的重要典籍,学术界也一直以此论来探讨菩提达摩的禅法内容。此论集中反映菩提达摩的禅法思想,对后世尊菩提达摩为初祖的禅宗具有深远的影响。二入指理入和行入。“理入”是借助教法,从理论上体悟佛法的要旨。“行入”,指四类具体的实践,即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之行。行入是在“理入”的基础上,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切实体会解脱道的利益和殊胜。 |
|||
楼宇烈先生曾发文说“大乘佛教之慈悲利他精神和智慧解脱法门,在今天还有其合乎时代的现实意义,可为现代人精神修养的资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它不仅需要有一个各国人民、政府之间的平等相待和互相尊重的国际环境,更需要人人都怀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和同情心。若能发扬,将有助于人类爱心和同情心的养成和增长。大乘佛教的慈悲利他精神,不单是对人类社会,它也遍及于一切有情之生命,乃至所有无情之山水土石。 |
|||
《中论》第15品的头两颂对自性的意义作了限定。在第2颂中给出了两点定义:①非造作所成;②不观待其他(因和缘)。《佛护释》又补上第三点,“体性无有变异”。故“自性”表示自身就能够存在,而不需依赖其他因缘,也就不是造作而成。变异是存在的异化,是对自身存在状态的否定,说有自性,自然不能有变异。 |
|||
《般若经》是大乘佛教空宗的主要经典,也是大乘佛教中形成最早的一部经典,由般若部类的众多经典汇编而成。《般若经》的中心思想就是“性空假有”,即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实在的自性,故称为“性空”。但“性空”并非虚无,虚假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虚假的现象就称作“假有”。“性空”和“假有”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