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Chinese

概述《中观》如何定义「自性」与「无自性」的差别?

《中论》第15品的头两颂对自性的意义作了限定。在第2颂中给出了两点定义:①非造作所成;②不观待其他(因和缘)。《佛护释》又补上第三点,“体性无有变异”。故“自性”表示自身就能够存在,而不需依赖其他因缘,也就不是造作而成。变异是存在的异化,是对自身存在状态的否定,说有自性,自然不能有变异。

试述《般若经》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般若经》是大乘佛教空宗的主要经典,也是大乘佛教中形成最早的一部经典,由般若部类的众多经典汇编而成。《般若经》的中心思想就是“性空假有”,即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实在的自性,故称为“性空”。但“性空”并非虚无,虚假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虚假的现象就称作“假有”。“性空”和“假有”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试述《妙法莲华经》的主要议题

《妙法莲华经》是如来开权显实的精深言谈,畅显佛法要义,为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全经共分二十八品,其中《方便品》、《安乐行品》、《如来寿量品》和《观世间菩萨普门品》等四品,是《法严经》中最为重要的四品,它们各自代表了一个特殊的意义。

四種業

在巴厘藏《中部 57 經》,佛陀提出了精簡而重要的「四種業」的教導,即指四種不同的業果報應,根據業的善與不善分,有黑黑業、白白業、黑白業和不黑不白業。
黑黑業:惡業名黑,惡業招感苦果(惡報),因果皆黑,所以叫做「黑黑業」。
白白業:善業名白,善業招感樂果(善報),因果皆白,所以叫做「白白業」。
黑白業:善惡交參的業,招感白黑間雜的果,所以叫做「黑白業」。

禪宗之無相修行

禪宗一法,有時又叫無相法門。

禪宗主張修行要離相,只有離相才能真正與諸佛心心相印,與真理冥符。
佛教認為有情眾生之所以不能開悟,不能見真理、見真如,就是由於一切在相上求,在相上分別。
要真正懂得真理,只有空掉一切,連空都空掉。所謂空,就是離相,就是不執著一切相。

禪宗修行的關鍵是「禪宗三無」,即為無念、無相、無住,由《六祖壇經》中提出。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拈花微笑

以下是聖嚴法師在他的「拈花微笑」一書中詳述此公案的內容;比較之下,許多其他的書籍都描寫得很簡單,未能給予讀者更深刻的瞭解和體會,現在分享一下其內容:
《拈花微笑》記載於《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傳說是日本天台宗的圓仁慈覺大師,在唐末來華留學之際,把此經抄回日本,三百年後,復現人間。

如何理解“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禅非意想,道绝功动。若以意想参祥,如钻木求火、掘地觅天,只益劳神;若以功动学道,如土上加泥、眼里撒沙,转见困顿。倘歇却意识、息却妄想,则祥河浪止、定水波澄;去却功用、休却营为,则大道坦然、七通八达。是故僧问石头:「如何是禅?」头云:「碌砖。」僧云:「如何是道?」云:「木头。」此岂意想、功动所能辨哉?除非直下顿领、截流便透,则禅道历然;才拟作解,则干里万里。

试述虚云的禅学思想特色

虛云老和尚的禅学思想既不同于初祖菩提达摩的“楞伽禅”,又有别于六祖慧能的“金刚禅”,他是以《楞严经》为其思想基础的。1948年1月17日,他在重庆慈云寺开示时说:《楞严经》原有百卷,我国所译只有十卷。前四卷阐明见道,第五、六卷讲示修行,第八、九卷演述渐次证果,最后则说阴魔妄想。经中说:阿难见佛三十二相,如金光聚,心生爱乐。佛问阿难:以何为见?阿难答言,我用心目,由目见如来胜相。

简述文益法眼宗禅风的纲宗

法眼宗以“三界唯心,万物唯识”为“纲宗”。所谓“三界唯心”,是指三界之法,乃是唯心所变现,而离开心之外,便没有一物、一法之存在。换言之,即是说三界一切有情、一切果报,随心所作,唯心所造,随心而灭,心遍周宇宙、贯通十方。文益禅师曾用华严宗“六相圆融”教义来论证世界“同异具济,理事不差”,否认外界真实的差别和矛盾。其禅风概括为“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

如何理解禅宗“无相修行”的观念?

无相,“相”即法相,即山河大地,一切事物。无相并不是说一切事物不存在,而是说事物存在的本质是缘起无常的。无相就是要我们明白宇宙存在跟我们的认知,经验无关。故当我们看事物要“于相而离相”,明白我们看到的片段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的心识所影现的。无住为本,即人心生念,而念不停留于相,不停留即不住,不住则能无念,无念就能无相。此即“于念而于念”,“于相而无相”。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