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Chinese
五求门:用五种方法破除各种关于有实在如来可得的谬见,即为五求门。 (一)若如来即是五阴,则如来也如同五的一样是生灭无常的。是不符合予于实在的论者见解。对他们来说,如来是恒常而实在精神实体。因此,如来不即是五阴。 (二)若离开五阴,则有恒常如来可得,不具有五阴相的如来,我们便不能辩识是否有一个恒常如来存在。因此,如来并不能离开五阴。 |
|||
中观应成派与自续派的基本差异(第三讲): |
|||
中观学派的发展概况: |
|||
第九课 |
|||
第九课。 |
|||
南无阿弥陀佛!我是普觉法师,回答问题从第一颗到第十课. |
|||
南无阿弥陀佛!我是普觉法师,回答问题从第一颗到第十课. |
|||
中观的特色: |
|||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因为世间一切诸法都是缘起性空的缘故,所以一切法能够因缘和合而“得成”。也即是因为一切法无有自性,不是实有不变的,所以果未生时缘虽是非缘,生果时却可变为缘,如此幻因幻缘和合,就能成立世间千变万化的相,以及事物生生不已的过程。如:空幻的种子加上空幻的水土,能生空幻的花果;空幻的心和空幻的声带、舌头等和合,能现出空幻的音声。 |
|||
第一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