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佛教
正见是指正确的见解,就是对缘起论、四圣谛等佛教教义理解信服,并坚定不移地信奉。这是八正道中最根本的方法,因为有了正见,才能对事理有正确的认识,才能破除外道的邪见,只有将正见作为基础,才能精进不懈地修行。 |
|||
原始经典中,有很多部都在论述价值缘起。所谓价值缘起,乃是说明在有关的事项,具有流转或还灭的关系。此有关的事项,有分为二支、三支、四支、五支,以至九支、十支、十二支,甚至更多。而四谛说也是由二支所形成的流转、还灭缘起。有很多经典,也如四谛一般,不用‘缘起’一词,而讲缘起关系。 |
|||
認為在宇宙中或人的身心內部住有一不死的實我、靈魂,是古代宗教哲學普遍持有的信仰,其影響一直延續到現在。無論是婆羅門教的梵我(Atman),基督教所說的上帝,還是古希臘哲學家所說的住在人腦中的理性靈魂,皆屬於佛教所說的“神我”一類,皆可歸於佛學所謂“蘊中我”。 |
|||
轮回的主体是什么? |
|||
佛教的“无我”是立足于分析人是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的所谓“名”和“色”,也就是“肉体”和“心识”。 |
|||
一切法皆是心法,都是由自己心中的种种念想来产生、延续和变化。 佛法与世间法在本源上都是自性的发挥,都是从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和认识这个心 出世间法 ,又名出世间道,即是出离有为迷界的道法。“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是学习一切佛法和世间一切法的法门。世间与出世间本质上是从有漏与无漏、缠缚与解脱而言。从出世间和世间的角度认识原始佛教可以更好的理解其内涵。 |
|||
MC 6101 上座部佛教---涅盘 |
|||
MC 6101 上座部佛教---十二因缘 |
|||
MC 6101 上座部佛教中道 |
|||
四念处是佛陀在阿含经里教导的直达涅盘之一乘道。在南传佛教国家到今天都还是重要的修行方法。可惜的是在北传佛教里能看到有关四念处的修行方法是少之又少。当然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我们学佛人琅琅上口的基础佛理。但是,身念处就只有不净观或观尸体吗?其实为防止自杀的弊病,更多时候是以观呼吸为主。观身如身也是在进一步了解四念处后才知道的认识方法。 |
|||
