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Chinese

【華嚴教海】20140917印度佛教史—宋隆斐老師 - YouTube (360p)

眾學者,您們好,這個講座和課堂解釋{聖嚴長老}的《印度佛教史》

原始佛教的涅盘思想

原始佛教基本贯彻佛陀涅盘思想,原始佛教典籍不外是“有余涅盘”和“无余涅盘”两种。这两种“涅盘”思想的出现,对后世影响深远,甚至成为日后部派佛教、大乘思想,以及各传承“涅盘”思想的核心。部派佛教中对“涅盘”各种不同看法,亦根源于此。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之特色 ─ 十如是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之特色 ─ 十如是

「十如是」是〈方便品〉中,世尊宣說唯佛與佛乃能了知的究竟真理。

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諸法是真實所顯的現象,而真實是諸法的體性,所以諸法之外無有真實可言,兩者是二而不二,圓融相即的微妙關係。
所以「十如是」可說是《妙法蓮華經》的宇宙觀、人生觀。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之特色 ─ 十如是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之特色 ─ 十如是

「十如是」是〈方便品〉中,世尊宣說唯佛與佛乃能了知的究竟真理。

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諸法是真實所顯的現象,而真實是諸法的體性,所以諸法之外無有真實可言,兩者是二而不二,圓融相即的微妙關係。
所以「十如是」可說是《妙法蓮華經》的宇宙觀、人生觀。

魏晋时期,佛教与道家思想的异同

魏晋时期,佛教与道家思想的异同

佛陀本怀的涅盘思想

从吠陀到婆罗门时代的“涅盘”观念,一直视为摆脱世间种种束缚后与神灵共虚的一种实有状态,当时各派思想基本上建立在这个观念之上。直到佛陀出现,提出革命性的观点,把“涅盘”的外境超脱追求转向自我内在开发。正因其“涅盘”观念建基于自己亲证“缘起”,基于心慧解脱的一种“自内在”证悟。因此,佛教“涅盘”观念从一开始,就与印度传统各派思想有根本分别。

四吠陀

「吠陀」意思是「知识」、「启示」。吠陀(梵语:वेद ;拉丁转译为Veda, 又译为韦达经、韦陀经、围陀经等等),是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着作吠陀的时代被称为印度的吠陀时期。它使用比印度梵语更为古老的语言,称为吠陀梵语。印度民族众多,宗教也多,唯以雅利安人的宗教为正统,那就是根据《吠陀》而来的一贯思想和信仰。佛经中的婆罗门教,现在的印度教,都是由此而来。

大乘佛教的佛身

大乘佛教一大特色是「不捨世間」, 表現在空與佛身等觀念。
菩薩是主角, 他的智慧是以空觀為對象, 他的慈悲是以不捨世間為基礎。
此不捨世間的精神方向、生活態度也表現於佛身觀。 原始佛已有色身、法身說。 至大乘佛教就有自性身、 受用身、 變化身 三身說(即相當於早期提出法身、報身、應身)。 尤其變化身是救濟眾生, 眾生在世間, 涵意不捨世間。 應身也是對世間需求回應。

瑜伽行派的「三自牲」

瑜伽行派的「三自性」學說底是回應早期<<般若經>> 的「一切法空」。
「三自性」是「遍計所執性」、 「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 這三種自性意味三個漸進的認知層次, 與及三個相對應的真實程度, 亦代如何正確理空與不空; 亦即是「中道」。
「遍計所執性」是完全不真實、 不存在、空。 比喻為錯誤地把「繩」認知為「蛇」一樣。

隨瑜伽行中觀派思想與其特色

後期大乘, 中觀與瑜伽行派筆戰爭辯, 激發折中溝通與解决。 寂護系的「隨瑜伽行中觀派」就是其中代表, 代表著作是 <<中觀莊嚴論>>, 此系對日後西藏佛教初基影響不少。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